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施工中由于受客观周围环境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受到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再加上混凝土本身的脆性不均匀致使了裂缝的产生。文章分析了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引言
近年来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混凝土裂缝也成为了大家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关注的话题。尽管在现代化工程施工建设中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和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了总结和控制,但是其各种裂缝现象仍然不断出现,给工程整体性和施工质量带来了影响,甚至是引起结构渗透问题。因此,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索与完善,从而使得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优化与控制。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不断的涌现了出来。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一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也是当前施工的核心标准。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温度因素
温度与湿度问题是引起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是一个水泥水化的过程,因此其在凝固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横断面面积较大,使得这些热量很难及时的散发出去,同时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出现裂缝现象。这些裂缝主要是应力作用下出现的。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许多的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相比较都是较高的,因此一旦这些温度得不到解决,其必然导致裂缝现象。其次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种脆性结构,其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在短期内一旦超出了预计的变形伸缩,极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
1.2混凝土收缩裂缝。
混凝土收缩裂缝是目前工程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通常都是由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因此,这种裂缝的产生与周围的空气与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温度变化越大、混凝土裂缝越多,同时还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膨胀、鼓起等缺陷。一般来说,在目前的混凝土施工中,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出现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的品种、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以及骨料的选择等。
1.3混凝土结构的不合理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重视设计计算过程
在设计阶段进行方案假设和计算时,应对建筑物的荷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充分考虑到各种恒荷载和可能发生的活荷载,不能漏算或计算错误。对混凝土容易开裂的重点部位,如建筑物的深基础和浅基础的交接处,建筑物的高跨和低跨的连接处等部位,应进行重点处理,充分考虑由于地基和基础差异出现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混凝土的应力。
2.2合理施工工艺
一是在要选择合适的水灰比。在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这是因为过大的水灰比在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时会出现过多的游离水,进而导致振捣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最终致使裂缝产生。二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对拌合物采取加冰拌合降温或者使用冷却的方法,控制拌合物的温度,尤其是新拌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原材料计量。三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时停止振捣,振捣间距合理,且整个振捣过程要均匀密实,严禁过振或者漏振现象的发生。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振捣过程后,为阻止产生裂缝,要将混凝土表面压光和抹平,必要时还要进行二次抹压。四是尽量延长混凝土的拆模时间。由于混凝土拆模时间对整体的抗裂性能有直接影响,则当混凝土在恒定温度下养护时,要确保其强度才可进行拆模。五是做好混凝土表面的散水和隔热养护。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温差。由于表面温度比内部温度散热快,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同时加水养护,防止产生裂缝。
2.3严格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裂缝发生率。在施工项目中,施工单位作为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应做到从施工作业人员、施工班组、施工项目部的层层质量控制;业主作为项目管理的主体,应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起到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作用;监理单位作为建筑市场独立的第三方,应按照业主的委托和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理,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2.4做好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增长,尽量不受或者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尽量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缓缓下降至外界的气温,避免在降温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温差而產生温度裂缝。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尽量推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保证混凝土构件拆模前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用湿麻片或草帘覆盖,在养护过程中应及时洒水,保证足够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为佳,以7~28天为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对施工及其构筑物危害很大,严重影响了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在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做好混凝土早期养护及其预防发生的措施,把混凝土的裂缝减少到最低限度,以避免危害结构的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441.
[2]张云洪,肖磊.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4):250.
[3]李慧慧.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5):124-126.
论文作者:李柏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体积论文; 温度论文; 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