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探究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政治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情境探究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努力真实、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1.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情境之前,首先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做调查。依据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差异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一定要使教学情境的创设体现层次性。能够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探寻。如在设计《投资的选择》一课的教学情境时,我设计出几个这样的问题情境:①你们家平时如何花钱?②为什么这样花?③你觉得这样花钱合理吗,为什么?④如果你当家,如何使你们家变得富有?这样的四个有梯度的问题可以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第一、二个问题任何一个同学都能够回答。第三个问题需要一定的辨别能力,符合中等学生的思维水平。第四个问题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符合有一定知识储备学生的要求。教学情境只有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要求,那么才有学生积极的参与。
2.走近学生日常生活,界定相应的情境材料
要想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必须注意对日常生活素材(特别是学生关注的生活素材)的积累,让教学情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我就选择了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作为素材。如:大吃大喝、使用一次性饭盒、过度追求打扮、染黄头发等。让学生在自我剖析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然后再把他们引入更广阔的社会,去发现和纠正不良的消费习惯。情境材料的主要来源有:①自己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现实情况。②报刊、杂志上的各种事例。③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境材料。④图书馆和Internet上的有关资料。⑤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这些资料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不断地积累、剖析、筛选和界定。
3.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
(1)材料情境的创设
思想政治课教学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以事实为依据创设材料情境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因此,教师必须以现实生活热点为背景,或以与现实有直接影响的材料为背景设置材料情境,使学生在材料情境所展现的自然、社会现象面前,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观点,有效地提取材料情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事物的区别,把握事物的联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教学《依法纳税》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反面资料,上课时让学生分组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在自我搜集过程中,自然地受到情境的感染,在这种感染下会有丰富的情感产生,再通过课堂集体展示,达到了共鸣的效果,在不自觉得情感表达中,也就获得了应有的知识,达到了所需要的情感目的。
(2)问题情境的创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能动参与者。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组成新的认识系统,促进认识的新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之入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就是我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逐步拓宽思索空间,达到教学目的的。①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消费观念。②同学们回顾一下家庭,平时是如何消费的。③审视自身,我们的消费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不是合理的?④请同学们环视社会,你发现了哪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⑤你认为这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危害?⑥你认为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正确的?学生通过自己或者小组,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环视生活的过程中,达到了对课本知识由浅入深的理解,并且形成一定的情感共鸣。
(3)生活情景的创设
思想政治课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快乐莫过于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自主参与、自主发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针对教材内容不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课堂剧”、生活板报,组织一次实地参观等。如在教学《投资的选择》一课时,我就给同学们每人虚假的1万元,让他们设计出最合理的投资方式。结果学生的设计方案非常丰富,那么在学生自我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也就对课本的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知识掌握得非常熟练了。学生设计结束后,我还组织了许多教师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评出最佳的方案,并发奖。结果一单元的课在一次投资模拟中就结束,并且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得还非常牢固。
二、教学情境的运用
1.注意师生互动
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新课程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铺垫者和引路人。在情境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活动——体验——表现同教学的目标——策略——评价相结合,即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一定的活动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最后结合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出合理的评价。可见,教学情境的运用过程是一个师生相互督促、相互激励、共同开发的过程。
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教学情境问题化
情境探究教学的关键就是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来进行知识的探究。所以我们无论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都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或者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感知和思考,提出问题。如教学《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材运用了辽沈战役中攻打锦州的历史材料。课本中依据这一材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毛泽东同志提出先攻打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②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这样的问题放在课文的开头,让还没有接触到“主次矛盾”的学生来分析,显得太难了,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没有直接运用这两个问题,反而我让学生脱离课文,阅读这段材料,后提出他们的疑问:①为什么先攻打锦州?②攻打锦州时,怎么对待其他地方的敌人?学生提出的这两个问题非常好,它涵盖了“主次矛盾”的内容,同时又贴近学生自己的认识水平,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是对主次矛盾原理的归纳。所以在使情境问题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实际知识水平,不能提出高难度的问题。
3.合理引导学生讨论
情境教学的实质是在情境的触动下,依据问题,学生各有所谈,各有所识,相互启发,共同寻找答案,领会知识本身的意义,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不能走过场;同时要激发每个同学的参与热情,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及时给予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归纳分类,发表自己对不同观点的看法,阐述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主流价值的引导,升华学生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提出了“过生日大摆筵席是否合理”这一问题,首先让学生表态赞成还是反对或者中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相互组合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寻求理论支持。然后采取学生自主发言和教师随机抽查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对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及时评估,促进情感的升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处理现实中的问题,同时在情感上得到一定的陶冶和提升,也就是让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对学生的评估过程中要坚持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消费观念,然后让学生去审视自身的消费观念,再结合教师的评价,正确地审视自己。同时一节课结束后,提议师生共同监督,改掉自己不良的消费习惯。这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并把这种评价化做一种无形的督促力,引导学生长期的发展。
三、情境探究教学坚持的原则
通过情境进行创新教学是一个重过程、重探索、重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具有操作简单,师生交流频繁,课堂自由度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方向性原则:要求教师创设的情境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特别是通过情境把问题问到“点子上”,所创情境和所提问题要反映“干什么”,从而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意图清楚,学生成竹在胸,整个课堂有的放矢。
2.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要把握教学内容的“关节眼”,要充分展示教材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框架结构。依据教学情境探讨的问题必须科学、正确、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3.层次性原则:情境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小情境、小问题;同时不同的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情境设计时,应该随学生的思维水平而有所区别。同时针对学生实际灵活变通,如针对基础差一些的,可以多铺垫一些,情境创设简单些,采用“小步走”的方式,从而使情境的提出以及情境的解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情境的创设到问题的提出,再到问题的解决,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归纳,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是这场戏的导演,学生是演员,切忌将知识奉送给学生。
面对新课改,只要我们善于积累生活素材,转变教学策略,让政治教学生活化、情境化,一定能够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