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第三医院 河北邢台 054001
摘要:目的:探讨药品调配中常见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药品调配治疗的患者50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6年3月之后接受治疗的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其余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传统方式对药品调配进行管理。实验组采取根因分析法开展药品调配管理。统计并对比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中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0.16%)显著低于常规组中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0.68%),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以有效降低药品调配中差错现象,降低医护矛盾发生率,提高临床医护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品调配;根因分析法;差错;防范
药品调配在长时间的发展以及实践当中有效的弥补了市场中药物不足、临床治疗以及维护患者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伴随着我国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市场的不断完善,药品调配面临着更为苛刻的要求,这对于药品调配的规模化发展、多品种化生产以及经济效益等形成了严重影响[1]。但是,也正是因为药品调配数量不断的增加,导致药品调配在临床中的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也间接衍生出了相应的管理研究话题[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药品调配管理水平,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探讨药品调配常见差错以及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药品调配治疗的患者50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6年3月之后接受治疗的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其余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实验组患者2500例,男性患者1894例,平均年龄(35.2±7.9)岁;常规组患者2500例,男性患者1801例,平均年龄(36.5±6.8)岁。两组患者多项资料无差异(P>0.05),具备对比价值。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传统方式对药品调配进行管理。
实验组采取根因分析法开展药品调配管理,副院长带队,组建根因分析管理小组,并根据药品调配管理工作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并借助根因分析法实现质量改进。
1.2.1问题
1、处理不规范、医生交代不清晰,医生开具处方时存在字迹潦草、很难以准确辨别的问题,尤其是黄芪与黄芩的混淆问题非常常见,导致调配时存在问题;2、处方调配不准确。药物配伍错误的现象较多,例如五倍子与五味子。调配人员在辨别时容易出现混淆的问题,同一张处方对于不同调配人员可能条基础不同的结果。
1.2.2方法
1、由药剂科工作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对所有的医护人员实行药品调配产品质量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促使所有人员都能够正确意识到药品调配的安全产品质量措施,建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构建统一性的安全产品质量知识。强化药品原材料的采购监督工作,所有材料均购置于口碑好、成色优质的厂家;2、落实调配质量管理制度。及时完善相应的药品调配管理制度,尤其是进一步完善划价、审方、复核、调配制度等内容,规范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并对调配人员给予严格的流程管理,规避调配差错现象的发生。对临床医师的所有治疗处方进行调查,对于发生配伍禁忌的医师需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对于问题严重或多次出现问题的医师需要给予适当处罚,对于长期无问题的医师可以给予适当奖励。临床用药是需要严格监督药品的有效期、适应症以及形状等,保障取药用药安全;3、严格落实先进先出的产品质量规则,并对库存中的所有调配定期开展有效期核查,同时对于一季度用量非常少的药物酌情剔除;5、新的调配生产技术对于调配质量的提升、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医院调配工作人员应当时刻关注调配生产技术的新发展,尽量多的思考与研究当前技术条件之下新技术的应用可能性与可行性,尤其是在改善用药途径、调配类型、提升疗效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做出改进。
1.3观察项目
统计并对比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均是方式表达,采用±的标准差形式描述,数据之间采用P值进行检验,在P值<0.05时说明数据差异突出。
2.结果
实验组中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0.16%)显著低于常规组中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0.68%),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n(%)
3.讨论
药品调配在临床中属于复杂且困难的工作项目,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的岗位,同时在临床中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比较严重[3]。中药处方的调配对于临床治疗效果会存在直接性的影响,确保药品调配的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均有着较高的影响性,所以及时寻找一种能够持续性改进药品调配管理效果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4]。根因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将目标融入到平常工作当中,并从平常消毒工作的细节中不断的分析与处理问题,并应用四个阶段的处理,对平常工作实现循环性的改进和优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0.16%)显著低于常规组中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0.68%)。这一结果充分证明针对药品调配产品质量所存在的问题采取根因分析法实现改进与优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可以更好的优化药品调配的临床应用价值,预防与杜绝配伍禁忌的发生,提高临床医护水平。
综上所述,根因分析法可以有效降低药品调配中差错现象,降低医护矛盾发生率,提高临床医护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伟薇,丁光跃,董一曼,等.PDCA循环在降低住院药房口服摆药调配内差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7,38(11):1491-1494.
[2]蒋声海.基于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率为主题的品管圈应用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3(a02):1325-1326.
[3]熊应权.品管圈在降低自动摆药机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6,27(28):3952-3954.
[4]诸静,胡国栋.6S管理法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率的应用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1):1336-1338.
论文作者:申倩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药品论文; 差错论文; 发生率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分析法论文; 常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