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相比以往有较大提升,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质量监督机构与管理制度、完善质监抽查方式及强化监管意识、监督档案管理及积累监督资源、加强质管培训及规范质量监管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县级水利工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用水安全的问题,全国各省份都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水利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但同时,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对质量问题进行监管,成为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工程质量的确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方面,但其中仍有不少问题出现,找出监管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与方法,对水利工程质量整体水平意义深远。
一、在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目前,我省大部分县(市、区)都设置了质量监督机构,且个别县(市、区)已参公,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县都有真正意义上的县级质量监督机构,有一些挂名的质量监督机构,机构真实的监督性质不明确,在监督方面存在模糊性。有一些机构挂名在另一个机构名下才在形式上获得了编办标准。还有一些机构,在组织内部设置了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但是该
机构无独立性、定位性,而且形式上松散,人员编制未落实,且兼职人员结构不合理。在经费供给方面,除全额拨款外,还有差额拨款、自收自支。除此之外,相关部门领导对质量监督工作没有提高认识程度,同样重视程度也不高,以上几个方面都是目前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因素,究其根本,是没有深入监督管理工作,同时监督力度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无法进行政府质量监督,导致县级质量监督机构缺乏权威性、独立性以及强制性,进而影响质量监督工作的时效性。
(二)未健全合理的法规制度
现如今,在我国建设的工程项目大多数都是中小型项目。大型项目一般很少有,其次是中型项目,小型项目建设的最多。基于此,国家也制定了一些列有关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以及文件,但这些制度与文件都是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管来制定的,针对于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的小型水利工程并没有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文件条例,小型水利工程只能依照大中型项目参照执行[1]。但是实际管理中,没有办法完全按照中大型水利项目的监管模式来进行,有的管理监督方面并不适用于小型水利项目。在按照中大型水利项目监管中,小型水利项目应该参照多少,哪些方面可以不用参照,哪些方面必须参照,如何把握参照尺度,如何进行处罚,处罚力度应是多少等诸多问题,目前没有适合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法规制度,且存在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参考中存在盲目性与随意下行,缺乏针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理论依据,以至于对小型水利项目质量监管工作不及时。
(三)未储备足够的技术力量
因为受到政府相关编制或其他因素对水利项目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缺乏技术力量,目前针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的模式或方法并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相关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专业无法匹配其监督方面。因为水利工程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包含土木建筑、金属构造、机电化设备、自动化控制等方面,质量监督人员并没有从事这方面的经验,对这方面也并不专业,导致无法对目前的质检工作顺利开展,以至于质量监督工作缺乏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撑,在具体质检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监管方面的漏洞;第二方面,没有对质量监督配备相应的监督设备,因为在质检中缺少必要的交通,检测设备,导致监督股管理部门监督手段与目前的发展不匹配。以至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一直通过“观察”来进行评判质量,无法通过科学的、客观的评判方式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评判,对质量监督的权威性有所欠缺。
(四)未提升对主体地位的重视
因为对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监督没有足够的重视,以致于问题不断出现,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小型项目尤其是镇级水利建设项目最为突出,究其根本,第一点是相关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认识程度没有提高,认为监督检查只是表面功夫,应付了事,没有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方面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的人觉得质量监督机构与被监督单位之间有劳务关系,还有些人对政府行为的质量监督与企业行为的质量检测分不清楚,认为是一回事。甚至还有的人对工程质量监督和建设监理的概念混为一谈;第二点是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职责认识不清晰,认为工程质量只需要有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负责就行,与项目负责人无关。究其根本是对质量监督机构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其负责的行政监督就能代替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等相关水利建设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当前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现就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或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提出如下几点解决方案。
(一)建立完善质量监督机构与管理制度
在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要增加相关质检人员,确定质量监督机构的自身定位,
要成为有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且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在质量监督机构行使质量监督权力时,要按照现已规定的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监督管理,在当前,我国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建立完全,虽然相关部门正在逐步实施,但是在条例的内容上还没有编撰完全,需要进一步针对实际进行完善,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并且有可操作性、及时性,能将“项目法人制,监理把控制、施工单位服务制”的管理体系尽快落实。
(二)完善质监抽查方式及强化监管意识
目前,我国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大多数使用的是监督抽查方式,监督检查力度不高,有一定的缺陷性,定点定期的监督模式让项目负责人有准备意识,无法检查出来问题的所在,应变为随机突击抽查,如“飞检"模式。“飞检"模式可以让被检查部门没有提前准备,能更好的检测出真实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参建各方质量意识,也有利于对参建各方质量行为进一步规范,除此之外,还应改变监督的重点,加大对质量行为与实体质量的监督,将对质量行为的监督作为重点,以便于及时消除影响实体质量的行为;监督方式可以按照“先观察、后询问、再审查”的方式进行深入,再有,还可以凭借权威性的数据来说话[2],例如运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对实体质量进行检测,除此之外政府监督机构还应该加大依法检查力度,促进质量责任终身制的落实,让参建单位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三)加强质管培训及规范质量监管
目前县级水利工程监管中从业人员繁杂,管理水平不平衡,给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升了难度,因此,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应着重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按照安排的相关检查时间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从事相关水利工程的部门人员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培训,对强制性条文宣贯进行重点培训,以便于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开展质监工作,让每一个从业人员关注工程质量,并且养成个人对其相应的施工质量负责的习惯[3]。除此之外,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开展质监工作时,要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紧抓质量监督的关键环节,要突出监督重点,注重监督的效果。
(四)监督档案管理及积累监督资源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工程档案,工程档案在一定程度的上反应了工程的质量,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工程建设标准的参考依据,工程档案是随着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有专业性、技术性和服务性。在监督档案管理中要按照四个环节来进行,分别是:申请与批复相关质量的监督、申报与确认项目的具体划分、检查与整改相关质量的监督、核备与核定工程的最终质量,以便于对水利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形成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不但便于今后质监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新工作的推进[4]。在工程档案的逐步累积过程中,
将实用价值高的技术资料重点累积,其他资料次之,按照相关部门的标准,将工程档案分门别类、整编归档,以便于质监部门随时查阅。
结束语:
质量监管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宏观把控,在把控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本文基于当前县级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现状和实际的质量监管情况,着重从建设组织架构。制定法规制度、储备技术力量以及重视监管地位等四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江辉.江苏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长江,2017(S1):211-213.
[2] 张海鹏,戴洪尉,王刚.略论社会监督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J].中国水利,2017(2):1-1.
[3] 罗正宏.浅谈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水能经济,2017:204-204.
[4] 陆小凤.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425(06):141-141.
论文作者:苏家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质量监督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县级论文; 机构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