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更多家长对小学阶段教育愈发重视。因此对新时代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已不再仅停留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模式,我们人类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发生质的改变。所以,班主任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找到适合管理小学生的方法。基于此,我对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到年轻无经验的小学班主任完善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075-01
学生时代是人生中一段最重要的旅途,将影响甚至决定一生的前途。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跟得上旅行的进程,顺利走过这段人生的道路,但总有一些学生在途中会迷路,掉队。教师作为学生的领队和向导,用自己源自内心的挚爱,让学生融入到集体中去,走向美好的未来,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益的人,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下,小学班主任必须自身具备优良的专业素养以及管理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定期和家长以及小学生做好互动工作,并担负起教学任务,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化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欲望较强,但是生活阅历以及对影响较弱,小学生本身就会周围的一切具备创新的意识。但是,就目前小学班主任而言,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任务,往往采用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一体化,一刀切,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不会创新自身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性被扼杀。
(二)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由于班级的学生多,班主任还要兼任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量大。久而久之,大多数班主任已沦为“事物型”少有“学者型”。他们很少有时间去系统学习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管理班级。这样的管理方法缺乏创新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社会在进步,学生的视野、知识和心理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只停留在传统方法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让学生处于被管理的状态中,与此同时,大部分班主任认为管理工作就是保证学生的课堂纪律,并没有明确管理工作的本质意义,导致学生失去了课堂学习的活跃性,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
因为以往陈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班主任都认为小学生年龄偏小,不懂事,社会交往能力缺乏,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做管理工作中,处处都要约束小学生,虽然这种方法浅表来看,是为了学生着想,但是就主观管理角度而言,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语言魅力是人格魅力的艺术
幽默风趣是一种语言风格,它是人们知识和修养的表现,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首先,它可以激活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其次,它可以增强批评的效果。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也都有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班主任有教育批评学生的责任,但直接批评有时效果不佳,因此班主任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来批评教育学生,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指出其缺点,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让班级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
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 、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班级可以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同时班级也是学生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学生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目标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人”。
(三)增强学生队伍的有效管理
在小学管理中,班委会在班里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如果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班级领导必须负起班级管理的职责,并且及时掌握班级的整体情况,以便于详细汇报给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必须构建完善的班委会体系。例如,可以利用竞选的方式来建设班级管理体系,激励小学生踊跃参与竞选活动,在选择班干部时,必须公平公正,在确定了班干部后,必须对班干部进行整体的培训,并定期检查班干部的整体工作情况,检查他们是否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有处理不当之处,是否对学生负责任,并及时采取班级同学的建议,表现良好的班干部,班主任必须给予口头或者物质上的奖励,树立标杆。
(四)强化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小学班主任是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情况的桥梁,因此,班主任除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与学生的家长定期沟通,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如,目前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教育的方式却有所偏差,在家庭中,强制性的让学生完成各种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任务,让学生从小就有一定的压力感,导致学生厌倦学习。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定期的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指引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结语
综合上述所讲,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从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来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摒弃以往陈旧的班级管理方法,不断地完善并创新管理方法,记住: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黄金法则。
论文作者:李思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班级论文; 小学论文; 方法论文; 小学生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