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讨论文_沈建飞

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讨论文_沈建飞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我国房地产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凭借着易控制、节能、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我国宣传的环保政策下,具备高度的竞争优势。本文主要探讨加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0.前言

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装配施工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能够满足不同种类的建筑要求,降低了应用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加强系统管理。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完善,施工现场控制力度不够,工序之间存在重复工作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利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因此,需要进行体系化的管理,确保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1.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现场安装是整个工程中的重难点之一。由于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各类构件的种类较多,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管理中存在多个问题,例如构件运输、堆放不规范导致的管理难度加大、构件吊装风险较大、现场构件安装的临时支撑风险较大、预制外墙板防水难度大、构件拼装定位困难以及施工安全风险较大等等。

在建筑的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主要分为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大多是在非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例如用水用电、防护安全以及一些仪器的使用摆放等,这些安全隐患都可以通过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来进行一定的限制。例如在构件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吊装方法、定位方法的不同,分为基坑施工安全、PC构件堆放安全、PC构件吊装安全、临时支撑安全、构件定位安全以及施工后的防水防漏问题等。施工安全和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在此项管理中出现问题会对整个工程造成恶劣的影响,埋下安全隐患。

2.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抓好构件堆放处理

施工现场中存在大量的构件,因此必须要对构件进行良好的管理,提高监督力度,根据构件的要求进行摆放。可以开发一套针对构件的管理软件,对各个部分的构件进行跟踪管理。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对其进行编号,并记录在册。各个构件的摆放区域要和施工计划相搭配。并且在预制装配式材料摆放时,不能直接和地面接触,要放在木头以及一些材质较软的材料上。

2.2抓好临时支撑布置

临时支撑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主要是用来保证施工的结构,如各类支架等。在使用门式支架时,要对间距和数量进行精确计算,并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审核,合格后向监理单位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临时支架进货时,必须要进行验收。其目的是保证支架的壁厚和外观质量,在首次使用支架时,还应进行试压操作,明确支架的称重能力。

2.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对进入现场的部品部件应全数检查验收,部品部件的预埋件、预留钢筋和洞口坐标偏差以及安全性等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退场,不得使用。

施工单位在套筒灌浆施工前进行工艺试验和主要竖向受力构件的模拟节点施工,其他连接方式应按照标准或专项方案进行工艺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部品部件节点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部品部件就位前,应对套筒、预留孔及被连接钢筋的规格、位置、数量、长度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吊装。

(二)部品部件安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校准后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三)安装完成后的节点应按有关规定及时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实体质量检查。

施工起重机械的选用、安装、拆卸及使用执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并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其编制的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总承包和监理单位审核后,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

部品部件吊装作业要遵循《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严格执行吊装令制度。部品部件吊装前,施工、监理单位已对吊装的安全生产措施、条件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取得吊装令;

(二)拟吊装的首批同类型部品部件已通过验收,出厂和进场检验措施已落实;施工组织方案及吊装专项方案经过评审,并向相关人员已交底;

(三)施工起重机械的司机、司索、信号工等特殊工种均持有效的特殊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吊装人员,灌浆人员经培训并通过考核;灌浆连接已进行模拟操作,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四)现场吊装作业具备可靠的作业场所,无其他材料或机械妨碍吊装设备使用;高处作业专用操作平台、临时支撑体系等已按照方案落实,并经验收符合要求;

(五)吊装作业前已对吊具、吊点等进行检查,焊接类吊具应进行验算并经验收合格,严禁使用不合格吊具;

(六)作业过程中已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安全防护设施到位,有可行的应急预案。

部品部件吊装就位后、固定前,应对部品部件的完好性进行检查,满足质量安全要求的,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部品部件安装就位后的临时固定措施应保证其处于安全状态。在部品部件连接接头未达到设计工作状态或未形成稳定结构体系前,不得拆除部品部件的临时固定措施。

起重所用的钢索每周都要检查,当发现磨损或损坏时要及时上报并更换,并且要在起吊构件时设置拉绳,便于控制构件的方向。每次在济宁吊装工作前,都要根据规范进行交底工作,对于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对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了解,确保施工安全。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逐渐开始在我国普及。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多不规范、不注重细节的地方,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有着种种问题。对于装配式建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也应当科学分析、合理决策。任何一项新的施工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建筑人对其的长期应用和开发研究。总之,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时,我们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姜绍杰,张宗军,王健.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 住宅产业,2017,08:67-71.

[2]吴繁超.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

[3]刘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

论文作者:沈建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讨论文_沈建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