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参与中药材种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药材论文,正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后期,中药材市场逐步放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工业的发展,外贸出口的扩大,使得中药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交易日益活跃。许多中药材品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在一些中药材生产发展基础好的地区,药农凭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地域优势,通过种植中药材,很快地脱贫致富,成了万元户、
十万元户,涌现出一些药材专业户、专业村。“想发财、种药材”正是这些农民成功的经验总结,也是致富后发自内心的赞叹。
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有一定的技术性,而中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在依赖市场调节生产的情况下,只有把握药材市场“脉搏”,根据市场行情及各地的自然条件,选择既适应市场需求又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加工,达到优质高产并适时出售,才能走向发财之路。“要发财种药材”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现阶段,中药材除了麝香、杜仲、厚朴、甘草4个品种由国家统管外,其余全部放开经营,销售和价格由市场决定。药材市场的需求盈缺决定着中药材价格的高低,也左右着种植和经营效益的好坏。
中药材品种多,区域性季节性特点突出,市场变化复杂,要通过种植中药材致富就要首先了解市场,把握市场,摸清药材市场的变化规律。中药材市场变化莫测,价格涨落频繁,难以把握。但抛开个别品种,就整体来看也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90年代以来,全国中药材市场从数量到规模都有了较大发展,有的已成了地方支柱产业。一些传统中药材市场如江西樟树、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成都荷花池等影响范围较广。有的每年都定期举行药材交易大会。如果有意成为中药材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到这些市场看看、听听、问问,定会视野开阔,收益匪浅。同时结合自己从事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就可逐步地增加对市场规律的认识。经常收听广播、看电视、订阅几份中医药方面的报刊杂志,可以比较准确及时了解一个地区及全国的中药材供求情况和有关信息。积极参加各种中药材生产学习班,到附近中药材生产发展好的地区取经。向当地药材公司、农技部门、种植专业户求教,听听内行人的分析,多用心揣摩,逐步使自己成为内行人。
根据中药材市场“二三年一变”的特点,紧跟市场变化安排种植品种,在市场复苏初期种植生产周期短的品种,如一年生或半年生品种,到收获时正赶上中药材交易活跃期。在市场疲软期,种植些周期性长的品种,如二年生或三年生品种,到收获时正赶上下一个市场活跃期。在确定了种植品种后就应当机立断地把握时机,错过时机不如不种。
还应认识到中药材市场变化纷繁复杂,即使把握了市场规律也不等于种药材肯定会发财。还要顾及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不要单一化,一年生和多年生、根茎类和籽仁全草类搭配种植,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以丰补歉。
标签:中药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