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景观主要以园林绿植作为基础素材,并且采用艺术手段创造出更多功能性空间。城市植物景观(园林)作为有生命的基建项目,应当充分反映设计者与建设者对拟建城市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和社会等问题的密切关注。本文现代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发展趋势,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园林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绿色植物是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唯一有生命的元素,无论是姿态还是色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同时这也是植物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的体现。科学合理的城市植物景观营造以及良好环境和景观效果的实现,是城市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的目的之一。
一、目前城市植物景观设计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以及植物景观建造有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诉求。然而,实践中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的植物景观设计和建设只能称之为植物栽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多数植物景观工程并未经过全面规划,以致于很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出来了同质化现象,地方特色没有终点突出来。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逆境景观建造
所谓逆境景观设计建设,实际上就是建设形式过分突出绿化,急功近利现象非常明显,甚至严重违背了绿植的生长基本规律。很多地区为了尽快完成绿化建设任务,或者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即便是冬季,也要紧锣密鼓地铺草坪、建景观。有些城市的景观建设管理部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错误的认为有树木就是绿色生态,不考虑绿植的生长条件,不惜耗资从外地移植大树用于绿化城市,大有拔苗助长的意思。然而,逆境栽植的树木,通常因无法有效适应本地的土壤和环境条件而萎缩或者死亡,马路上树木打吊瓶的景象屡见不鲜。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对城市景观的设计与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更多关注的是绿化景观给人们的视觉效果,对植物景观的特性以及绿植的多样性和地域匹配性严重忽略。
2、盲目效仿、照搬照抄
近年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绿化以及景观设计重视度大幅度提高,然而效果并不理想。比如,一味地模仿古典园林建设方案,对现成的图案进行大幅度修剪设计,城市本真的东西完全抛弃了,根本无法突出本地特色。实践来看,虽然观赏效果不错,但是该种绿化模式以及景观设计方式下的生态功能效益甚至不如乔灌草复合模式来的更为高效;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而且经济性以及维护成本等都非常的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绿植的应用过于单一,而且缺乏创新,甚至照搬照抄。单一花种或者树木,让景观空间浑然一色,没有内涵可挖。同时,热衷于整齐划一的修剪,没有独特新颖的造型,导致景观建造过程中的人工气息过于浓厚。
3、漠视景观建设场所的特征
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虽然广泛应用了多种类型的树木对景观空间进行装饰,但是过分的应用流行树种,没有考虑乡土树种的优势,以致于本地特色树种的作用难以发挥。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乡土树种对于地域特色风情的突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忽视了乡土树种的运用,可谓是种缺憾。
二、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的解决好目前国内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必须充分考虑拟建景观所在城市的整体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传统的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讲究的是师法自然天成,即将山水微缩成供人观赏的景观,但其中也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的设计和建设行为,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既要重建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又要对现有生态体系加强保护。根据目前国内植物景观建设现状,对未来城市建设以及景观设计趋势进行探讨,引导景观设计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城市景观设计朝着节约型方向发展
城市植物景观工程非常的复杂,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大,而且植物景观建成后的维护以及保养等也需要长期的费用支持。为此,建设节约型城市景观是未来设计的主流发展之势,同时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节约型城市景观,即在尽可能减少投入的情况下,设计出最理想的植物景观作品。在城市景观设计实践中,应当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不惜代价打造“黄金工程”,而是应当善于借力,利用本地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优选经济适用型树种;一方面要追求景观设计的艺术美,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经济适用性。
2、城市景观设计时所选用的绿植种类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对于某个完整的空间而言,若景观设计过程中所用的绿植过分单一,则说明该生态系统不科学、不合理。为了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合理性,植物景观建设过程中所应用的绿植不能过分单一,这是一套健全和完善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该种生态系统,不仅可以改善园林生态效果,使其保持生机勃勃的态势,而且还可以游戏减少对植物景观的保养和养护费用。比如,某沿海城市的植物景观建造过程中,广泛应用了芒果树、荔枝树以及龙眼树和芭蕉等乡土树种,充分展现了地域特色,对改善环境、美化城市,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3、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彩色树种以及开花植物应用趋势
植物景观以绿色为主色调,容易导致景观过分单一,环境美化功效差。在城市景观设计发展过程中,有色植物的应用将成为主流趋势。对于绿化植物而言,其花朵观赏性非常的强,五颜六色、芬香四溢,是非常理想的景观建造素材,能够起到很好的环境美化和装饰作用。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时,合理应用开花植物以及彩色树种,对城市美化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4、立体空间趋势
通过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受到了土地资源的限制,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应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城市景观设计时应当合理利用空间资源,致力于“空中花园”的打造。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国外一些城市试图打造高层空间,进行立体的城市景观建造,利用藤蔓等类型的植物,打造立体的景观空间;尤其在城市楼顶进行绿化,效果非常的客观。这是未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又一发展趋势,实践中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5、坚持人本理念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加优美的视觉享受和生活环境,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未来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将坚持人本理念,强化城市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在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选材以及绿植的搭配非常重要,其中健康、绿色是基本要求,烘托其艺术之美以及自然之美。在未来城市景观设计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和体现地域特色。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南、北方地区的很多城市景观设计作品,可谓千篇一律,雷同或相似的作品太多,缺乏创新,不能突出地域特色与个性。未来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以乡土植物的应用为主,注重地域文化与民族风情的体现与融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植物景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坚持人本原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加强城市植物景观优化设计,对未来城市景观设计趋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可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有利于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原剑珩.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的应用探讨[J].花卉,2017(08).
[2]覃晓燕.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及植物景观设计的策略探析[J].现代园艺,2015(20).
[3]吴敏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现代园艺,2014(12).
[4]罗兰,徐晓光.关于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5]祝丹,扈煜.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探微[J].科技经济导刊,2016(04).
论文作者:储燕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植物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树种论文; 绿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