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刘喜信

刍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刘喜信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研究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综合水平,相关施工部门要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水文地质予以监管,针对可能形成影响的因素建立对应的分析机制,并且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评价的意义,并对常见问题和具体管理要求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水文地质

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评价的意义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而言,建立完整的水文地质评价体系十分关键,是有效提升整个项目运行质量和综合管控效率的必然路径。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会不同程度上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安全危害。基于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就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相应问题予以关注,并且充分发挥水文地质评价的价值。

一方面,利用水文地质评价能对地下水的实际质量和状态予以评估,因为地下水会直接作用于岩土结构和岩土以上的建筑结构,所以系统化评估地下水的整体质量较为关键[1]。

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建筑的基本类型对水文地质情况予以详细调查和分析,从根本上提高资料的实效性,确保能从根本上维护管理模式的综合价值。

因此,只有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建立系统化水文地质评估过程,才能进一步提升建筑物基础和地下水位线管理效果,为后续强化工程项目综合水平奠定基础。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常见问题

因为水文地质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差异化水文地质情况下要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外界条件的综合分析,才能针对具体情况建立对应的管控机制[2]。

(一)地下水动水压问题

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中,要想提升整体项目质量,就要建立完整的监管机制和管控流程,在地下水处于稳定其平衡的状态下,其本身不会对工程项目质量和运行规划造成影响,但是,若是失去平衡,则会出现地下水压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问题。尤其是地表压力增大后,管道破裂甚至是水土流失都会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性。

(二)地下水位升降

在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工程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多,这都会对地下水位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岩土工程项目而言,只有建立完整的水位监管机制才能有效维护工程项目的进程。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位也和降水情况和用水量有关,直接作用在岩土工程项目地基的稳定性方面,若是不能及时对其升降过程进行控制,必然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综合应用水平[3]。

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要求

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要结合实际管理要求建立完整的地质监管机制,建立完整的管控流程,从而提升工程勘察管理项目的综合水平。

(一)夯实检测基础

要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提升对检测流程的关注度,有效落实岩土实时性检测工作,确保能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从而减少危害留存的几率,也能降低隐患问题对整个工程项目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开始前,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项目区域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完成信息汇总后,针对相应数据予以深度分析,从而判定岩土工程项目的运行规划,并且及时建立纠偏动态化管理机制,促进工程项目的全面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而言,外界影响因素较多,加之不同地区的地质因素本身就存在差异,则就需要相关调研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和地区地理特征建构完整的控制机制。也就是说,只有保证检测结果和岩土工程项目具体施工要求相匹配,才能顺利推进工程项目,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的留存。

除此之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开始前也要对区域的地下水位变化量、水文地质变化规律、蒸发量、地下水层实际厚度变化参数等,要结合专业知识和体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根本上提升检测工作的基本水平才能维护管理工作的合理性。针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动态化监督和数据检测能为全面提高岩土工程项目质量提供直观的依据。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对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及时考察和针对性分析,有效提升改进设计工作的基本水平,提升管理综合价值[4]。

(二)优选材料

为了维护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除了要对地质条件进行监管检测外,也要建构合理性管控模式,并且对岩土工程项目的材料进行监管督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在部分岩土工程项目建筑中,建筑的地基本身就在地下水位的下方,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这就对项目材料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关人员要结合材料进行综合监管。

一方面,要结合市场要求选择耐腐蚀的材料,并且保证材料的应用能满足岩土工程项目运行的整体规划,避免出现材料质量不过关影响项目整体安全性的问题,综合优化升级质量监管机制,促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的全面进步,为岩土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强化建筑地基的实时性检测机制,并且要对岩土层的整体结构进行监管,差异化结构自身的支持力本身也会存在不同,这就需要施工部门在岩土工程项目开始前期对水文体系予以集中监察和管控,最重要的是对地质结构展开调研分析,确保能推动工程项目的全面进步[5]。

(三)优选设计方案

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中,为了提升工程体系的整体价值,要秉持精细化管理原则,针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和甄别,尤其是在数据收集工作结束后,要充分融合相应内容和要求,确保设计方案能从根本上维护岩土工程项目的综合应用效果。也就是说,在相应勘察人员进行数据勘察收集后,设计人员要结合数据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具体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将其融入设计方案,从而提升设计与施工项目的综合价值。

第一,相关人员不仅仅要对水文地质进行综合评价,也要对岩土水质予以系统化分析,聘请专业的岩土工程勘察团队,对岩土进行试验分析,并且能有效判定水质,这样就能结合实际数据建立对应的管控路径和纠偏处理方式,尤其是针对一些腐蚀性水质,要对地基处理过程予以系统化整合,确保能减少腐蚀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也就是说,工程项目基础结构、下部结构在河水水位以下,要对岩土的基本性质进行监管,从而维护管理工作的基础水平,也能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综合价值[6]。

第二,岩土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要对地下水进行分析后建立详细化的评定标准和运维机制,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基础质量,为后续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的全面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并且,要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动态性,避免对整个工程项目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四)完善评价过程

结合水文地质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效夯实管理流程和评价机制。水文地质方面的具体条件是判定工程项目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所以要结合水文地址具体要求完善管理工作,并且要制定对应的管控路径。

另外,在评价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有效落实更加完整的监管控制机制,确保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也就是说,除了要分析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之外,也要对受人为影响情况下的地下水状态进行判定,并且有效维护具体施工环境。例如,若是岩土工程项目的基础是软岩石、风化岩石等,除了要进行岩土处理外,也要尽量避免胀缩、软化以及崩解等问题对施工过程造成的影响[7]。

除此之外,若是出现水位在压缩层的范围内出现了持续性上升,就会对地基土造成严重的软化作用,此时为了避免其强度严重下降,就要完成沉降变形的处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对应的施工监管方案,发挥水文地质检测项目的价值,减少岩土工程项目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就要对水文地质因素进行监管和控制,并且积极落实详细化评定结构物,在获取准确信息基础上就能提升工作过程的整体质量,维护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项目的综合安全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魏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3):234-235.

[2] 罗涛.探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J].江西建材,2015(21):237-237.

[3] 罗雅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186-187.

[4] 成廷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1930-1930.

[5] 龚友宝.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7(10):116.

[6] 张庆辉,宋振.试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水文地质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701.

[7] 胡晋培.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35(1):45-46,83.

论文作者:刘喜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刍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刘喜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