硬膜下血肿CT影像诊断分析论文_史哲,刘兴华,陈志宇

硬膜下血肿CT影像诊断分析论文_史哲,刘兴华,陈志宇

史哲 刘兴华 陈志宇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下血肿CT 影像诊断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硬膜下血肿24例的CT辅助检查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肿部位均位于额颞顶部脑皮质表现,右侧16例,左侧6例,双侧2例。形态:新月形22例,梭形2例。密度CT值为34~41HU。脑沟消失20例,侧脑室受压、变形22例,中线普通向健侧移位18例,局限性移位4例,灰白质交界线内移22例。结论:CT扫描是诊断急性硬膜下血肿首选的辅助检查。表现为脑表面的新月形高密度影,可见合并的脑挫裂伤点片状出血灶,脑水肿明显,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向对侧移位。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CT诊断;影像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84-02

硬膜下血肿是指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隙内的血肿,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约占各类颅内血肿的1/3。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三类。CT可以确诊,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多伴有脑挫裂伤和脑受压。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硬膜下血肿24例的CT检查影像表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硬膜下血肿患者24例,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7岁。均有外伤史病程为4天~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26例,恶心呕吐16例,意识障碍 13例,记忆力及计算减退7例,尿失禁5例,偏瘫13例,瞳孔不等大4例。眩晕1例,伴有高血压病史15例,糖尿病史5例。

1.2 方法

平扫,横断面扫描,病人仰卧,头摆正,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正中线在同一平面上,瞳间线与矢状面垂直。扫头颅侧位定位像。以听眉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层厚8~10mm,间隔8~10mm,一般扫10~15层。对小病灶可做2~5mm层厚的薄层连续扫描或重叠扫描[1]。对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应了解其有无过敏史和高危因素,向其说明增强可能出现的问题,征得病人同意,并签订“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同意书”。于增强扫描前做口含碘过敏试验,无反应方可作增强扫描。对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应要求空腹,检查前4~6h禁食。增强扫描所用的对比剂为水溶性非离子型碘剂,300mg/ml。用量按1.5~2ml/kg体重计算,成人一般为75~100ml。常规使用静脉团注法,即将预定剂量的对比剂加压快速注入肘静脉或前臂的静脉,给药后立即进行扫描。照片窗宽、窗位,建议使用W90~100 Hu,L35~50Hu。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CT影像表现

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带状高密度区,CT值为70HU~80HU,范围较广,可跨越颅缝,常伴有脑挫裂伤,占位效应较显著。少数贫血患者及大量脑脊液进入血肿内,可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区、或混合密度影。

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形态和密度呈多样化。血肿形态可为新月形、半月形或过渡形;血肿密度可为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或混合密度。而混合密度血肿的上部呈低密度,下部为高密度或等密度,二者分界清楚,CT表现为沉积现象,形成液体-凝块界面。

对于等密度的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CT平扫不易显示,容易漏诊。单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主要表现为占位征象:如脑沟、脑裂变窄或消失,脑灰白质界面内移,同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2]。增强扫描可见到脑皮层和脑表面静脉的强化,亦可见到血肿包膜呈线状强化,从而勾画出血肿的轮廓。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 CT征象有:①双侧脑室对称性变小,其体部呈长条形;②双侧脑室前角内聚,夹角变小,呈“兔耳征”;③脑白质变窄塌陷;④皮层脑沟消失。诊断有困难时,可行CT增强扫描。

2.2 影像结果

血肿部位均位于额颞顶部脑皮质表现,右侧16例,左侧6例,双侧2例。形态:新月形22例,梭形2例。密度CT值为34~41HU。脑沟消失20例,侧脑室受压、变形22例,中线普通向健侧移位18例,局限性移位4例,灰白质交界线内移22例。

3.讨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外伤后3天内发生的硬膜下血肿。是因减速性头颅伤,导致对冲伤处皮质动脉分支或静脉的破裂,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由于蛛网膜无张力,血肿沿大脑凸面扩展,形成较大范围的血肿,可掩盖整个大脑半球,但血肿厚度较薄,形态多呈新月形或带状。常伴有严重的脑挫裂伤和其它颅内损伤。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外伤后4天~3周内发生的硬膜下血肿。原发损伤常较轻,出血较缓慢,血肿多呈新月形或半月形。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于外伤3周以后,只有轻微外伤或无明显外伤史,常不伴有脑挫裂伤[3]。临床上,急性硬膜下血肿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多为持续昏迷且进行性加重,很少有中间清醒期,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出现早。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较晚,病情发展慢,常在伤后数周内引起颅内高压症状,并出现相应部位的定位体征。

根据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各型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不难。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呈新月形高密度区,范围广泛,跨越颅缝,占位效应显著,伴有脑挫裂伤。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主要表现为占位征象,增强扫描可借助皮层、脑表面静脉强化或由包膜勾画出血肿的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诊断依据是外伤后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CT可以帮助判断其分期,但不能决定分期。CT表现上的高、等、低密度并不与急性、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对应。低密度硬膜下血肿需与硬膜下积液鉴别。后者CT平扫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状脑脊液密度影,多见于双侧额顶骨内扳下,占位效应无或轻微。增强扫描边缘无强化。

【参考文献】

[1]王新.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2(1):37-38.

[2]骆宾.老年人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6例分析) [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2. 11(3):136-137.

[3]李海锋,赵守清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J].吉林医学. 2012, 33(19):4089-4090.

论文作者:史哲,刘兴华,陈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硬膜下血肿CT影像诊断分析论文_史哲,刘兴华,陈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