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生产和流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与演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互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两个组成部分。生产和流通间的相互关系,是人类社会出现产品交换时就客观存在着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就日显突出。现在,无论是宏观经济领域或微观经济领域,不管是理论研究者或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都已无法回避它。
当前我国在一些条件大致等同的地区和在同一地区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中,为什么有些地区、企业搞得好些,经济效益高些,有些地区、企业则搞得差些,经济效益低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对生产和流通间相互关系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同,用以指导实践的观点各异。不同的理论观点,必然导致不同的实践结果。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倘再以计划经济体制年代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就必定要失败。现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抛弃过时的思想,树立起符合(反映)当代经济运行规律的关于生产和流通间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论观点。
二、马克思的论述
马克思十分重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要素(环节)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并作了大量精辟的论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他在著名的、为众人所熟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专门分析了“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马克思就此写道:“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①]“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②]马克思这些话曾被后人认为是他关于生产和流通间相互关系理论的核心,通常也多以此作为研究、探讨、论证生产和流通间相互关系的唯一理论依据,并加以绝对化、教条化、神秘化。
必须指出,上述马克思的观点的正确性、科学性,是无须置疑的,但这只是他在这个问题上所持观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显而易见,这部分意见无疑是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作静态分析的结果,也就是把社会再生产无限循环中的一个单独过程“切”出来,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
社会再生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永无止境的、永远处于动态的无限循环过程。他在提出上述观点的同时,明确指出:“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扩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随着分配的变动,例如,随着资本的集中,随着城乡人口的不同的分配等等,生产也就发生变动。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③]马克思的这些意见,就是他关于生产和流通相互间关系所持观点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这显然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作动态考察得出的结论。
马克思有关生产和流通相互间关系的理论,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继《序言》之后,他在称之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续篇的巨著《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对这种相互关系的实质,又作了深刻的揭示,进一步明确指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直接的生产过程,也包括真正的流通过程,即包括全部循环”这个循环是一个“不断地重新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我们考察的是G…G形式的循环,还是P…P形式的循环,直接生产过程P本身始终只是这个循环的一个环节。在前一种形式中,它表现为流通过程的媒介;在后一种形式中,流通表现为它的煤介”。[④]这已十分清楚地表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表现为)另一个要素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此就不会有彼,反之亦然;每一个要素都可能居于同样的地位(位置),起着同等的作用。
重温马克思有关生产和流通相互间关系的论述,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观点,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诸要素相互间关系的考察,应坚持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方法。因此,就绝不可以人为地把马克思的观点分割开来,只强调、背熟其中的一部分,而忽视、“忘记”了另一部分;或者在研究方法上,只作静态分析,不作动态考察。这样做势必会导致简单化、绝对化、教条化和片面化,从而把人的认识和实践引入误区,把理论研究推进死胡同。
2.马克思没有把(也无意把)社会再生产诸要素作固定的、永恒的、绝对的“座次”排列,也没有把生产和流通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视作为不可改变或转化的“无机体”。如果我们把社会再生产诸要素硬作固定式的“座次”排列,或者把生产和流通的地位、作用永恒化,就必然会导致思想僵化和脱离实际。其实这样做的本身就是脱离实际和思想僵化的表现,也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
不言而喻,马克思不可能对一百多年后生产和流通相互间关系的各个方面都讲得很详尽,也不可能为所有未来的问题作出答案。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是要坚持,二是要发展。
三、我国改革前的传统理论与实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关于生产和流通间相互关系的传统理论与实践,可以简单概括为:理论——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可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居于主动、主导地位,流通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实践——言经济只言或多言生产,不言或少言流通,搞建设重第一、二次产业,轻第三次产业。
众所周知,我国曾是一个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自然经济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到改革前全国80%以上的人口基本上还过着半自然经济的生活。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点是,生产者经济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消费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他人(市场)的需求,亦即不是为交换而生产。这种经济形态有着强烈的排斥交换(流通、市场)的本能要求。具有广泛影响和深厚社会基础的传统轻商观念,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作用于)我国的经济理论与实践。改革前的生产和流通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就适应了这个传统观念,满足了它排斥流通的要求。
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我国解放初期是比较重视流通的,较充分地发挥了流通对平抑物价、恢复与发展生产、安定人民生活及至后来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导能动作用。可是,由于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受到前苏联经济理论的影响,流通逐渐被置于次要地位了。
如同自然经济一样,计划经济体制也十分仇视和害怕商品经济,有着更为强烈的排斥市场、压抑流通的内在要求。斯大林就说过,“商品流通是和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途不相容的”,“应该一往直前、毫不犹豫地……一步一步地缩小商品流通的活动范围”。[⑤]排斥市场、压抑流通这个同一点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就成为了自然经济观和计划经济观的结合部。二者的结合,必定是要强化重生产轻流通的理论与实践。这种种说法,便被封为唯一正确的“正统理论”,流通理论也一度成为了“禁区”。
在这种“正统理论”指导下,我国商品活动范围缩小了,市场萎缩了,流通堵塞了。不仅关闭了所有要素市场,生产资料也不再是商品,退出了市场。而被保留作为商品的生活资料,也几乎全部纳入了各级分配、调拨计划。因而绝大多数社会产品的销售,以及经济资源的配置,生产要素的组合,都无须企业去操心,也同市场无关。这样,言经济只言生产不言流通,只需追求产量、产值,可不顾成本、质量与销售,便顺理成章。
然而,流通事实上仍在发挥着固有的作用,左右着经济的运行。因而也就有了“流通可反作用于生产”之说。表面看,这似乎是承认了流通的能动作用。其实不然。须知,“反作用。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一些人比较直言,他们的公式是“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反作用于生产”),这“一定的条件”就意味着流通永远只能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由此可见,“反作用”之说,丝毫也没有改变对社会再生产诸要素作固定式“座次”排列,以及把生产和流通的地位、作用,作绝对化规定的观点。
当然,我们不必也不应否认,“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过的事实。那就是商品经济发展尚未达到高级阶段时的情景。在世界经济早已进入了市场经济年代的今天,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四、生产和流通矛盾双方地位的相互转化——流通在当代经济已居
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产和流通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正确阐明了一个观点,即在矛盾统一体中,矛盾的各对立方通常都不会处于平衡发展的状态,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条件下,必有一方居于支配或主导的地位,此一方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或称主要的矛盾方面。这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将会互易其位。由此可见,生产和流通在矛盾统一体中所居地位,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双方的地位将相互转化,互易其位。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流通所居地位的转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1.原始社会末期前。
这个阶段,人类还没有剩余劳动产品,没有交换,没有市场。因而也就不存在生产和流通关系的问题。
2.原始社会末期。
此时,人类开始有了剩余劳动产品为直接的产品交换(ω—ω)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出现了不稳定的原始市场,从而也就产生了生产和流通相互间的关系问题。那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不可能有较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也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有剩余劳动产品。所以,只能是有什么剩余产品,就拿什么产品去交换;有多少剩余产品,就拿多少产品去交换;什么时候有剩余产品,就什么时候去交换。在这个发展阶段,交换多是偶然的,流通(交换)完全取决于生产,生产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3.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劳动产品的数量与品种都有了增加,交换逐渐增多,市场日渐扩大,因而在人类社会首次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为适应扩大着的交换的需要,第一代货币也产生了。货币的产生,使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W—W),改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G—W)。此时,商品交换已发展成为与简单的货币流通相伴随的简单的商品流通。这种种迹象表明,封闭式的自然经济仍在发展,但已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开始发挥微弱的作用,生产和流通矛盾双方的位置也开始进入缓慢的相互转化过程。然而,封闭式的自然经济以及生产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情形,并没有改变。
4.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至封建社会末期。
在这个历史时期,商品流通逐步由简单形态向发达形态(G—W—G)过渡。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专门从事组织商品流通的独立产业——商业,出现了商人。这表明,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较稳定的仍在继续扩大与完善的区域市场。市场(流通)功能的发挥,一方面本能地把更多的产品卷进到交换中来,使之成为商品,社会生产也越来越具有以生产交换价值为目的的性质并依赖于市场;另一方面又强化了生产者满足他人(市场)需求,作为自己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的观念。这些变化都标志着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在日渐强化,不再是完全无所作为的了。生产和流通矛盾双方转化的过程,也开始进入加速阶段。
然而,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商品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并未占据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自然经济。这个历史阶段仍属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流通受到封建区域的严格限制,市场仍是分割的,国内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市场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实物商品市场发展较快,但要素市场则仅仅处于初始、萌芽状态;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还没有突破完全自然资源型,生产要素、经济资源的流动(流通)十分有限,未能越出狭小的区域范围;科学技术、交通、通讯还很落后,区(域)际、国际交往甚少。正如恩格斯所说,此时“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只是在形成中。因此,交换是有限的,市场是狭小的”。[⑥]这些事实说明,那时流通的作用虽然增强了,地位提高了,但生产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和流通还不具有互易其位的充足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可反作用于生产。
5.封建制度的崩溃,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封建制度的崩溃,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彻底瓦解了自然经济,为生产和流通矛盾双方完成互易其位,提供了足够的条件。
——封建统治制度被废除,为商品自由流通和市场的扩大扫清了道路,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产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流通的扩大。由于进入市场的商品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使市场在外延方面不断扩大;而使用价值的普遍、迅速商品化,又使市场在内涵方面日益丰富。由此便逐渐建立起了以实物商品市场为主体的,包括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的流通所形成的、具有不同职能又相互存在着内在联系的特种(要素)市场所构成的市场统一体——市场体系。
——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继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之后,国际市场也被开拓了。流通已国际化。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突破了自然资源型,经济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越出了狭小的区域范围,扩展到全国、全球。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⑦]
——在流通扩大和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同时,各国都相应建立起了有关的法律体系,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调控、监督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也建立起了相应的国际商法以及形成了一套大家都必须遵守的国际惯例。这一切既规范了市场,也促进着流通。
——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也发生了变化。
总之,这时商品经济已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发展到了它的高级阶段。流通的内容更丰富了,作用更大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已经起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当着企业的“指挥官”和社会再生产运行的“指示器”的角色。现时代已经不是想生产什么、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什么时候生产就能什么时候销售的时候了。而是反过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生产等,均取决于市场、流通。简言之,生产必须也只能以市场(流通)为导向,而不能简单地以现有资源、技术、设备为取向,更不能凭主观愿望行事。
生产和流通矛盾双方关系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至此已完成了它们互易其位的转化过程。生产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化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流通由矛盾的非主要方面,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流通已是现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但生产永远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流通的基础,对此也不可有任何置疑。
五、确立流通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观点和以销售为中心的经营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流通(市场)理论与实践都有了很大发展。可是,由于还没有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和流通相互间关系的新的理论观点,因此,旧的传统观念还在相当程度上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支配着他们的实践。其突出的表现,一是片面追求产值。以产值论英雄、以铺摊子上项目定政绩,把产值的增长和上新项目的多少,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经济“上新台阶”的主要标致的作法,还盛行于一些地方和部门。二是言生产多,言销售少。只要产品生产出来了,产值上去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达到了目的。一此地区和企业没有把销售工作贯穿于生产周期的始终,而往往是将产品生产出来了或者卖不出去时,才去“狠抓销售”。产品积压多时间长的现象,仍十分普遍,重生产轻流通思想,已更多地表现为重投资轻效益和重生产轻销售。
为了克服片面追求产值、争上项目的倾向,改变经济效益低的局面,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必须明确提出并树立起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观点和以销售为中心的经营思想。
销售是再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曾就此指出:产品“出售越迅速,再生产过程就越流畅”。[⑧]有无经济效益以及效益的高低,也将取决于销售。对于不顾市场需要盲目生产以及产品销售不畅可能造成的后果,马克思告诫说,“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⑨]产品“都必须卖掉。如果卖不掉,或者只卖掉一部分,或者卖掉时价格低于生产价格,那末,……价值就完全不能实现,或者只是部分地实现,甚至资本也会部分或全部地损失掉”。[⑩]在一定期间内能卖掉10个(单位)产品,生产10个比生产15个的效益要高得多。这笔帐任何人都会算。可是在某种情况下,一些人头脑就不那么清醒了,不去算或者不会算这笔帐了。上面引述的马克思的那几句话,对于这些人来说,的确是一付极好的“清醒剂”。在总产值和项目上马上互相攀比,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竞争,也不是竞赛;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并不仅仅体现在增长速度上面。这样说,丝毫也不意味着可以不要产值、新项目与增长速度,而是要求一切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讲求效益。易言之,我们搞建设务必要按客观规律办事,项目上马、产值增长,都要以市场为取向;生产物品时在观念上就必须把它作为商品来生产,且要能全部及时卖得出去并取得相应的利润为原则。
在生产和流通矛盾统一体中,流通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论与以销售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本属同一概念(流通已包含了销售)。本文将其分为二个层次,同时并列提出来,是为了使流通主导理论通俗化,在实践中能落到实处。
以销售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销售不仅是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的事,也不仅是商品的售卖行为,它有着极大的能动作用。紧紧抓住了销售(流通)这个中心环节,便可避免片面追求产量、产值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偏向,从而科学地制定或调整本地区、本部门(行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便能促使我们努力加强市场建设,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强化与规范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功能;便能推动技术革新、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名牌、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各项工作。市场扩大了,销产加速了,再生产过程流畅了,国民经济就能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生产和流通相互间关系的旧观念,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当务之急。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各级领导、企业家和理论界的关注,共同探讨。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Ⅱ卷,第91页。
②、③同①,第102页。
④《资本论》第二卷,第389页。
⑤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74、7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Ⅲ卷,第312、313页。
⑦《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27页。
⑧《资本论》第2卷,第155页。
⑨《资本论》第1卷,第54页。
⑩《资本论》第3卷,第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