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措施--调整培训目标_能力素质论文

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措施--调整培训目标_能力素质论文

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战略措施——调整培养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培养目标论文,措施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在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努力造就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有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

一、调整培养目标的背景

在21世纪即将来临,各国在制定新时期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对策时,为何纷纷调整培养目标(包括扩展外延、重组要素、突出重点等)?这是有其多方面的历史背景的。

(一)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变化

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信息化,到了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形成了席卷全球的日益迅猛的浪潮。从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 )发展到“全球信息基础结构”,以很快的发展速度,逐步扩展波及所有国家和地区。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15%以上,信息产业的增长率超过GNP增长率的8倍,信息产业以传统产业的5 倍速度增长。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和加工工业)也在实现信息化。在此形势下,对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据国际社会的一项调查,平均50%的职业在一代人成长的时间里发生变化,每3—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1 〕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一些国家在研究教育改革对策、调整培养目标时,也都是把适应社会信息化、适应由“重、厚、长、大”的原材料型产业向“轻、薄、短、小”的信息化产业转变的需要列为重要原因之一。

(二)解决人类面临许多严重问题的需要

在当代,任何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都不是哪一门学科所能胜任的。适应这种趋势,要求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综合性的素质(或称复合型的人才)。例如:美国培养企业管理硕士(MBA)的目标,一改80年代培养偏重数量方法分析师的要求, 强调全方位的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领导才能、企业伦理、具有国际技术信息观念的管理人才。〔2〕

(三)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

各国进行教育改革、调整培养目标的视角,既是面向未来的需要,又是鉴于本国现行教育存在的严重弊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近年来,日本文部省特别科学委员会进一步强调在培养目标中突出健康的个性和独立能力,是出于几个意外事件反映出日本人缺乏应急和独立能力的现实。美国从布什到克林顿两届政府重申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也是针对美国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危机提出的。

俄罗斯在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原因之一是由于“过去的教育体系‘生产’了大量没有主动性的‘螺丝钉’。现在即使是那些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都感到困难,因为许多职业岗位几乎不再存在了。”〔3〕

(四)有关学科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如,认知教学理论的诞生,冲破了传统教学理论坚持的单纯传统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蕃篱,主张通过传授结构化的、理论性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着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4 〕这为制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材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心理学、现代脑生理科学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相关的理论依据。

二、培养目标调整的内容

新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合格人才?许多国家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的共识是: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称得上合格的人才。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的现代化的人在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思维方式、体魄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应达到新的水平,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许多国家调整培养目标,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旨。

(一) 调整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以往,不少国家的培养目标只着眼于人的知识水平,而忽视其他方面;或者口头上也提德、智、体,实际工作上只抓智,不抓德、体。现在,一些国家已痛切地认识到这种偏颇的危害,强烈呼吁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并把这种认识体现于国际会议的决议、报告和各国教育法规中。

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文件中提出:21世纪不仅要求年轻一代要有广阔的胸襟,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方面都有较高的素质。“总而言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5〕对于这种“全面发展的人”的内涵,在“国际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在一些国家最高决策部门公布的教育改革的法案中,或者明确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在内容上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如韩国政府提出培养“全人”,并将其具体化为“21世纪的韩国人形象”的四项素质,即:

a 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共生存的人”;

b 具有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

c 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

d 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6〕

综观国内外的教育改革的文件以及有关学术会议的讨论,面向未来社会的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正确思维、如何学习;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 加强德育。各国在调整培养目标时,都把德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加强,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日本过去提的培养人才的素质顺序是智、德、体,现在改为德、智、体,以德为首。这是他们对目前社会指责的“教育荒废”现象进行深刻反省后作出的决策。

关于德育的具体目标,许多国家特别重视爱国主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诚实品德的培养。

马来西亚教育部于1994 年颁布的《2000年主要教育目标》中提出,第一“培养效忠及团结的马来西亚人”;第二“培养具有信念,尊贵品德,有学识、敏捷及平和的人。”倡导的价值标准是“尊贵的品质,守信、勤劳、受尊敬,有学识,有思考力。”〔7〕

有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培养目标中特别提出要培养学生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态度。如苏丹规定“培养尊重劳动的公民”;约旦规定“培养尊重劳动和对劳动的积极态度”。在教育培养目标中有类似要求的还有古巴、日本、西班牙、巴基斯坦、菲律宾、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塞浦路斯等国家。

许多国家对德育的目标有所扩展,强调培养公共道德,学会关心,包括关心他人和关心自然, 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和道德。 出席“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各国代表认为应培养面向未来的青年一代学会关心,包括: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8 〕在一些国家的培养目标中体现了这一精神。日本文部省在阐述“21世纪教育目标”的文件中强调“在学校里,要特别注意实行德、智、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基本基础教育,还要培养关心他人的精神,爱惜生命的精神、爱护大自然的精神、责任感和自立互助的精神、自制力、礼貌、善良、丰富的感情等等。 ”〔9〕

(三) 掌握作为现代化的人所必备的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教育会议上,倡导由柯林·博尔提出的“三张通行证”的主张。认为未来的人都应掌握这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其内涵包括思维、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跟踪和评估的能力。〔10〕1996年发表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强调了“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认为对工业的机器操作者和技术员而言,工作中智能活动和信息作用的增加,已使传统的“职业技能”的概念变得过时,而把个人的能力置于前沿。这种能力不仅指动手技能,还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

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许多国家的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日本“临教审”第一次报告中提出“面向21世纪,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就是创造性的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在未来社会中,不只需求单纯地获得知识的信息,还必须重视自如地运用它们,更加重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创造和表达。”并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性能力。”〔11〕这也是许多国家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国政府在关于“教育目标”的文件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强调指出:“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智慧财富。”

(四) 注重打好科学文化基础,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人才。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向“终生学习社会”过渡的需要,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打好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美国劳工部通过大量调查,对这个基础的内涵作了概括。指出它包括三个部分:

1.基本技能(包括读、写、完成算术和数学运算、听和说);

2.思维技能(包括创造性地思考,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想象,知道如何学习和进行推理);

3.个性品质(包括有责任感、自尊、有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和诚实)。〔12〕

美国在60年代就呼吁“回到基础”,强调“新三艺”(即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到布什政府确定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为5门核心学科;到克林顿政府又增加外国语和艺术为核心学科, 体现了为学生打好科学文化基础的目标要求。

在培养未来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各国都注意使学生具有必要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知识结构。这既是时代的需要,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学科的通力协作;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逻辑。自然科学如不和人文科学结合,就无法克服其局限性。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是倡导科学教育人文化的先驱者之一。他提出“必须打破把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截然区别开来,甚至相互对立的传统,并代之以科学的人文主义。同时,科学教育本身内容也必须人文化。”〔13〕当代各学科之间日益相互交叉和融合,各门学科的概念、原理、定律互相渗透,各种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互相移植,使得传统学科领域和专业界限日益被突破,并产生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技术。

正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历史趋势,美国、英国、日本及瑞典等国在面向21世纪的教改决策中,都把本国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旨在为学生打好人文科学方面的基础,并使之与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也体现了这一要求。

1988年,欧洲劳动社会研究所向欧洲大学校长会议报告企业最欢迎什么样的大学生时说,该所调查的欧洲6 个大跨国公司董事长均表示希望大学生具有灵活性、创造性、责任心,而不太强调专业本身。

以培养工程人才出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也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培养出来的工程师不仅能发展新学科、发明新技术,而且能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价值和抱负联系起来,能预见到这些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因此,他们规定工程学原理、实验设计能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管理科学及道德修养是现代工程人才必备的素质,MIT规定每个本科生必须完成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的8门课程。〔14〕美国社区学院以往只注重培养职业技能,现在也强调培养综合素质。明确其培养目标:不仅使学生能够进入商业的技术行列,而且能够溶入复杂多变的多元文化社会中。为此,培养综合素质的学历课程的比重上升。据统计,在过去5年中,学历课程增加20%,职业课程仅增加1%。现行社区学院课程中,51%为学历课程,38%为职业课程,11%为基本技能(含语言课程、阅读和写作能力)课程。〔15〕

(五) 注重培养国际化的素质1995年韩国政府在关于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文件中提出,为了使学生具备作为世界公民的素质,“首先要加强对(韩国)固有传统文化的关心和努力学习;应该能够站在世界公民的角度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仅要有宽大的胸襟和文化意识,还要有国际意识。〔16〕

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人才的国际化素质的还有许多国家,如:西班牙要求“向学生灌输世界各国人民之间要和平、合作、团结的观念”;泰国提出“促进交流、合作、追求真理”;叙利亚提出使受教育者具有“为全人类进步服务的思想”;肯尼亚提出“肯尼亚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教育必须培养人们对其它国家的积极态度”;乌干达提出“培养乌干达人民具备与他国人自由交流思想的技能”;卡塔尔提出培养“为自己、为国家、社会、民族和全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埃及提出受教育者应“增进埃及与阿拉伯和非洲各兄弟国家之间的了解”;巴林提出“促进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国际了解和合作。”〔17〕

为提高受教育者国际化的素质,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 )加强外国语教学;2)开设专门课程或在有关课程中渗透国际化的内容,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3 )开展多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互派学生和访问学者,合作研究等。)

(六) 重视增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未来社会是一个高节奏的、快速变化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身心全面健康的素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含义不仅是没有疾患,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合群。正是基于对身体健康极其重要性的认识,不仅各国培养目标都把“体”列为必备标准,而且智利、约旦等一些国家把身体健康列在培养目标的首位。日本也把“身心健康”(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列为21世纪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这是由于他们认识到:“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追赶近代化的成果是使物质繁荣了,教育扩大了,普及了,给人们带来了幸福,但其反面,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遭到深刻的危机。”因此,“今后要重视对孩子们进行精神与健康的教育,并把孩子们身心两方面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问题,尽最大努力去解决。”〔18〕

三、培养目标的实现措施

为保证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各国均采取了相应的落实措施。

(一) 立法保障。许多国家把教育培养目标写进宪法,或由议会通过的教育法案加以规定,或由中央政府颁布的教育法规予以明确的阐述。这样就使教育培养目标具有权威性,成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志,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共同行动准则。

立法保障还体现在以法规形式确保调整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资金、设备及有关条件。例如:1994年韩国政府在提出按“21世纪韩国人形象”调整培养目标的同时,就在有关法规中要求提供必要的教育场所、师资、教育投资等7个条件。

(二) 将培养目标分级分类具体化。各国不仅制定全国总体的培养目标,而且据此提出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例如菲律宾的三级教育具体培养目标。

初等教育培养目标:

1)发展学生基本的读、写、算、 思考能力和从事社会活动及工作的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和适应能力,以便在迅速变化着的社会里有效地发挥作用;

2)对自己的国家、文化历史、人民和人民的团结一致感到自豪;

3)健康、自力更生、有纪律、有能力、多才多艺、 有公民意识和懂得关心同伴。

中等教育培养目标:

1)进一步实现初等教育各项目标;

2)发展和提高青少年的不同志趣, 使其他们作好升学和劳动就业的两种准备。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1)加强基础教育;

(2)开发国家人力, 使其具有促进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

第三级教育培养目标:

1)培养高级人才,加强研究和扩大服务范围;

2)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前两个教育阶段获得的、 为促进国家统一所需的那些价值观念。

新西兰政府制定的三级教育培养目标:

幼儿教育——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为未来的学习与成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教育——使学生在基本的学习领域和基本技能方面取得高水平的成绩;

高等教育——使学生获得专门知识,发挥专长,成功地参与到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中去,增强新西兰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9〕

在德、智、体三方面,一些国家也分别制定具体目标。如关于德育,韩国对中小学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小学以遵守基本秩序和人性教育为重点;

初中以做合格市民教育为重点;

高中以做世界合格市民为重点。

新加坡的小学德育中把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分为15个方面35项德目。为了实现这些德目,按“个人 家庭 学校 社会 国家”的顺序,依次制订了《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中相互对应的目标、范畴、德目。上述所有德目都会在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的适当地方加以强调和重复。〔20〕

(三) 加强督导的评价。英国皇家督导团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都把培养目标的落实情况作为督导的重要任务之一。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确定全国统一课程,旨在实现其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为此,同时提出全国成绩评定制度,这是因为如果全国统一课程只是罗列了学生应学习的学科,而没有对必须达到的水平作出明确的规定,势必会流于形式,而达不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所以,这次改革考虑到了课程设置和教学与评价的密切相关性,在对课程进行重大改革的同时,对评价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充分反映出既重视教学的过程,又重视教学的效果的意图。这种与教学密切结合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以评价作为资格选拔的单一手段的做法,通过形成性、诊断性、终结性和评价性多种目的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除了强调教师的日常评价外,要求4 个基本学段的标准化评价根据各门学科的若干成绩目标要求,充分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技能、理解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21〕

1996年3月26日,美国在纽约召开由41位州长和49 位大企业首脑出席的“教育高峰会议”,主旨是敦促各州设立严格的公立学校学生程度测验制度,以提高公立学校毕业生的程度。克林顿总统在会上呼吁各州政府与企业界携手,在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各个教育阶段,建立严格的学生程度考验制度,而不能像现在这样任由他们混到毕业。他还提出对教师也应这样要求,不称职的教师即予解聘。

1996年6月,我国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在湖南召开会议, 推广汨罗市的教育督导工作经验。该市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体系,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四) 改革课程,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落实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因此,在调整培养目标之后,最重要的一环是抓课程改革。如日本1989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战后第五次大的修订,旨在体现21世纪培养目标。这次修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有如下几点。

在小学一、二年级废除了社会科和理科,新开设了生活科。

强调了在初中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欲望和自我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为此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重点对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作了改进,在初中的技术·家庭课中,新增设了情报信息基础、家庭生活等内容。

高中课程主要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改进:加强道德教育;改善体育教育;强化个性教育;“社会科”教育内容的重新编制;教育课程的多样化;改善必修课;改进职业教育;课外小组活动课时数的改善;促进学分制的灵活运用;改善定时制和通信制教育。〔22〕

英国经过近10年的酝酿,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规定中小学生必须学习10门必修课,并提出全国统一课程应注意平稳性和宽广性,就是为了实现使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智力和体力方面的发展”的培养目标。美国在全国中小学课程设置上的“三部曲”——60年代的“新三艺”——布什政府的5门核心学科——克林顿政府的7门核心学科,也是力求使之全面体现21世纪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些国家根据新世纪培养目标,规定理科课程应围绕以下重点:突出科学领域最基本的概念、基本原理,如能量、进化等;增加和人类相关的内容,如地球、生命、气象等;要涉及当前人类至关重要的问题,如经济、环保、健康、人口、资源等。通过理科课程的教学,主要不是让学生记住结论,更重要的是了解知识发现的过程,重视科学方法、态度和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为了突出德育,许多国家都加强“思想品德”课,普遍开设“公民课”。新加坡等国还开设儒学伦理课;印度尼西亚开设“民族斗争史”课;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在中学理科课程中增加科学史的内容,其中有本国对人类科学进步所作的贡献,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丹麦、新加坡等国在课程改革中注意抵制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五) 示范导向。为了使培养目标得到落实,一些国家采取由点到面,即先抓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如美国为达到新世纪国家教育目标,在1991年确定:“为明日的学生:必须建立新一代美国学校,满足新世纪的需要。到1996年,至少建成535所这类学校;到第10 个年头建成上千所这类学校”。〔23〕

日本为了引导大学进行改革,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等人才,由文部省直接抓筑坡大学作试点,用典型的事实来说服和引导其他大学朝这个方向努力。其他一些国家也采取类似做法,将体现新世纪教育目标的方案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试行,一是为了验证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对不足之处,及时补充修改;二是取得具体落实的经验,制定相配套的措施,便于在大范围推广;三是作出示范,起到导向作用。

(六) 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由于培养目标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总体规范,体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奋斗目标,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要素;而新世纪培养目标是根据未来信息社会的要求提出的,按照现行教育制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新世纪培养目标的落实,必须有赖于进行深入的教育改革。1994年公布的《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中指出,为了实现国家教育目标,“关键是全面地、持续地进行旨在使每一个孩子达到具有挑战性学业标准的教育改革。经过几十年探索之后,我们已经认识到,零敲碎打的改革和狂热是不能奏效的。我们还认识到,教育改革需要各个层次领导的支持。”并列出六点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家庭和社区的更多参与,知识丰富的教师,需求严格并有实质的课程,易于采用的技术,与标准相联系的评价方法,得力的领导。这些都是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标准所必需的。”〔24〕

围绕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其他一些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并体现了一些共同的趋势:

全方位——对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的各个方面,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全国范围的全方位的改革;

整体性——把教育改革和发展联系在一起规划,并把教育改革和发展列入国家总体规划之中,使教育与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协调发展;

长跨度——不仅有近期的教改计划,而且有中期、长期的教改规划,并注意近期、中期、长期计划之间的衔接、配合,以利于持续开展;

前瞻性——重点是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不同于以往把重点放在总结过去、修补现行教育的弊端。

现在,我们正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基础教育正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此时,其他国家为迎接21世纪挑战而采取的调整培养目标的动向,值得我们注意,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应提高全社会对培养目标所具有的总体规范性、导向性、权威性的认识,以及对本国新时期培养目标的内涵的全面理解,全国上下对此取得共识,从而增强落实培养目标的自觉性。

要根据世界的趋势和我国国情,在体现培养目标全面性的前提下,突出其要素的重点。如加强德育,就要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要求来具体落实。

要狠抓落实。再好的培养目标,停留于口号或一般号召,不抓落实,不能产生实际效益。国外在落实培养目标方面的一些措施,如立法保障,分级分类具体化,加强督导,进行课程改革,抓典型示范,全面深入教育改革等,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还有一点就是为了使培养目标科学化并具有可行性,一些国家邀请教育界、科学界、企业界的专家一起开展调查,共同研讨,联合攻关。如《美国2061计划》,日本临教审的教改报告,都是采取这种办法产生的。这是值得重视的。在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部门专家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共同地、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逐步求得科学的解决,才能逐步揭示和掌握我国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使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健康地推进,以达到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注释:

〔1〕〔5〕〔8〕〔10〕《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41页。

〔2〕《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第10期,第8~9页。

〔3〕世界银行关于《过渡时期的俄罗斯教育》的报告,1995年2月7日〔俄〕《教师报》。

〔4 〕王一兵主编:《八十年代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走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6〕引自1994年9月5 日韩国政府公布的《为创造新韩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课题》报告。

〔7〕《世界教育信息》,1996年第8期第16页。

〔9〕〔11〕〔18〕《面向21世纪的教育》,求实出版社1989 年版第145页,167页。

〔12〕《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13〕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341页。

〔14〕引自《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刘红薇文。

〔15〕《教育导报》,1996年第10期第18页。

〔16〕〔24〕《教育参考资料》,1996年第9~11期第21页; 第12期第8页。

〔17〕《教育方针有关文献资料摘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4~207页。

〔19〕《中国教育报》,1995年11月15日诸新教文。

〔20〕《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5期第58页。

〔21〕〔23〕王桂主编:《当代外国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22〕《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第12期第17~18页。

标签:;  ;  ;  ;  

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措施--调整培训目标_能力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