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金融覆盖范围、金融学科体系设计、金融专业办学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学科建设论文,金融学论文,学科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背景
金融学科建设应该如何推进,是近来在金融教研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金融学的学科建设曾展开过一段讨论”。(注:讨论的内容集中反映在曾康林和徐永健主编的《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一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之中。)当时,对于“金融”涵盖的范围,及“金融学科”的体系设计,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见解。但如何按各自不同的意向大力着手学科建设好像尚无特别紧迫之感。我当时的看法是:(1)“对金融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见解不同,是客观存在,并有其客观原因。期望‘定于一尊’并不现实。”(2)大多数人的主要精力似不应陷入范畴界说、学科体系设计的议论之中,“关键是应全神贯注金融学科内容的建设;全神贯注环绕提高学科内容的队伍建设。”
到今天,我的看法依然是这样。然而,近一两年出现了如下一些情况:
——90年代中期以来,从国外商学院学成回国的教研力量迅速增强,同时资本市场在经济领域中的发展态势咄咄逼人。可能是这样的背景,使《新PALGRAVE(帕氏)经济学词典》关于Finance条目的释义,被相当广泛地看作是对中文“金融”这个词的唯一的学术性的解。从而在中国日常经济生活中习惯视为金融问题而又超出这个释义范围的,如宏观调控中的货币供给运作,是否还是金融范畴圈里的课题竟成了疑问。
——对于讲了多少年的《货币银行学》,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它已走向自己的历史终点,没有什么好讲的了;可以并入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分析之中。
——诸如“抛弃银行”、“传统银行的没落”等观点流行颇广。似乎有关银行方面的学问已没有多少值得探讨的东西了。
——一些大学的金融专业对于“发展方向”和“课程安排”有些拿不定主意,相当强烈、相当紧迫地酝酿着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是依然按原来的兼顾宏观调控和银行、证券的方向走,还是把主攻方向定位到像一些美国商学院讲“金融学”的路子——主要研究资本市场的路子——上去(注:参看我今年年初发表在“金融时报”(1月13日)和“经济导刊”第2期的文章“从银行不被看好谈起”。)?
如此等等,从理论观点到如何办金融专业都反映出有点超出常规的“动荡不安”。这就不能不使我对于自己在1997年表达的观点“主要精力似不应陷入范畴界说、体系设计的议论之中”作些修正,即还得分点精力对范畴界说作些分辨,并对金融专业如何办和对金融学科体系如何设计花些精力作些讨论(注:为此,从2000年,特别是下半年开始,相继访问了几所兄弟大学的金融院系,座谈、讲演并形成了几篇文章:《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够不上方法论的“方法论”——由“金融”与“金融学”引起的》(《武汉大学学报》);《从银行不被看好谈起》(《金融时报》2001年1月13日的理论周刊,刊载时对原稿略有删节;《经济导刊》2001年第2期)。)。
二、什么是金融
——“金融”与"FINANCE"
什么是金融,如果要求的是约略指一指金融涵盖的范围,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这个不像是大问题的问题,在近年来却成了需要花些精力予以分辩的问题(注:本节的内容基本来自《够不上方法论的“方法论”》一文。)。
(1)中文“金融”这个词所涵盖的范围:请注意,在这里要讨论的是由中国字的“金”与“融”组成的“金融”这个词汇。
①我国日常经济生活中所使用的金融口径:多年来,在党政部门、在实际经济部门、在不是钻研金融概念的经济学界,在土生土长讲金融的教学界,“金融”所指的范围大体包括: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通常以国际金融概括的这诸多方面在国际之间的存在,等等。
这样的用法并不是始于采用了某种理论界定,勿宁说是根本没有理睬什么理论界定而自然而然形成的。或者说,如此理解金融所覆盖范围的,绝大多数人恐怕从未把金融覆盖的范围作为一个问题来思考。
②可是现在还有与之并行的口径:那就是:“金融”——是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场,指资本市场。
持有这样用法的主要是:80年代,即开始关注金融、研究金融的一些中老年理工学者;90年代中期起,在国外学成回国的开始讲现代“金融学”的中青年学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获取这方面知识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是国外商学院。相对于上述的日常习惯口径,这样的口径窄得多。为了叙述方便,可以“宽”、“窄”口径加以区分。需要指出,宽口径自然形成,边界不可能十分清楚。窄口径来源于国外,国外的有关用法也有出入,所以也不是刀切斧砍那样划一。
③于是同一个“金融”却同时存在两个口径:宽口径,即日常习以为常的口径,使用的人数极多;窄口径,即只将金融覆盖资本市场的口径,使用的范围限于学界,人数较少,但学识的层次却极高。
持有窄口径用法的,对于上述的宽口径,部分人士承认:在自己的“金融”领域之外还存在一个被更多的人视之为“金融”的领域,可称之为传统领域或主流领域,应该解决彼此之间的打通的问题。另有不少人士认为,上述的日常口径,或只不过是政府的习惯用法,进入不了理论范围;或是认为已是过时的用法,将来必将被取代;或是认为不能与国际接轨,反映了中国的落后经济现实,等等。也有的人士几乎不怎么关心在自己的“金融”之外还另有疆域。
同样,持有宽口径的人士之中,也有人不知道还有一种窄口径,或虽然知道却只是觉得难以理解。
问题出在哪里?持宽口径者说,中国从来就是这么用。但这个“从来”的年月有多么久远?持窄口径者说,“金融”就是西文的Finance;Finance即指Financial Market,Capital Market。
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金融这个词,在中国,始于何年何月,是怎么讲解的,二是洋人到底是怎样使用Finance的。
(2)“金融”这个词并非古已有之:“金融”是由中国字组成的词,但它并非古已有之。古有“金”,有“融”,但未见“金融”连在一起的词。《康熙字典》以及在它之前的工具书均无“金”与“融”连用的词,可以说明这个判断。
连起来的“金融”始于何时,无确切考证。是否直接译自Finance?无任何证明。最大可能是来自明治维新的日本。那一阶段,有许多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就是从日本引进的——直接把日语翻成西文的汉字搬到中国来。是否如此,也需考证。最早列入“金融”条目的工具书是:1908年开始编纂、1915年初版的《辞源》和1905年即已酝酿编纂、1937年开始刊行的《辞海》。
《辞源》(1937年普及本第11版)金融条的释文是:“今谓金钱之融通状态曰金融。旧称银根。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曰金融机构。《通鉴长篇》:‘公家之费,敷于民间者,谓之圆融。’义于金融为近。”建国后的《辞源》修订版,可能是由于定位于“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删去了这一词条。
《辞海》1936年版金融条的释文是“(monetary circulation)谓资金融通之形态也,旧称银根。金融市场利率之升降,与普通市场物价之涨落,同一原理,俱视供求之关系而定。即供给少需要多,则利率上腾,此种形态谓之金融紧迫,亦曰银根短绌;供给多需要少,则利率下降,此种形态谓之金融缓慢,亦曰银根松动。”该书60年代之后的表述有较大的改变,下面再说。
始于近百年前编纂的《辞源》、《辞海》编入金融条目,说明这个词的使用,在20世纪初以前,至少已有数十年的经历,并已相当定型。《辞海》注以英文,显示系来源于海外之词(注:注以monetarycirculation,在当时恐怕也不恰当。)。
经过一百多年,用来用去,已像是土生土长的概念。但其内涵和外延长期是不怎么清楚的。比如建国初期常讲“金融物价”:“物价”指什么,大家清楚;“金融”指什么,没有专门解释过。进入计划经济阶段,金融这个词日常已不怎么使用。只有在改革开放之后,它才越来越成为经济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之一。
《辞源》、《辞海》这两本辞书,就其始刊时的释文来看,都仅指通过信用中介机构的货币资金融通。《辞海》20世纪60年代的试用本和1979年首次公开发行版的释文修订为:“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与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主要通过银行的各种业务来实现。如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国内外汇兑的往来,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贴现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活动等,均属于金融的范畴。”这一变化了的概括,可以说与今天日常所使用的口径基本一致。简言之,“金融”之词并非古已有之,虽然如此,也至少使用了一个多世纪,并形成了今天宽口径的用法。
(3)洋人对Finance的用法:如果简单概括;用法也不只限于一种。
①Oxford、Webster's这类字典和一些百科全书对Finance的解释是:monetary affairs,management of money,Pecuniary resources……;前面加public,是指财政,加company、加corporation,加business,是指公司财务,等等(注:这里引述一些材料:(1)Monetary affairs(1989 The New Lexicon Webster's Dictionary;1960 Funk & Wagnalls New Standard Dictionary)Management of revenue(1978 The New Oxford Illustrated Dictionary)Management of public or company revenue(1989 The New Lexicon Webster's Dictionary)The management,of money esp.Public money(1995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2) Pecuniary resources(1989 The New Lexicon Webster's Dictionary)The money resources,income,etc.of a nation,organization,or person(1996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Pecuniary resources of sovereign,state,company,or person(1978 The New Oxford Illustrated Dictionary)The pecuniary affairs or resources of astate,company,or individual(1971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The money available to a person,company or country(1995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3)The obtaining of funds or capital(1971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Finance is essentially the process of providing funds for economic activities(1985 Encyclopedic Americana)The money used or needed to support an activity,project etc(1995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简言之,凡是与钱有关系的事情都可用Finance这个词。
显然,这属于“宽”口径。但其宽度却是我们宽口径的金融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在洋人的宽口径中,不仅包括我们宽口径的金融,并且还包括国家财政、企业财务(公司理财)、和个人货币收支。而财政、财务和个人收支,在我们这里是明确不能算作金融一部分的。此外,洋人的Finance也有“Finance学”或Financial Economics的含意(注: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are concentrated in specialized fields,each of which constitutes an income-making endeavor.These financial specialties include-among others-banking,consumer finance,business or corporation finance,insurance,real estate finance,international finance,and public(governmental)finance(1985 Encyclopedic Americana)Thescience of the profitable management of money and of monetary affairs(1960 Funk & Wagnalls New Standard Dictionary)The managing or science of managing money matters,credit,etc.(1996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②PALGRAVE新经济学词典对Finance的解释则是:The primary focus of finance is the working of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supply and the pricing of capital assets。中文译本是“金融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注:这里说的金融市场是指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资本资产的供给和价格确定”。
显然,这属于窄口径;中文金融的窄口径即源于此。
③但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口径,如:The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the granting of credit,the making of investments,and the provision of banking facilities(1986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这里圈定的范围,与我们的宽口径相当。
此外,还可举两个例子:
一是联合国统计署有Financial and Related Service这一项统计口径,粗略地说,包括:
——金融中介服务,包括中央银行的服务,存贷业务和银行中介业务的服务;
——投资银行服务;
——非强制性的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再保险服务;
——房地产、租借、租赁等服务;
——为以上各项服务的种种金融中介的服务。
二是美国1999年通过的"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其Financial Services规范的范围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
这两个例子中Finance的用法也类似我们的宽口径,或至少不是最窄的窄口径。
④据美国某些人士解释,在他们的经济界,现在习惯的用法是:泛泛地,按古典的解释使用;在经济领域,单用Finance,即指资本市场。如有的美联储人士说,我们只管Money,不管Finance,——这里的Finance,即毫不犹疑地是指资本市场,特别是指股市行情。不过,这样的解释可能也概括不了在美国经济界如何使用Finance的全面情况。如美国学者讲演、写文章,提到Finance时,也常常讲有关银行、保险之类的问题。
如果说“金融”一词来自日本,那看看日本怎么用。日本中央银行的统计报告,前些年与“金融(日文的汉字)”对应的是Money andBanking,这些年改为Money,Banking and Securities。日本中央银行这样用,其他日本人则不一定都这样用。
⑤概而言之,洋人对Finance也并非一种用法。大体有三:最宽的、最窄的和介于两者中间的。介于两者中间的,事实上也存有颇大的区别。
(4)把“金融”与Finance相比较:把中文的“金融”与西文的Finance相比较,可列图如下:
从图可以直观地看出,要强求确定“金融”与"Finance"的一一对应关系,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5)翻译的苦衷:翻译过来的词与原文难以一一对应的情况并非只存在于中文词“金融”与西文finance之间。
从19世纪以来,我们是一个引进先进文明的国度。但又不同于有些并无悠久传统的较小国度,只要简单拿来填补空白,问题就解决了。既要引进,又有悠久而深刻的文化传统,所以在概念、范畴方面如何通过翻译沟通中外,就存在极大的理论问题。
音译是一种方法。历史上,译佛经就是音译。日本的外来语,有其优越之处。我们也有“洋泾浜”,但“洋泾浜”的发展恐怕不太可能赶上日本的外来语。或许可以这样看,与其用汉字音译,还不如直接用洋文。不管是汉字音译还是直接用洋文,都存在传播较难的问题。比如,不易与原有的文化积存沟通。
意译,如何选择对应的词汇不容易。如鲁迅先生曾讽刺的把MilkyWay译为“牛奶路”。但更困难的是不存在完全对应的词汇。现代经济学的概念、范畴有许多就是这种情况。于是,不得不造一个新词(包括过去从日文引进)。这个过程,对翻译人士是一个创造过程,功莫大焉。但一方面是外来的新概念、外来的新范畴,一方面是本国原有文字的新组合,即使译得煞费苦心,也往往难以精确、全面地体现洋文的内涵。简言之,就是在最初翻译之际,就难以实现内涵与外延的全然对应。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洋文本身的内涵会有所演进。如把Finance限定用于资本市场,在西方也是近些年在特定圈子里的事情。作为译文的中文词,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同样会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强化或弱化某方面的含义。这就使译文和原文更难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中文的词“金融”与西文的词Finance就是存在着这种始终难于全然对应状况的典型例证。于是,在我们这样的国度中,常常由译文引起争论甚或混乱。
通过争论以弄清洋文与译文的对应关系——可以对应的部分和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对应的部分——对于学术和商务等等交流是必要的。但期望重建一一对应关系,至少在全球实现“大同世”之前,只能是虚耗精力。仍以“金融”与Finance为例,显然,我们不能为了对应而要求洋人要按中国人使用“金融”的口径使用Finance;同样,我们在今天也仍然无法叫中国人完全按洋人对Finance的理解来使用“金融”概念。
(6)不同用法并存,如何办?就中文词“金融”本身来说,如上指出,事实上是宽口径和窄口径两种主要用法并存。用法不同,怎么办?
一个选择是争个你死我活。但结果总会是想你死我活而不可得。一方面说,对于金融,中国人都这么理解;另一方面说,我也是中国人,就不那么理解。一方面说,与国际接轨,金融只应这么用;另一方面说,洋人对Finance的用法就有不同口径,应往哪一条路上接轨?有的人士说,从发展前途看,资本市场必将成为主体,因而“金融-Finance”应指这一领域;有的人士说,商业银行的作用今天依然极大,今后是否必将削弱,谁能定论;也有的人士说,银行、货币如果趋于泯灭,大概Finance也不能独自保存下来。如此等等。
另一种选择是“和平共处”。既然并存不同用法,是客观事实,难以存此废彼,难于定于一尊,那就必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同的用法。其实,中国人对金融涵盖范围的宽窄两种口径并不是完全的排斥关系:宽口径认为凡属于自己范围内的都是金融,而窄口径是自己的一部分;窄口径认为自己是金融,而不怎么愿意承认宽口径中不属于自己范围的部分也叫金融。用图可以表示如下:
这是否会乱套?不会!本来就有不同用法,承认已经存在的事实,至少不会更乱。其实,问题本不难解决:讨论问题时,事前交待一下自己所使用的口径,或冷静分析一下对方所使用的口径就可以了。实质性的探讨并不会由于这类问题而受到梗阻。
三、关于金融学学科体系的讨论
有金融就有以金融为对象的金融学。只要承认,在中国,人们对金融覆盖范围的口径有宽窄之别,那么同一名号的金融学也必然相应地有宽有窄。
这些年,以“金融学”命名的书籍(基本是教材)极多,但究其内容,则有极大的差别。有的以金融学为名的书实际是多年习用的“货币银行学”教材的内容。最近翻译的S·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其原名是《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实属“正宗”的货币银行学。有的以“金融学”命名的书,其内容基本是讲金融市场的学问。最近翻译的Z·博迪和C·莫顿的《金融学》,其原名是《FINANCE》(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可作为代表。而J·艾希贝格尔和I·哈珀的《金融经济学》,原名《FINANCIALECONOMICS》(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讲的内容却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两个方面并重。如果随现有的书名转,并分别考究“名”与“实”,那很可能陷入迷宫。或许先抽象地作些讨论,可能会比较容易地理出个头绪。
(1)先从宽口径入手:从宽口径分析,金融学包括的内容,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金融理论的宏观分析层面和金融理论的微观分析层面。
①宏观分析的层面大体包括: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震荡,名义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及其与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国际金融的制度安排与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
②微观分析的层面大体包括:
——主要从金融市场角度的分析。其内容有金融工具与工具创新,价值评估,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资本资产定价这类学问。再进一步概括,可简述为金融领域中的决策学。Z·博迪就是把他的金融学概括为“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而服务于决策的“金融理论由一系列概念和定量模型组成”。这样的金融决策理论是个人理财、公司理财、乃至一切有理财要求的部门所共同需要的。
——主要从金融中介机构角度的分析。“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机构”、“金融中介”通常混用,是所有形形色色的金融机构的总称(注:我们这里,对“中介机构”有一种狭意的使用法:即仅指从事会计事务、资产评估这类中介服务的机构。),而不限于在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的银行。关于金融中介机构的分析,其内容中首要的部分是不断推进对金融机构存在根据的理论论证,并由此自然引申出它们的职能和作用及其存在形态的演进趋势;同时分别各个侧面的研究有:种种金融机构的共同特征,金融机构与风险转移,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系统风险和存款保险制度,国家监管与金融机构运作和演进的相互作用,以及分业与混业,等等。如果进一步提炼,其理论所特别关心的核心问题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发展趋向和未来的命运。
——关于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等问题的研究,则是揭示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相互渗透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从金融市场角度分析,还是从金融中介机构角度分析,都会关注它们之间的交汇区。
——从金融功能角度的分析,也即抽象金融机构的千差万别和不断变化,通过揭示稳定的金融功能来探讨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金融机构的演进规律等。
③多年以来,宽口径金融学科所讲的内容中,事实上,还有一块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都包括不了的,那就是范畴部分,即关于货币、信用、利率、乃至金融本身这些范畴的剖析和论证。
可约略图示如下:
(2)窄口径的看法:上面说过,窄口径来源于国外。按照这样的口径,金融的微观分析层面是Finance,或Financial Economics,而金融的宏观分析层面则是Money Economics,是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Money不是Finance,Money Economics不是Financial Economics,这在洋人的文字中是再清楚不过了。在中国用中文说,则成为:“金融”的微观分析层面是“金融”学,或“金融”经济学;至于“金融”的宏观分析层面并不是“金融”经济学,而是“货币”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换言之,金融——日常称之为金融但实际不应称之为金融的金融——的宏观分析层面不属于金融——当然是窄口径金融之金融——的研究范围。
持窄口径的观点与持宽口径的观点不仅在宏观分析层面是否属于金融学科范围有歧见,而且对上面所列的微观分析层面的内容是否均有同等资格可以列入Finance学之内,似也有疑问。对于国外的情况了解的还不太具体。大体的概念,如用我们惯常的用语来表达,那就是金融市场的学问极受重视,从事研究的力量大,Finance(金融学)的桂冠好像专属这个部分;而金融机构的学问受重视的程度似乎有明显的差距,从事研究的队伍也小得多,专论他们的书籍好像还无权把Finance这顶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在国内,关于金融机构的著述甚多,但大都属于较为具体的经营管理层次;把金融中介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对象来作理论和规律性的研究则更为罕见。
这样,就对学科建设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对金融领域的宏观分析层面如何处理;其二,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学问如何看待。
(3)金融学科要不要包括宏观分析的层面以及货币银行学的命运:的确,上面所列举的有关宏观金融分析的主要内容,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直到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可以说都是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题目。所以,在金融学科中包括宏观分析层面,肯定会与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复、重叠问题。那是否就不应在宏观经济学的旁边有相对独立的金融宏观分析教程了呢?这可以先看看教学生活实际。
到现在为止,是否在宏观经济学之外,还同时有金融宏观分析的教学内容?有,但不是有一门独立的金融宏观分析课,而是包含在许多金融课程之中。其主要部分是包含在货币银行学(或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货币金融学……)之中,而且这个“主要部分”也正是货币银行学的核心、主干。此外,在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相关课程中也有宏观金融分析的内容。既然金融宏观分析的主要部分构成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简单推论,假如,为了避免重复,“不应在宏观经济学的旁边有相对独立的金融宏观分析教程”的论断成立,那么,取消货币银行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金融学科要不要包括宏观分析层面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转化成要不要取消货币银行学课程的论题。
我见到的最早的中文货币银行学教程是20世纪30年代的(注:一本是1930年黎明书局初版的《货币银行学》,著者是朱彬元。在这本书的《自序一》里,有1923年在清华大学开“货币银行学讲席”的记载。再一本是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货币银行原理》。这是美国一本教材《Principles of Money and Banking》第三版的译本;第一版是1927年出版的。)。50年代初有李达教授的一本《货币学概论》,以前苏联有关的教程为蓝本,实际是半部货币银行学;从前苏联引进的布列格里教授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以及我们以之为蓝本改编的教材,就框架来说,同西方国家的货币银行学没有原则的区别。至于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和我们自己编著的书名各异的货币银行学则是大家熟悉的。
过去只讲政治经济学的年代,经济学以讲生产关系为主,货币银行学是从金融角度讲经济运行机制,井水不犯河水,没有什么“重复”的问题。现在的政治经济学加西方经济学,讲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不断加大,于是重复问题提出来了。就内容的大轮廓来对照,的确重复之处极多。但稍作具体分析,还不能作简单重复、基本重复、全然重复之类的判断。比如,讲货币需求,两门课可能讲不出多大差别,但讲到货币供给,粗细、深浅的差别则显然可见;讲均衡,讲均衡模型,货币银行学甚至不如宏观经济学讲得细,而要讲以实现均衡为目标的国家实施干预的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就有较大的展开和深化的余地,等等。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只学宏观经济学还代替不了学习货币银行学。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把金融宏观分析概称为Money Economics并认为不属于Finance Economics的见解,是在美国流行的。可是,在美国却没有看到货币银行学明显“衰亡”的迹象。从上世纪中期L·钱得勒和S·哥尔特菲尔特的《货币银行学》(注:《The Economics ofMoney and Banking》,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据该书1977年第7版的译版。),到上面提到的最近翻译出版的S·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先后有多种这方面的教程,并且好的教材是一再再版。同时,在他们那里的经济系和商学院,相当普遍地开设这门课程,好像还有点长盛不衰的味道。这里恐怕有个“结”需要解一解。洋人的确是说:MoneyEconomics不属于Fi-nance Economics,但好像(注:本文在说明国外的情况时,一再使用“似乎”、“好像”这类字眼。这确是因为了解的不够全面、不具有十足的把握。在我们这里,经常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如说“外国”如何如何,其实依据的只是从“美国”得来的材料,说“美国”如何如何,其实依据的只是与某些美国人、与美国学界的某一部分在有限接触的过程中所了解的资料,等等。依据类似的介绍,实难作出严谨的判断。在生活中,就是在国外居住过几年,要不是特别留心、专门调查,也不见得就能准确全面地掌握所不熟悉的某些专业性的情况。)并没有听到Money Economics应被剥夺作为一门独立教程的说法;在洋人那里,是否有取消货币银行学的主张,也不知能否认定。从而,使人有点弄不太清楚,要取消货币银行学的说法到底是来自异国他乡,还是来自我们自己的引申?
应该说,货币银行学在这几十年中,无论中外,都是不断调整、增补,有明显的提高。其前进的历程,脉络清晰可见,显示了作为一门教程的生命力。既然以金融宏观分析为主的货币银行学,其内容难以由宏观经济学取而代之,这也就意味着金融的宏观分析层面虽与宏观经济学的有关部分重复,但作为教程,却并未融入后者之中。其所以有内容难以取代之处,究其学科发展方面的原因,是否是这样:
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的宏观分析,其中有关金融的部分,是从经济整体的角度考察金融的侧面,而考察金融侧面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把握经济整体。所以,当一位学者把宏观经济学作为主业之际,在通常的情况下,对金融问题的钻研是有其限度的;同时,作为一门教程的宏观经济学,对金融侧面的分析也只能限定在总体框架之内展开,而不能不受限制地扩展和深入。另一方面,对金融的宏观分析,在其作为金融学科总体一部分的情况下,是与对金融的微观分析有着直接的紧密联系。业有专攻——专攻金融领域的宏观分析;支撑有力——直接依靠金融微观分析的基础。这就自然而然地使金融宏观分析的学问,就其内容,特别是就其深度,有其在宏观经济学的旁边独立存在的理由。
这样的关系可图示如上:
(4)如何看待对金融市场学问的热和对金融中介机构学问的冷:在金融的微观分析层面,热的是Finance(金融学)。这门以经济行为为主体的金融决策为核心的学问,就其主要内容来看,在国内,多以“金融市场学”、“资本市场学”、“投资学”、“证券学”等名目成书。至于分别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如风险管理、资产评估、衍生工具定价等单独讨论的著述和译著,种类繁多,更难一一列举。确实显示了热门学问的气势。至于金融中介机构的学问则相当冷清。在国内,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书籍,就种类、册数来说,或许更多,但就理论研究层次来说,与Finance(金融学)不处于同等的台阶之上。
这种情况的形成,究其原因,并非偶然。20世纪的下半叶,资本市场的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后20年,月新日异,令人目不暇接。迅速变化的生活现实,给人提出丰富的、唤发人们研究激情的课题;而实际生活对理论指导的迫切需求,则推动了尽快取得有创建性的研究成果的进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使得Finance(金融学)的建设长足进展,并获得全球经济学界的高度评价。
诺贝尔奖获得者M·米勒在一篇讲演中提到(注:译文见《经济导刊》2000年第2期。),从5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金融学,即Finance,其发展里程,都是与诺贝尔奖挂在一起的。其中,1990年诺贝尔奖: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W·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1997年诺贝尔奖:一个被誉为创造了一个全球衍生工具市场的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期权定价公式。M·米勒认为有效市场假说也是具有同等意义的理论成就,遗憾的是尚未得到诺贝尔奖的荣誉。这些熠熠生辉的理论光环罩住了人们的视线是不足为奇的。
至于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其中的银行,相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已是极其“古老”的存在。在这一领域中,反复提出讨论的问题,时间长的已存在一个多世纪,好像还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推敲。同时,金融市场的研究,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极为直接,如可直接指导理财;而金融机构的研究,虽然最终也关系到每个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如风险问题,但人们往往直觉认为这关系全社会而非直接关系当事人。这也使人们对两者的关注程度有所差异,就与炒股的股民和存款的储户两者心态迥异的情况类似。
与之同时,金融中介机构还不时受到是否还有存在价值的理论质疑,——假如金融中介机构失去存在的前景,那么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理论也就有点唱挽歌的味道了。曾有这样一类推理:当市场对于有效配置资源是足够完善的情况下,当经济行为主体会自己构造投资组合时……,金融中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幸好是前提条件在可见的将来几乎难以形成,所以,这样的推论影响不大。近些年,有关商业银行的一些论断,如“必须抛弃银行”,如“传统银行的衰落”等(注:我的《从银行不被看好谈起》一文就是辨析这个问题的。),却有颇大的影响。关于金融市场已逐步取代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领导地位的实证研究也是强有力的配合。这是质疑金融中介存在的极强“攻势”。但也许是攻势过强,却成了对于金融中介机构研究的推动力。
我曾提出这样的问题,环绕金融中介的理论研究,就世界角度看,近几十年这方面具有突破性的理论建树是什么?应该说,由于对于国外有关金融中介的理论研究情况把握不清,问题提得十分唐突(注:见我的《从银行不被看好谈起》一文。在同一段中,我特别肯定了在上世纪30年代对货币创造理论的透彻论证。可是国外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者对它的评价并不特别高。的确,从微观角度看,它只解决了扩大授信数量界限的模型,而对中介机构来说,同等重要的问题还有许多。可是,从宏观角度看,它可以说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关于信用创造争论的最后一个句号,反映了从金属货币过渡到完全信用货币的理论探讨的结束。现在看来,也是联结金融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关键环节。)。近几个月来,同行提供的信息,帮助我对这一领域作了一些了解。虽然仍旧知之甚浅,但大体的印象是: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内容同样丰富,而且极有深度。用以思考我们国家的金融机构问题,至少在理论上会提高一个层次。只是金融中介机构的理论不像金融市场理论,缺乏熠熠生辉的诺贝尔光环,从而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不能不说有点遗憾。
(5)金融学科体系设计的几个问题:如果可以接受对如上两个问题的分析,那么,宽口径金融学科体系(并不排斥窄口径金融学)所涵盖的内容大体成立。现在则需进一步具体讨论课程问题。
①要不要建设一门以宽口径金融为对象的《金融学》?应该说,现在我们没有这样一门包罗万象的《金融学》。比较接近的是以金融宏观分析为主的货币银行学。前面曾指出,金融的宏观分析构成其核心内容、主干内容。但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多方面的内容:
——与金融有关的经济范畴,
——金融领域的常识,
——金融的微观理论,
——也还有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学问,等等。
是否可以考虑将这门学问沿两个方向推进:
一是强化其核心部分,即金融的宏观理论为主,微观理论为辅,注重宏观、微观理论的结合。以之作为金融学科体系中的主干,作为深入钻研金融奥秘的主要阶梯。
二是把货币银行学发展为金融学科的“杂货铺”,即要面面俱到,供一般学习金融问题之用,起读一本书知金融天下大事之效。当然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如特别要讲清金融的灵魂所在。这样的教程沿用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之名也可,称金融学、泛金融学、广义金融学也都是可行的选择。
这两个方向的努力应并行不悖。如果是这样,建立“包罗万象”金融学的要求似并不急迫。
②要不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宏观金融学”?目前,尚无金融宏观分析的课程设置。有关这方面的著述倒是甚多,但多属学术性论文和专著。不过这些学术成果虽是有用的参考,用作教材却不理想。我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曾致力于这一领域的教学,不过也没有涉及这一领域的全部(注:教学成果形成《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年版;《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也有的同行,从不同切入点从事类似的工作。
是否有必要建立规范的课程并尽快编写出教材?这倒不一定作肯定的回答。其一,在货币银行学之类的教程中已包括相当部分,虽然深度似嫌不够;其二,相关的专题讲座甚多,虽不规范,但作为砌块,积累颇丰,也使金融的宏观分析并无全付阙茹之憾。当然,如有志于创建规范的教程,也应获得支持。
③建立一门金融中介机构理论的教程十分必要:如果说有关金融市场的学问已形成相当成熟的教程并“抢占”了“金融学”的“域名”,那么,有关金融中介机构的学问好像尚未取得独立存在的空间。自然,在货币银行学里有一点,在各种金融机构的教程中也有一些。只是嫌支离破碎,难以提升到较高的理论层次。比如,国外的研究已深入到揭示类如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质的共同规律,而我们的精力却只关注如何考察它们质的差异来寻求分业管理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在中国,应该说,真正深入探讨金融中介的理论,有极其现实的意义。所以,创建这门教程极为迫切。可喜的是,现在已有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活动(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两本译著《微观银行学》和上面已经提到的《金融经济学》,有助于这方面的研究。)。积极推进,应是金融学科建设的突出任务。
④保险学问题:在宽口径的概念中,保险属于金融范畴但是高度独立。相应地,保险学按理应属于金融学科体系,但这门学科的建设也同样是高度独立推进的。在设计金融学科体系时,对保险学通常是“存而不论”,——说白了,就是从金融学科体系建设的角度应该如何推动保险学的建设提不出多少明确的思路。
保险和保险学的高度独立,有其客观的理由。但从金融学科建设的角度,关注保险与整个金融事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则非常必要。从金融的宏观层面来看,通过保险业务积聚的资金,在西方国家早就占有极大的份额。现在在中国,也急速形成举足轻重之势。从微观层面来看,保险运作进入银行业,而投资、居民储蓄运作也与保险结合在一起,并且结合、互动的势头不减。所以,近期的目标是否应该是:把这样的发展,分别在各个金融学科中,当然也包括在保险学中,尽可能充分地加以剖析,以便于引导人们的视野更多地扩展到金融领域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面。
⑤关于“金融工程”:金融工程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论证,——它已是红得不能再红了。好像有一种说法,金融学只有发展到“工程”阶段,才成为“科学”。这样的判断恐怕有些过头,社会科学(经济科学也在其中)的各门学科,没有挂上“工程”的不在少数,如果都够不上“科学”,社会科学算不算“科学”也就大成疑问了。
金融工程的确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不过对于它在金融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却应有恰如其分的了解。这是属于技术层面的一门学科,直接的理论基础是窄口径的金融学;把它视为微观金融学,甚或视为金融学的核心部分,恐怕是出于对之不甚了解的原故(注:宋逢明教授在多次论述现代金融学架构时,对金融工程这门学科曾有较精确的说明。)。这门学问形成的时间不久。在西方国家,也不是所有有关院校都能开出这门课。没有疑问,我们应该重视,应该尽快掌握。也许还要补充一句,技术层面的学问,决不是“不重要”的学问。没有这个层面,就不成其为完整的金融学科体系。而且,从技术层面还往往提出最高层次的理论大问题。比如从支付清算体系在网络基础上的迅速发展,有人已在思考货币存在的前景。
⑥经营管理层次的课程:我们现有的经营管理层次的课程极多,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经营管理,以及信托、租赁,等等。在讲经营管理时,大多也讲一些有关的微观金融理论甚至宏观金融理论。这类课程要求的是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的情况,特别是金融创新的进展。能在介绍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讲出些道理,是提高质量的要点。
(6)简单的概括:把以上所述加以归纳,金融学科——宽口径的金融学科——体系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宽口径的金融学。
第二个层次:宏观金融分析;微观金融分析。
宽口径的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分析均无现成的规范教程。货币银行学的内容兼跨两个方面,不过或不能覆盖全面,或深度不够。微观金融分析,大体分之,有市场与机构两个方面。也有把这两方面综合在一起研究的。商业银行学、信托学、保险学等实际上属于金融机构微观分析的个论。现在感到特别缺的是从理论上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综合研究。
第三个层次:是技术层面和经营管理层面。现有的课程虽然极多,但仍有缺门;同时,提高质量的任务也不轻。
以上关于学科体系的讨论,给出的是一个大体的轮廓和一些考虑、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思路。无疑,显得相当笼统,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化。但即使再作努力,也很难画出一幅类如树状结构的学科体系的平面图。
(7)一点体会——学科边界模糊和内容交叉不可避免:金融是一个复杂大系统;金融学科,作为金融的理论反映,无疑也必然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在一个这样的系统中,要想按照一个或一组标准清楚无误、毫不含混地分清层次以及逐层的子系统,事实是做不到的。
从我开始从事金融教学以来,每次讨论学科建设,大家集中精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划清彼此所讲授的学科之间的界限并解决“重复”问题。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没有一次曾经求得过满意的解。也正是在这样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也不断形成并不断加深了这样的认识:金融学科体系之内的各门学问、各门教程,分别来看,边界都是模糊的——勾画一个约略的轮廓尚可,想要求得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则是难以达到的目标。就彼此的关系来看,内容交叉,难解难分之处颇多,硬要分清你我,往往也只是从权的暂时处理而非遵循科学的原则,从而在实践中也难以真正贯彻。简言之,勿宁说学科边界模糊、内容交叉,应属正常现象。当然,这并非一般的否定界定学科对象和建立协调的学科体系的必要,而是说,应该在努力认识并充分尊重复杂客观的基础上,辩证地而不是机械地来实现这样的目标。
四、如何把专业办出“特色”
与金融涵盖范围和金融学科体系设计受到冲击一样,高等学府里的金融学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应该努力朝哪个方向发展,也成了有关院长、系主任思考的重点课题:怎么办有前途;怎么办,才能在兄弟专业之中有特色、居前列。
在学生方面,不少人认为学“银行专业”没前途,要求学“资本市场专业”。也不时听到这样的主张:建议把专业的主攻方向定为金融工程,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上到现代金融学的层次。对这类问题应该如何判断,从前面的分析中已可得到部分答案:特色、前列,绝不限于“资本市场”、也绝不限于“金融工程”;金融领域自有广阔天地。
但就教学组织领导方面来说,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的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学科建设与学生教学内容安排之间的关系。任一院校的教师队伍不可能在金融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均可保持强项地位。所以,各院校在学科建设上,无疑不应分散力量,全面推进;而应施展自己之所长,或宏观分析,或微观分析,或市场,或机构,或工程,或管理,或国内改革,或国际秩序……重点突破,力争在学科建设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居于前列。也只有在各院校的金融专业从不同角度为金融学科的建设作出各具特色的贡献的基础上,才会有金融学科建设总体的繁花似锦春满园。
然而,对学生的教学安排却不宜过分偏颇;不应是教师专长什么就给学生教什么。
——本科“金融学”专业,应该使学生了解我国习惯采用的宽口径金融的概貌,把握宽口径金融学的大体内容。这至少在绝大多数院校中,应是对开设这个专业的普遍要求。
在当今时代,大学本科仍属于打基础的教学阶段。专业口径不宜过窄。把“金融”设为专业,恐怕已经是不能再窄的专业口径下限。本科阶段,在过窄的口径上定型,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当然,在满足“普遍要求”下限的基础上,则应鼓励各院校特长的发挥。
——研究生的“金融学”专业,其硕士生阶段的课程计划各院校必然会有所不同,但也应考虑使学生了解我国习惯采用的宽口径金融的概貌和把握宽口径金融学的大体内容。在吸收大量非金融专业本科生的情况下,这是相当必要的。至于论文选题方向,那应根据指导教师的特长,不存在划一的要求。
这就存在教师队伍对教学内容难以面面掌握而学生所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却要求照顾全面的矛盾。这是留给院长、系主任解决,而且必须予以妥善解决的课题。
以上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特殊情况,自应另作具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