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前活动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式论文,初中英语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阅读教学可以划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在读前活动中,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简单的活动和互动为学生阅读做好充分准备。读前活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读中活动的展开,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一、图式理论概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阅读模式。Gough(1972)提出了“自下而上”(Bottom-up)的阅读模式;Goodman(1971)和Smith(1979)提出了“自上而下”(Top-down)的阅读模式;Rumelhart(1977)把以上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提出了交互阅读模式(Interactive Model),并提出了更能充分体现阅读过程的交互性的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赵艳芳,2001)。图式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原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语篇本身都不具有意义,意义在读者的脑海里,取决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图式知识的启动。阅读并非被动的解码过程,而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交流的过程。Carrell(1983)把图式分为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但Rumelhart(1977)认为,语言图式也会影响阅读理解。
二、基子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前活动设计
Wilson和Anderson(1986)通过实验证明,提高阅读质量可靠的方法之一是提供阅读前的指导,为读者提供图式框架。交互阅读模式的主要倡导者之一Carrell(1983)也认为,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尝试不同的读前活动(转引自郑德华,2007)。本文以人教版《英语》(新目标)九年级第一单元阅读材料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初中英语读前活动的设计。
1.构建语言图式的读前活动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是读者对先前的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以及惯用法等方面知识的认知程度。因此,读前启动语言图式能为学习者理解阅读材料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例举几种常用的帮助学生构建语言图式的读前活动。
(1)指导学生查词典
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到生词,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词典来辅助阅读。对于用什么样的词典、什么时候用和怎么用,教师都应给予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遇到生词尽量先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不要边阅读边查词典,而要把核实词义的任务放在猜测词义之后。教师也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单词和可能影响学生阅读的关键词放到读前活动中处理。
[例1]
阅读材料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讲述了人们应该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该话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他们比较感兴趣,有话可说;但文中生词较多,有些句子较复杂,学生理解有难度。本单元的学习策略是学会使用词典辅助阅读,为此教材设计了以下读前任务:
Look up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in the box in a dictionary.
此任务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单词及词性查词典,找出它们的意思,进而扫清阅读障碍。学习单词最好的办法是在上下文语境中理解词义,于是笔者对教材中的这项活动作了调整,从课文中挑选了几个最可能影响学生阅读的单词,分别创设了语境并呈现在幻灯片上:
①Teachers are with their students every day.What they day and do ma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②The weathetr changes a lot these days.It may affect our health.So put on more clothes.
③What we have studied now is very difficult.You may fail the exam unless you work hard.
④Jack always has new ideas,so the job doesn' t really challenge him.
(注:斜体词为笔者挑选的重点词。)
笔者让学生仔细阅读这些句子,理解其中斜体词的词性和意思,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词典。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笔者按照教材中的读后活动,让学生讨论这些词在例句中与在课文中的意思和词性是否一致,如influence一词在例句①中是名词,而在课文中是动词,尽管意思都是“影响”。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用到它的名词形式以及“have a...influence on...”这样的固定搭配。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习、理解和拓展运用词汇。
(2)教学构词法知识
英语词汇量庞大,但词汇构成有内在的规律,掌握基本的构词法知识有助于学生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构词法通常有转化、派生、加前缀或后缀等,了解这些规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不同使用功能,进而扩大词汇量。除了向学生介绍构词法的基本知识,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读前活动,如配对、归类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和总结规律。
[例2]
Please discuss in groups and choose one word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n each group of words.
①unless,unhappy,unfair,unimportant
②dislike,discuss,disadvantage,disagreement
③review,return,regard,repeat
④happily,easily,successfully,friendly
学生通过讨论和联系之前所学的单词,复习了一些前缀和后缀的含义,基本能猜出几个生词如unimportant,unfair,easily的意思,并且发现有些单词的形式和意义并不一致,如:unless虽然是由前缀un—和比较级单词less构成,但它并不表示“更多”的意思;friendly虽然以副词后缀—1y结尾,但它却是一个形容词。可见,有些英语单词不能够望“词”生义。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学生:除了u-n和dis-,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否定的前缀?用un-还是用dis-,有规律可循吗?你能想出更多例子吗?
(3)讨论关键词
关键词是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词语,能启动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图式。阅读前,教师应有意识地选出关键词(不一定是生词,要少而精),指导学生讨论,并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发现文章的脉络。
[例3]
笔者让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的烦恼,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笔者边听学生发言边把关键词分类写在黑板上,最后把学生的烦恼归纳成“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形成语义图。
画语义图(Semantic Map)是构建语言图式的一个好方法。语义图是指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列出与某个词相关联的词或概念,然后把结果图式化。这种呈现方式比较形象、直观,一目了然,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并表达。
最后笔者追问:Do your parents sometimes compare you to someone else?How do you deal with it?这样就呈现了阅读材料中的短语“compare...to...”,导入自然。
2.构建内容图式的读前活动
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所讨论的主题(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图式理论认为,新输入信息的编码、译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有的图式,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如网络资源等),采取直接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等,指导学生构建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内容图式。现介绍几种帮助学生构建内容图式的读前活动。
(1)分享经验和经历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与他们生活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例4]
T:Young students have problems,and we teachers have problems,too.Young or old,we all have problems.For example,I find my memory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Last week,I forgot to give you homework several times.But this week I haven' t forgotten this,because I am trying to deal with it by writing Post-it notes.Do you sometimes forget things,and how do you solve this problem7 Can you share your solution with us?
:I sometimes forget important days.I solve it by filling them in the calendar.
:I sometimes forget to hand in homework.I solve it by asking my partner to tell me hand in.
T:You mean you ask your partner to remind you,right?
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句型来表达,如“...by doing...”就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型,而fill in the calendar出现在八年级上册,学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运用。当然,有些学生的表达不够地道或出现语言错误,如上述对话中的tell me hand in,其实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提醒”,即remind,此单词出现在九年级第六单元,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这个单词。另外,句子“Young or old we all have problems.”比较难理解,但通过教师第一句话的铺垫,学生就能明白该句的意思。
教师也可以教一些课本上没有出现但生活中会用到的词汇和表达。例如,许多学生都知道便签纸,但不知道它的英语表达是Post-it;又如,有些学生会将心理医生说成heart doctor,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心理医生是psychologist。
(2)预测课文内容
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和证实是图式知识应用于阅读的核心。预测能力更多地强调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去推测某种即将出现的信息。预测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技巧,学生的预测在阅读后会得到确认或排除。
[例5]
T:What's 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
Ss: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
T:When you read the title,what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will tell us?
Ss:Problems/Suggestions/Advice/What/How/Why...
T:You got it.
例5是根据文章的标题预测文章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并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句子或单词表达预测的内容。教师应把学生预测的内容记下来,之后让他们验证预测的对与错,并给予学生评价。
[例6]
T:Look at this picture.Do you know who he is?
Ss:He is Stephen Hawking.
T:Look,he's speaking.He says,"It' s not a problem-it' s a__.Enjoy__it." Some words are missing.Can you guess what he says?
在例6中,教师让学生看图片来预测课文内容。人教版《英语》(新目标)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图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片或者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照片,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有些图片还配了文字,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图文信息。在此活动中,笔者挖去两个单词让学生填空,并让学生分组竞赛,看谁说得又多又好,然后公布课本上的答案。这样既练习了语法,又活跃了气氛。
(3)介绍背景知识
背景铺垫就是把语篇的相关背景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成浓厚的学习兴趣(熊亦波,2010)。多媒体表现力丰富,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7]
T:Now,you will watch a video.(Play the video about Hawking)What do you know about Hawking?
Ss:He' s a great scientist./He cannot walk or eyen speak...
T:Yeah,he has many physical problems.How does he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Ss:By sitting in a wheelchair./By using special computers...
T:Yes,you are right.He doesn' t think physical problems are important.He regards his physical problems as unimportant.
学生对Stephen Hawking有所了解,但也许并不知道他的声音其实都是由电脑模拟出来的。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背景知识,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同时呈现文中几个比较难的语言点,如physical problems和“regard...as...”。
3.构建形式图式的读前活动
形式图式(或称结构图式、修辞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体裁、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能为阅读提供结构框架,促进读者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激活、构建和训练不同体裁的结构图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阅读。以下例举两种帮助学生构建形式图式的读前活动。
(1)让学生讲思路
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用特定的体裁进行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前试着说一说:如果让你写一篇与此文章标题相同的命题作文,你会怎么写?
[例8]
T:Look at the title and discuss in groups:If you were the writer,how would you write it.9
Ss:I would give a problem and then put forward a solution,and then another problem and another solution.
T:OK.Maybe you can write in a different way,like giving a solution first,and then giving an example.Now,look through the article quiekly and find out how many solutions the writer gives us.
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写法体现了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
(2)提供同体裁或同结构的阅读材料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轻视“自上而下”的模式,结果导致学生阅读速度慢,概括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目标,提供一些同体裁或同结构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形式图式。
[例9]
笔者选择了一篇题为How to Get Over Pressure?的中考原题让学生阅读,此篇文章与课文结构类似:通过小标题的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帮助读者阅读,读后问了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做了铺垫与提示,使学生的阅读更顺畅,更有目的性。
三、结束语
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图式理论指导下,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读前活动,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