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 医学院 云南昆明 650214
摘要:团体测验样本数据中蕴涵着某种发挥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作用的先行因素信息,它在班级团体教学中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各个团体测验结果的基本统计量进行LSD多重比较时发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按照常用的一些逻辑法则来分析推论,建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需要解决与先行因素相关组成要素发展的问题,构想新的教学形式及成果验证,还需要围绕教学任务建立关于教学活动的诊断、监控和评价的反馈系统,达到不断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临床营养学;团体测验与教学形式;LSD检验理论应用
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是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以某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的【1】。
一定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都必然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团体测验的统计分析表明,在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中得体的先行因素将有利于实现教学任务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同一个年级相同科目教学的四个班级组成团体(g1,g2,g3,g4)项目参照测验【2】,实际测验人数与应测验人数完全相符,问卷回收率100%。
1.2方法(1)一般情况。自行设计课题问卷调查量表,编制目标参照测验用的测量工具,包括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姓名,按照百分制拟定考试大纲、列出考点效标量表等;(2)实施团体项目参照测验。均按照标准化测验程序施测,收集资料信息。(3)整理完成被试得分,统计试卷各项目测验得分和项目合成分数等等。(4)在建立专题测验信息数据库基础上求得原始分数和导出分数【3】(Z分数),即:Z1,Z2,Z3,Z4。
1.3确定统计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资料,运用计量资料分析方法求出平均数特征的分布及其95%可信限,运用LSD多重比较模式描述排列组合团体测验数据相互之间离均差的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 统计量的基础描述
运用目标参照测验理论为指导,将收集的四个团体测验的原始分数转换后,并求出每一个被试团体95%置信区间,Z分数的极小值和极大值。陈列于下表(见表1).
从表1中看到,运用同一个目标参照测验工具测量某种教学先行因素在四个班级教学团体中分布特征,所获得的数据经统计软件处理生成Z1、Z2、Z3、Z4和总数共五行常用统计量参数。首先,若是假设样本容量236为总体(0,1),那么Z1、Z2、Z3、Z4为四个平行随机抽样样本。从平均值统计指标和正负符号来估计,Z1是正数,表明在总体平均数之上;Z2、Z3、Z4都是负数,表明位于总体平均数之下;不仅反映出团体观察值分布位置和集中趋势的方向,也反映出该项目测验从局部到总体的特征;其次,从标准差和标准误看,
表1、 目标参照测验Z分数的95%置信区间
离散趋势指标的差异十分明显;第三,95%的可信区间比较,各个测验团体下限的差异和上限的差异也较明显;最后,从Z分数的极小值和极大值看,各个样本均在总体范围的-2.4094到+2.7813之间;Z1,Z2,Z3,Z4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需要对这种差异的进行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检验,然后作出合理的判断。
2.2方差齐性检验
在进一步分析各个团体测验平均水平之前,要检验团体 Z1,Z2,Z3,Z4的样本的方差齐性。
表2 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Levene Statistic 统计量组间自由度(df1)区组自由度(df2)Sig.显著性
2.3723.000232.0000.071
由表2可见,P=0.071>0.05,接受零假设,团体测验值之间的方差均为齐性,因此,可以运用方差齐性假设下的多重分析方法进行团体测验结果数据的两两比较。
2.3 研究对象测验结果的LSD多重比较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四个团体测验结果Z分数平均值的两两比较,离均差绝对值能够反映出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若是定义了一个测验团体去与其他另外的一个测验团体相比较,按照 排列,可以获得四组12种排列方式,实现LSD(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即最小显著性差异法的多重比较,逐个显示出团体测验Z分数两两差异的显著性意义。
表3中,最典型的一种排列是,LSD第一行第一列的轮排结构。如果先定义Z_1团体分别逐个对照Z_2,Z_3,Z_4;那么,就能够观察这一大组内4种排列情形的特征,均值差皆为正的“+”数,表明该排开组合结构中的两两差异,其显著性均是P<0.05,得出这3种均值差异的排列对比都具有显著性意义。
接下来LSD第二种排列组合的情形,是先定义Z_2之后,去同另外其他团体测验数据Z_1,Z_3,Z_4相比较的显著性结果,以此类推。当比较LSD四组12种排列组合的均值差的情形时,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性,除了Z_1的LSD组合,其他任何一种LSD排列组合中只要有Z_1,其所有统计量指标对比的结果都是呈现负“-”值,而且都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Z_2,与Z_4的组合也有P<0.05的显著性差异。这提示在受到完全相同的先行组织者因素的影响之下,Z_1团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必定存在某种不同于其他Z_2,Z_3,Z_4的影响因素;Z_2,与 Z_4之间的受到先行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有不同。
表3、LSD多重比较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3、讨论
运用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等常规的逻辑推论法则,来诠释四个团体的项目参照测验数据Z1、Z2、Z3、Z4的导出分析结果,来度量和推论先行因素的影响并判断课程教学中有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的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有关教学效能感、教学反思、教学监控和教学机智的教师角色能力素质【4】,能够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案,提高认知基准【5】线水平和对项目参照的反应性,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先行组织者影响力在LSD排列组合情形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值得作深刻的反思。为何Z1团体测验的参数得到的教学效能感较其他三个团体测验的高得多?
假设在同一个总体中,具有相同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产生了某种共变效应,四个团体的平均数差异会很小,有一点差异,那也是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同一个总体中某个团体如果存在某种其他团体不具有的影响因素起作用,那么,可以直观地在各个团体测验样本的平均数水平上表现出来。按照求同求异法逻辑原理可以推论,在某个团体中,必定是某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因素影响的存在,使得该团体对目标参照项目反应水平相对于其他团体提高或降低了,而非抽样误差。先行组织者在同期教学进程中,所提供的一系列符合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要素,必然会以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结构方式体现出来,产生一定的教学效能。四个团体测验结果的统计学LSD轮排组合,提示出某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蕴涵的规律性,其测验数据的集中趋势参数的均值差和位置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总之,各个团体发展是不平衡的,接受先行组织者信息的能力水平取决于很多因素变量的影响,也正是这种客观性,为改善先行组织者的教学艺术实践提供了无限地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学考试大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李朝品,陈强普.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戴海崎,张锋等编著,心理与教育测量(修订本),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1
[4]育部人事司,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5]Robert M.Kaplan,Dennis P.Saccuzzo.Psychological Testing,7th edition.
作者简介:姚聪,男,昆明医科大学(原昆明医学院)毕业,本科,现就职于昆明学院任教。
论文作者:姚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测验论文; 团体论文; 差异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分数论文; 组织形式论文; 因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