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沈涛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沈涛

恒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桐乡 314500

摘要:混凝土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一种主要建材,具有较强的强度、可塑性及耐久性。随着如今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数量的快速增加,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对于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即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需要注意事项展开了分析,并就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相关阐释。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技术应用;技术要点

1.引言

市政道路建设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良好的路面规划及道路建设,既能够给城市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展现了城市良好的精神面貌,甚至于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发挥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为提升道路质量,增强路面的抗压、耐磨特性,越来越多城市在道路施工中选择使用混凝土路面,并注重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由于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复杂,为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一系列容易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环节,并把握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这对于提升施工质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2.1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配比

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于道路施工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在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方面,其在进行搅拌及平铺时,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对于搅拌设备造成的磨损伤害较小,且敷设完成进行晾晒时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这些特性决定了优质的混凝土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缩短周期,节省人力、物力。其次,相比于质量较差的混凝土材料,优质混凝土用量较省,在进行材料配比时仅需要较少的混凝土量便可以达到很好的性能效果。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优质混凝土的特性,同时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需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科学配比。

2.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道路施工过程中有许多环节技术要求较高,且容易发生事故隐患,因此施工过程中需特别加强质量监督,规范混凝土技术施工操作。例如,施工过程中对于预留的施工位置不能随意更改;容易产生裂缝、衔接不良的混凝土接缝处在施工中应严格依据技术规范开展相关操作;在施工结束后需进行质量审核,对存在潜在隐患的位置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补。

2.3控制现场施工温度

现场温度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而言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由于冬季路面工程施工的情况并不常见,因此对道路施工造成主要影响的是高温环境。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容易引发混凝土材质性能的变化。当材料搅拌完成进行敷设时,高温、高湿的环境也不利于混凝土路面的风干,有可能出现表面已晾干而内部还含有大量水分的现象,一旦有荷载出现,则内部柔软、缺乏支撑力的路边则容易因受力不均而产生表面裂缝,导致施工人员不得不重新采取措施进行路面修补,因而延长了施工周期,并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当需要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可采用喷洒凉水的方式来控制施工温度。此外,还会在原材料搅拌时加入冷水进行调制,充分搅拌确保各原材料温度一致,从而避免各类材料因受热不均而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流程控制

此外,由于混凝土施工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操作,由于涉及到混凝土敷设、干燥等操作,因而各环节、各工种需衔接流畅,这便对于施工过程的流程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需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等规范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技术流程规范操作。工程管理部门需配备充足的设备、人力支持,其中,常用施工机具包括强制式搅拌机、自行式砼摊铺机、自卸汽车、切缝机、垂直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切割机、平刨机、焊机、发电机、洒水车等。而施工技术人员为了控制好施工流程,也应做到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加强技术交流及安全交底等,从而有效确保混凝土施工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3.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的配置

混凝土配置前,需根据施工规范及需求选择并配置搅拌机,且提前开展混凝土配比试验,确定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耐久性、弯拉强度要求及工作性的配比方案。实际配比过程中,各种材质需按照一定的配比添加,并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其中,水泥的配比误差须控制在1%以内,粗细骨料误差不得超过3%,添加剂误差不得超过2%。搅拌前添加原料时,需遵循一定顺序添加,通常顺序为砂石—水泥—碎石—水,水量需充足,搅拌应充分。进行单批次检查时,检查次数需至少为两次,检查内容需包含材料的稳定性,确保材料坍落度符合工程规范。

3.2混凝土搅拌技术

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工程需求,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搅拌标准,可以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3等相关标准中的规范,判断搅拌物性能,从而采取不同的搅拌措施,生产出符合GB14902、GBJ107、GB50164等标准规范的混凝土产品,从而为混凝土提供有效的性能保障。例如,当混凝土骨料含量较多时,可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以确保搅拌更加充分。此外,搅拌过程中,需控制作业温度为1~40℃,相对湿度不高于90%,最大雪载800Pa,最大风载700Pa。搅拌操作结束后,需对参与混凝土进行集中回收,并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3.3混凝土浇筑技术

完成混凝土搅拌后,需在其发生凝固前及时进行开展浇筑工作。浇筑之前,需对浇筑模板质量实施检查,查看是否有裂缝、积水、不可凝固物等,浇筑时,模板需保持表面湿润,从而确保浇筑工作的顺利实施。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受天气、环节的影响同样比较明显,因此当遇到特殊天气时,也需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例如在雨雪天气中浇筑时,需跟进遮挡设施,避免出现浇筑断档;而当需要在基土上方进行浇筑时,则需保持基土一定的湿度。浇筑时,既要保留一定的缓冲坡度,同时也要避免高差过大,通常高差需控制在3m以内。振捣过程中,建议采用插入式振捣,此种振捣方式的振捣质量往往相对较高。

3.4接缝施工环节

如前文所述,市政道路路面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对道路实施接缝施工,该过程往往采用振动压缩刀等设备。依据工程的方案设计,利用亚缝刀压出一定的深度,并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将压缝设备撤出,进行路面修复。随后,在缝内嵌入所需的隔离材料,且在路面层初步渗出水分时取出隔离材料,确保路面修复的顺利施工。需注意的是,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外观需避免存在蜂窝、脱皮、麻面、石子外露、裂缝及缺角掉边等现象,同时不应存留麻袋、草席等杂物,路面应平整,无积水残留,纵横向接缝应顺直、不可弯曲,接缝中的填缝料应饱满、整齐。

3.5混凝土层养护

施工结束后,需及时做好路面排水工作,避免因存有积水而影响路基质量。混凝土路面需在施工后及时开展养护工作,每2~3周养护一次。进行路面切缝、养护时,仍应禁止行人通行,待路面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左右之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进行拆模时,需对混凝土加以保护,特别是确保混凝土部件的否受损,且在拆模之后,仍需科学保护混凝土模的棱角不受磨损。

4.结论

总之,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着道路的耐久性及安全性。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需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注,在材料配置、质量监督、流程把控等方面加强施工管理,同时提升原材料配置、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施工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金诗瑶.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 江西建材,2017,(17):118+121.

[2]黄东海.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用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实践研究[J]. 河南建材,2016,(04):235-236.

论文作者:沈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沈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