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姜翠昕

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姜翠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朝阳区 100029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组,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为急性心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梗;临床护理;效果

急性心梗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又被称之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堵塞而诱发的心肌坏死。通常情况下,急性心梗患者可能会因为心肌严重缺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现象,进而诱发机体代谢异常,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我院为其提供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60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34-78岁,平均(59.5±1.4)岁,病程在0.5-9.6年,平均(4.5±0.8)年;实验组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在35-79岁,平均(59.1±1.5)岁,病程在0.6-9.9年,平均(4.2±1.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患者入院之后为其开通静脉通路,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给予补液、镇痛等护理。

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急性心梗往往会在发病几天内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且病情进展速度比较快,极易诱发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居住和治疗环境,并控制家属探视次数和时间,以确保病室内的安静,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同时,还需要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以此来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加深他们对疾病的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患者参与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自信心,确保治疗及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2)饮食护理。对于急性心梗患者而言,饮食最好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戒烟戒酒,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同时,在患者住院期间,大多数患者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现象,此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严禁用力排便,避免诱发猝死现象,该阶段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予开塞露进而达到缓解患者便秘的目的。(3)疼痛护理。大部分急性心梗患者发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面色、呼吸变化给予密切的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给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于疼痛比较轻的患者可以为其提供硝酸甘油或可卡因片舌下含服或口服,疼痛比较剧烈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给予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4)药物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在使用静脉溶栓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地观察,在溶栓药物注射时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查看针头是否在患者血管内,以免发生药液外漏现象。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等并发症给予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给予处理。患者使用硝酸酯类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监测,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出现。在使用利尿剂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电解质给予定期抽检,对电解质紊乱现象给予及时发现和纠正。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呕吐现象,可以为其提供止吐药。患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悸、厌食等症状,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通知医生。在服用ACEI类药物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采取有效措施给予预防和解决,以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5)出院指导。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出院后要求患者将硝酸甘油随身携带,以备急用。出院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于肥胖患者,要对热量高的食物给予控制,并适当的进行身体锻炼,以确保患者血压的稳定。出院后,如果患者的疼痛程度加重、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次数增加、硝酸甘油含服无效时,要立即到医院复查和就诊,以确保治疗及预后效果。

1.3临床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选择百分数(%)给予表示,计量资料选择均数±标准差给予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反映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7.45±1.21)d低于对照组(11.91±1.34)d,而健康知识知晓率(98.75%)、满意度(100.0%)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81.25%)、(90.0%),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梗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不仅危害性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近些年来,随着生活结构的转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急性心梗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为其提供系统性、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自信心。饮食护理可以确保患者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为患者后续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疼痛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确保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药物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提高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出院指导护理可以确保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还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郎燕.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体会[J].心理医生,2017,3(33):53-54.

论文作者:姜翠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姜翠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