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制度创新_财政支出论文

论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制度创新_财政支出论文

试论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制度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制度创新论文,财政支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国家财力增长可观,但财政支出增长更快,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远远滞后于整个财政制度的改革。具体表现在:(1)财政职能与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仍不相适应,财政支出中“缺位”和“越位”并存,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2)预算改革滞后,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科目设计粗糙,使预算缺乏应有的约束力。(3)支出效率不高,铺张浪费严重。(4)理财观念落后,理财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因此,转变理财观念,进行制度创新,加快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改革现行的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和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我国当前和下阶段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点。

(一)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推行的部门预算既应当反映一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又要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在部门一般预算中,既要反映预算内收支,又要反映预算外收支。在预算内收支中,既要反映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拨款,又要反映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安排的资金。

实行部门预算,还必须尽快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我国现行的预算科目体系是按单位而不是按使用性质设立,绝大多数的款级、项级科目都是按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来划分的,按资金使用目的和性质划分的科目很少,使预算编制难以细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预算基本细到每个项目,如法国类级科目就1100多条,款级和项级科目数量更大。而我国类级科目只有一百条左右。必须改革现行预算科目,对政府收支重新分类。新的分类体系将包括部门分类、功能分类、经济分类三个部分。部门分类主要解决“谁”的问题,明确资金管理责任者;功能分类解决“干什么”的问题,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功能;经济分类为了明确收入的具体来源和支出“如何使用”,主要反映收入和支出的经济性质。

(二)改革“基数法”,推行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一切从零开始,对原有的和新年度增加的各项开支都重新进行审核,而不仅仅是修改上年预算或审查新增部分。具体来说,我国实行零基预算的思路可以确定为:编制年度预算时,对各项财政支出均不以上年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按正确经费和专项经费两部分重新核定。正常经费按人员定额核定,专项经费根据需要并结合财力可能逐项核定,做到该保留的保留,该取消的取消,确实需要增加的给予增加。

零基预算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1)设计表格,摸清家底。(2)确定各单位预算管理形式、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3)确定行政、事业单位正常经费定额。定额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定额、公务费定额和业务费定额三部分。(4)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专项经费。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其他专项经费量力而行。(5)正常经费加各单位的专项经费就是财政支出的总预算。

我国近年来在部分省市试行了零基预算。应该说,零基预算虽然比较公平,但在鼓励各预算单位节约资金,寻求最大的资金运用效果方面激励不够。可以引进了绩效预算方法。即请求预算拨款时要阐明拨款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计划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工作完成情况。

(三)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作为财政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已有较长的历史。根据各国经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可以节约10%的采购费用。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为各部门采购所需物品和劳务,可以发挥规模购买优势,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国财政总支出已达一万亿元以上,即使按购买性支出占其中50%计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一年也至少可节约500亿元以上的财政资金。其次,建立政府采购制度,还可以防止寻租行为,有效防止腐败。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监督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财政分配职能的延伸,是对支出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采购制度使政府的各项采购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运作,而且形成了财政、审计、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有效抑制了公共采购活动中的腐败问题,维护了政府官员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另外,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也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政府采购的数量、品种和频率,对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通过政府采购计划或调整政府采购行为,能够起到刺激或稳定宏观经济的效果,还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是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管理制度,亦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政收支实现了规范管理,收入不能随意退库,支出得到事前监督,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管理要求,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设想是:大额收入直接入国库,零星小额收入先入财政开设的集中汇缴户,然后限量、限时与国库清缴,逐步取消预算外财政专户,并入国库。取消各单位开设的预算支出账户,具体办法又分两种类型:一是大额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如工资、政府采购、大型建设、修缮项目资金,由财政发支付指令,通过代理银行直接支付到最终使用者。代理行每天同国库清算资金。二是小额和零星支出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由财政为预算单位在代理行开设支出账户,授权预算单位自行发出支付指令通过转账和现金方式支付。其中,转账账户为零余额账户,即支出户中无资金,代理行支付后,每天同国库清算,保持账户余额为零。为适应零星付现需要,财政为预算单位开设现金账户,实拨少量资金,预算单位在限定预算科目和限额内自行支付,该账户定时、定量与国库清算,账户资金使用情况定时向财政报销。为保证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高效运作,财政还要建立信息系统,管理各预算单位预算信息,记录和监督资金收付的运行。

标签:;  ;  ;  ;  ;  ;  ;  ;  ;  

论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制度创新_财政支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