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奖惩措施的运用误区及改进策略论文_陈敏娟 宋金钢

小学班级管理中奖惩措施的运用误区及改进策略论文_陈敏娟 宋金钢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院夼完小 264300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正确运用奖惩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未能正确运用奖惩措施,陷入了种种误区,导致奖惩措施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管理与育人价值。

一、奖惩措施的运用误区

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当运用一定的奖惩措施。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出现了“奖”而不“励”、“奖”而不“进”、“惩”而不“改”、“惩”而不“悟”的现象。

1.奖励手段的运用误区。(1)奖励过程中重“量”轻“质”,致使学生“奖”而不“励”。奖励作为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但是,过多的奖励是否真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一方面,过“量”的奖励会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奖品上。另一方面,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对奖励的需求,降低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最终出现“奖”而不“励”的现象。(2)奖励过程中重“外”轻“内”,致使学生“奖”而不“进”。班杜拉曾经说过:“教育主要通过奖励来促进改变,让人完成合适的反应从而得到满足,是一切对人的控制的基本定律。”依靠奖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是小学班级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然而,在当前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试图通过物质奖励“控制”学生,学生也仅仅是想获得教师给予的奖励,这样的“奖”重“外”轻“内”,最终出现了“奖”而不“进”的现象。

2.惩罚手段的运用误区。(1)惩罚重“戒”轻“育”,致使学生受“惩”而不“改”。惩罚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再教育,惩罚仅仅是手段,教育才是最终的目的。然而,教师仅仅是为了惩罚而惩罚,缺少必要的指导教育。教师的惩罚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经常使用挖苦、讽刺的方式来批评学生,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惩罚并不等于体罚,有的教师企图依靠罚写、罚站等方式强制学生改正错误,致使学生受“惩”而不“改”。(2)惩罚重“堵”轻“导”,致使学生受“惩”而不“悟”。惩罚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是强制性要求学生改正错误的教育手段,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导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很少有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教导,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禁令对学生进行“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重“堵”轻“导”的惩罚只会使学生“惩”而不“悟”。

二、误用奖惩措施的原因

1.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奖惩缺乏制度保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唯分论”的现象严重。在这种评价机制的影响下,学校会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班级和教师,教师也会奖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惩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片面极端的评价机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奖惩的局限性。

2.管理手段单一,奖惩措施缺乏育人性。班级管理水平是评价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现在的教师培训大部分都忽略了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的训练,致使教师的奖惩措施缺乏育人性的特点。教师只关注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的研究学习,忽视了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致使教师没有完全掌握奖惩措施;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缺乏“以生为本”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奖惩缺少育人性。

3.功利化倾向严重,奖惩缺乏良性环境。当今社会的功利化现象严重,教师的班级管理手段也深受其影响。一方面,受“明校”“尖子班”等相应奖励政策的影响,对考试成绩优异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学困生”“落分生”进行“冷处理”,这样的奖惩措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但是,社会很少关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管理手段,依旧是简单地依据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判,致使奖惩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

三、奖惩措施的改进策略

1.健全奖惩的科学机制,合理制定校规班纪。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学校应当健全奖惩的科学机制,制定合理的校规班纪,为班级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校规班纪应以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评判标准,以教育为最终目标,通过奖惩措施,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在制定校规班纪时,应当遵循“民主性”原则,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2.促进教师提升综合素养,掌握奖惩技巧。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力量,在班级管理中能否合理运用奖惩责任重大。其一,学校应当给予教师足够的学习机会,促使教师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运用奖惩措施;其二,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奖惩措施时,应当遵循“奖为主、罚为辅”的原则,做到奖惩分明、罚之有度;其三,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掌握奖惩方式、技巧,实现因人而异。

3.转变教育价值观,创设良性的奖惩环境。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育人互动,其教育功效不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社会应当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应当从更高的层面看待班级管理中的奖惩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以奖惩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传统观念;其次,倡导“以人为本”的奖惩理念,奖惩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智育”方面,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综合发展的学生;最后,学校应当传递真实的奖惩信息,促使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到教师合理利用奖惩措施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论文作者:陈敏娟 宋金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小学班级管理中奖惩措施的运用误区及改进策略论文_陈敏娟 宋金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