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个新”要求做好乡镇企业工作——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在全国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农业部论文,副部长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讲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1月9日)
这次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专业会议。大家列席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参加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副总理以及杜青林部长的重要讲话。
这几位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说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又被提到重要位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可喜的、充满希望的变化。这充分说明,乡镇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为全国乡镇企业及其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企业局正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乡镇企业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已经做出历史性贡献,今后应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功经验,有一条是很明显的: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放手让农民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由之路。事实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需要乡镇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国有12.6亿人口,其中8.7亿在农村;有7亿多劳动力,其中4.7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核心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使1.3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出封闭,到外面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和锻炼,实现了由从事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民向工人的转变。实践证明,乡镇企业是转移成本最低、方式最为简便、基础最牢固、最符合农村和农民实际、农民最易接受的渠道。今后5年—10年,又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的一个高峰期,乡镇企业必须担负使命,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工业园区,更多地吸纳劳动力,确保完成每年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
二是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困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比为1∶2.9。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市场就难以启动,工业发展就要受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受到制约。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提供给农民的工资收入由1996年的438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200亿元,年均增长9%。农民从乡镇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6年的29.86%上升到2002年的34.4%。凡是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农民收入就高,负担就轻,上访就少,干群关系就好。因此,乡镇企业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收入,实现在“十五”期间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贡献一半左右的目标。
三是在建设现代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乡镇企业脱胎于农业,又通过减少农业劳动力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通过资金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加工营销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当前和今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要主攻农产品加工营销,按照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发展思路,积极当好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优化品种和布局,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规模经营,提高质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是在发展小城镇、工业园区和服务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些年来,大量乡镇工业企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聚集,大量的农民也随之转移,服务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市场也开始兴起,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目前,全国建制镇2万多个,各种小城镇约5万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依靠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小城镇的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今后,乡镇企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村服务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壮大小城镇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
五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业化实际上走的是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并行的道路。这几年,乡镇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6%,行业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并举,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乡镇企业责无旁贷。乡镇企业要从实际出发,紧跟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着眼于增加农民就业、收入和加快提高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型、就业型、带农型、特色型、配套型的产业和产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六是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教育等项事业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巩固了工农联盟,提高了农民素质,造就了一支宏大的产业大军,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除这六条之外,还可以列出几条。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乡镇企业大有作为。我们乡镇企业系统的同志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认真按照“四个新”的要求做好乡镇企业工作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四个新”的要求,为全国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思想上、思路上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新思路新在哪儿,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去探索和总结。比如,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搞好新品、名品、精品开发,发展“专精特新”产业和产品。比如,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以及积极参与东西合作,重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等。还比如,通过“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标准化的实施。按照严格、科学、效率的原则,创新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措施,推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向科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在这些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会有很多体会,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总结和推广。
(二)改革要有新突破。“九五”以来,乡镇企业的各项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很多企业转换管理机制和理念,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苏南及浙江等原来乡镇企业实力比较强的地方,通过改革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改革发展等方面继续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在取得新的发展业绩的同时创造了新的发展经验。但也有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责权不明等问题。一些乡镇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庞大,非生产性人员过多;一些乡镇企业决策、人事、积累、分配等机制不完善,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有些改制后的企业不按新的机制运行。改革是没有止境的,它是一种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突破,就是不能安于现状。要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开放要有新局面。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封闭转变为开放,乡镇企业也正是在这种变化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当前,乡镇企业的开放新局面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扩大开放,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考虑,应该包括市场、人才、资金、管理、观念、机制等等。我们作为乡镇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政策、环境等方面为乡镇企业扩大开放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四)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乡镇企业局抓什么?我认为主要是创环境、当参谋、搞协调、强服务、抓大事。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是土壤和气候,现有的政策对乡镇企业已不存在什么特殊和优惠了,而是要遵循国民待遇原则积极为乡镇企业争取。给领导当好参谋,要沉下去,在本地的全局工作中强化乡镇企业的位置,及时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研究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并及时提出建议。要加强机构、队伍和职能建设,理顺管理体制,稳定管理队伍,发挥职能作用,疏通上下关系,保证工作顺畅,增强乡镇企业局依法行政能力和指导服务水平。要抓牵动全局的大事和一举多得的事情,选择好工作载体,如加强各地综合情况的分析、技术创新、东西合作、园区建设、企业家队伍建设、诚信守法、行政执法、培训教育等,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总的看,新形势下,乡镇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很多,关键是按照“四新”要求,开动脑筋,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尽职尽责,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正确认识当前乡镇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乡镇企业,一个是乡镇企业局。
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在改革和发展方面;乡镇企业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认识、机构和职能方面,其中对乡镇企业也存在认识问题。
当前,乡镇企业处在一个新的重要时期,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外部变化突出的是市场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变化。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上述两大变化,使乡镇企业的体制性、结构性和素质上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尤其是素质问题更为突出。从产业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创造的增加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1/4。从产品看,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和名特优新产品少。从布局看,70%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落。从技术装备看,停留在上世纪60、70和80年代水平的还比较多。少数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差,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少数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滥占耕地,不讲诚信。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增强提高乡镇企业素质的紧迫感。但是,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包括对乡镇企业的认识不一致,但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一直没有止步不前,多数企业与时俱进,调整结构,提高素质,已经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乡镇企业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企业更突出、更严重一些。集中表现在认识、机构和职能方面,这是影响工作的三大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近几年来,对乡镇企业的认识集中反映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过时论、替代论、脱衣论、改名论等。认识的混乱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社会方方面面对乡镇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只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才能分清是非。对乡镇企业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乡镇企业局的工作、命运和前途。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武器,统一和提高认识。
二是职能问题。乡镇企业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与此相适应,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能中主要运用的是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信息服务等手段,行政审批和计划经济手段比较少。这种职能定位及其实现方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政府机构改革方向,也符合乡镇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在经济管理体制转型时期,手中无实权,工作起来十分艰难。长期以来,各级乡镇企业局的同志们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卓有成效地履行了工作责任,为我国乡镇企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确定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位置和职能,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评价。
三是机构问题。机构问题与认识、职能问题密切相关。前一轮的机构改革已经结束,总的看是五花八门,或者叫百花齐放。横向看,省级机构一类是保留了,一类是并在农业厅或经贸委了,一类是加挂中小企业局的牌子,一类是降格或撤消了。纵向看,地、市、县级机构没有省级机构稳定。乡镇企业局的工作体系已经很不完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政府机构改革的任务,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强化机遇意识,多做争取工作,以适应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客观需要。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乡镇企业任重道远,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争取今年乡镇企业及其行政主管部门能有一个更加顺畅和良好的改革发展氛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