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东协盛医院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中医介入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月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中医介入组和西医组,每组例数一致(30例)。两组患者均行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西医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处理和用药;中医介入组联合中医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1周和1个月的康复评分和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医介入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跟西医组相似,经X2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中医介入组患者术后1天康复评分稍优于西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医介入组患者术后1周和1个月的康复评分均明显优于西医组,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中医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中医介入;治疗效果
输尿管结石在泌尿系结石中属于常见类型,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有微创性、高效性和安全性,逐渐成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首选手术方式。但因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属于一种创伤操作,可带来机体应激和并发症,需加强预防[1]。本研究探讨了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中医介入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月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中医介入组和西医组,每组例数一致(30例)。所有患者符合输尿管结石诊断标准[2],均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伴随不同程度下腹痛、腰痛、小便砾石排出、排尿中断、血尿、肾绞痛病史等,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中医辨证分型符合石淋证中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型。
30例西医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3岁,最高70岁,平均年龄为45.61±2.36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30例中医介入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4岁,最高71岁,平均年龄为46.24±2.31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基线情况比较上有良好的可比性,确保了组间比较的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术前尿路感染者积极给予抗菌药控制,手术由同一组医师操作,持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经尿道将输尿管镜置入膀胱,直视下插入F5输尿管导管至输尿管开口,若输尿管开口狭窄改用斑马导丝进行逆行插入输尿管,行液压泵灌注,顺导管或导丝用侧入法插入输尿管镜,大于0.5厘米不规则结石经气压弹道碎石,低于0.5厘米小结石者用异物钳取出结石,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进行引流,并留置导尿管[3]。
西医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处理和用药,包括静滴三天广谱抗菌药后转为口服,术后当天和术后第一天应用止血药,术后5天可出院,出院后抗菌药口服7天,术后1个月复查并拔除双J管;中医介入组联合中医介入治疗,术后辨证口服中药5天,出院后中药15剂口服,每天1剂,煎煮后分2次温服;术后5天给予中频电刺激双侧足三里,每次20分钟,1天1次[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1周和1个月的康复评分和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石清除的标准[5]: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X线、B超检查均显示结石完全排出,无残留。康复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康复效果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患者手术治疗结果数据以SPSS21.0软件处理,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用%计数数据形式表示,统一行χ2检验。术后1天、术后1周和1个月的康复评分等数据用x±s计量数据形式表示,统一行t检验,本研究患者手术治疗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值低于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康复评分比较
中医介入组患者术后1天康复评分稍优于西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医介入组患者术后1周和1个月的康复评分均明显优于西医组,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 讨 论
输尿管结石为常见泌尿系结石,多行手术取石治疗,但围手术期还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等用药治疗,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效果。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有高效、结石排净率高等特点[6],但术后因双J管留置等因素影响,可继发感染,出现输尿管狭窄、漏尿、血尿、尿频尿急等并发症,加上术后内支架常规留置,可影响输尿管正常蠕动功能,对结石排出不利,支架管积垢后又可重新形成结石[7]。中医介入治疗是在术后早期根据患者机体辨证情况给予辩证施治,如清热解毒、养阴益气等,以减少术后感染和发热的发生;电刺激足三里则有利于胃肠蠕动,加速结石排出和机体恢复,对提高康复效果有重要意义[8]。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行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西医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处理和用药;中医介入组联合中医介入治疗。结果显示,中医介入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跟西医组相似,中医介入组患者术后1天康复评分稍优于西医组,但差异不显著,术后1周和1个月的康复评分均明显优于西医组,上述结果提示,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中医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温志鹛,洪志明,林峰等.单侧逆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中医介入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19):27-29.
[2]李红琴.中医经络推按在碎石取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4(1):97-98.
[3]胡岚亭,王胜军,倪泽称等.微创经皮肾穿刺联合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婴幼儿肾结石[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19(3):163-165.
[4]吴玉婷,邹晓峰,张国玺等.软性输尿管镜技术在小儿上尿路结石腔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11):827-830.
[5]杨轶凡,曾俞霖,王细生等.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63例的临床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34-35.
[6]周发友,王玉清,万水等.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疗效及并发症防治[J].浙江临床医学,2015,14(2):255-256.
[7]秦怀生.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联合中药治疗72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21(31):59-60.
[8]邓旺生.腹腔镜下不同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上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14,12(9):1320-1322.
论文作者:杨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输尿管论文; 术后论文; 结石论文; 中医论文; 患者论文; 西医论文; 碎石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