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工民建工程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一方面表现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问题。渗漏现象的出现,就是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不仅仅影响着工程质量本身,也为使用者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渗漏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探求其出现渗漏的原因,且针对这一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从而提高工程质量,改善渗漏现象的产生和出现。
关键词:工民建 防渗漏技术 对策
房屋渗漏是当前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重要功能产生影响的表现。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使得房屋的使用功能遭到抑制,同时也使得房屋的寿命以及人们的生活感受受到极大影响。一般而言,建筑物的渗漏在不同的部位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墙体渗漏、屋顶渗漏、卫生间渗漏、地下室渗漏等等。而出现渗漏的原因也有许多,包括施工操作失误、混凝土本身密度较低等,不同原因所造成的渗漏现象,也需要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改进。
一、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渗漏现象及其出现原因
当前,我国工民建施工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被修筑起来,而其在修筑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的出现所导致的房屋渗漏现象屡见不鲜。房屋渗漏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水管道漏水或者房屋屋顶渗透雨水等方面,但因为建筑物渗漏的部位有一定差别,所以往往其需要采取的防渗措施也不尽相同。
导致建筑物产生渗漏的原因有许多,这其中包括人为主观因素,比如施工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要求规范开展施工项目,这就会导致建筑物当中的防水层修建出现裂缝或者褶皱等现象。一方面无法将防水层本身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房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再比如还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房屋出现渗漏现象,如混凝土本身的密实度比较低,这就会造成房屋的防渗漏能力相对较差。一旦地面上有积水出现,就会因为无法承载而造成地面渗漏。因此,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当中,需要对不同的房屋部位进行不同的处理,这样才能选择切实可行的防渗措施,有效提升其本身的防渗水平。
二、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漏技术体现
(一)外墙防渗技术
前文已经提到,工民建施工过程当中的防渗漏技术体现,主要依据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而言。所以,首先对建筑物经常容易出现的外墙渗漏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针对外墙的切实可行的防渗漏对策。
针对外墙而言,其防渗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防止小砌块出现渗漏。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养护龄不够28天或者以上的小砌块是不允许进入施工场地的。因为这类小砌块本身干收缩性比较大,一旦利用其砌入墙中,则会因为收缩裂缝而出现墙面渗水现象。同时对于小砌块的保护也必须做到位,可以采用防雨措施,避免小砌块受到雨水侵蚀之后出现受潮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不可以将小砌块和其他墙体材料混合砌入,不然会出现墙体裂缝,不仅影响了墙体本身的结实度,还会导致裂缝不断扩大,渗漏必然还会出现。
第二,要防止混凝土外墙板出现渗漏现象。比如混凝土在浇捣之后,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操作要求对工程进行养护。在浇捣之后的12小时之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这样将可以避免混凝土因为严重的温差而出现裂缝现象。
(二)屋面防渗技术
屋面防渗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保证屋面整体板面的施工质量。对于房屋建筑而言,房屋的顶部都需要进行防水工程设计,这主要是防水防漏,避免雨水或者积水渗漏到房屋内。防水层的设置不仅是单纯的承重,更有保温的意义。所以需要依据各个不同的施工现场整体环境、温度情况等,选择最为合适的使用防水材料。这样才能为业主提供最为满意的服务,同时所选择的材料也更加符合相应的施工要求。同时还需要找到建筑的平层作为房屋屋面防水设计的基准层,这一层的选择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强度以及整体度,这样才能避免变形,从而避免形成积水。
其次,需要注意保温层的施工要求。保温层的设计与修建一定不可以含水量过多,不然会出现严重的起鼓或者裂缝现象,这样不仅失去了保温的价值,反而还使得防水作用也无从体现。所以需要对保温层的内部设计相应的排水分仓缝,而其宽度可以为50毫米,横纵均有,这样将使得气流经过更为顺畅。同时保温材料的选择也应该尽可能选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者是聚氨酯泡沫等低吸水性材料,这样的材料更能满足保温要求。
最后,则需要考虑防水层的施工要求。防水层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屋面的整体以及天沟基层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为防水层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当这部分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成品进行相应保护。比如可以在防水层的位置进行标识,这样将会警示施工人员不将重物置于其之上,避免防水层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工民建施工工程的整体开展水平。
(三)厨房以及卫生间防渗技术
厨房和卫生间也是相对比较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且其渗漏主要表现在管道周围出现渗漏现象或者是楼内的地面因为破裂,从而影响了防水层,进而导致渗漏现象出现。所以为了有效避免这两个部位出现渗漏现象,行之有效的防渗措施就是选择质量过关的管材对其进行应用。比如厨房与卫生间的分隔墙需要格外重视,其选用的混凝土导墙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结构。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单位的要求进行统一浇筑和处理,并且在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相关等部门对这两个部位的墙体进行严格审查。要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得到验收,且均为合格。当对水管道进行安装的时候,还需要确保安装完毕以后进行试压,这个强度需要是平时日常承载的1.5倍压力。而排水管道还需要经过通球实验,确保其之间的空隙足够大。
厨房的地面应该比客厅或者卧室的地面偏低一些,且大概为50毫米左右。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设计出高度差,这样才能确保厨房一旦渗水,不会对屋内产生影响。此外厨房的地面在开展防水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试水,目的是找到渗水的源头。如果不再渗水,那么则可以进行下一步,也就是涂抹防水膜。
(四)地下室防渗技术
对于地下室而言,其防渗漏技术主要应用与体现在缝的变形方面。因为地下工程往往无法关注到缝是否变形这一部分,所以这也是潜藏的危险与隐患。许多时候因为材料的延伸性能不佳或者出现了老化等,都会导致缝隙变大,出现变形。故而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必须选择相应的止水带,且确保止水带的安全与质量。当完成安装工作之后,需要对混凝土灌注,从而保障了止水带不会出现相应的变形。
与此同时还要确保连接缝之间的防渗漏处理。这就需要在开展正式施工之前,铺设一层水泥砂浆,这样可以使得连接缝之间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只有确保每一个缝隙之间都没有隔阂,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防渗漏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注重对建筑物的防渗漏技术应用,一方面保障了建筑物本身的质量,同时另一方面也确保了用户的安全与舒适。渗漏现象是建筑物在完工之后很容易出现的一个质量问题,它不仅影响建筑物性能发挥,同时也很难进行后续弥补。所以前期工作开展必须对这一环节引起重视,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防渗漏处理,从而确保工程高效、良好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曾永生.关于工民建工程中的防渗漏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185.
[2]李隐.工民建中的防渗漏技术要点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6:151.
[3]梁小明.工民建中的防渗漏技术要点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18:19.
[4]李葵,雷洋,李潇月.浅析工民建中的防渗漏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262.
[5]陈汝廷.浅谈防渗漏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与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15:146+221.
论文作者:韦鸿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现象论文; 防水层论文; 工民建论文; 建筑物论文; 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这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