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绵城市相关内容综述
1.1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Spongecity)又被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主要是指城市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向海绵一样具良好的适应能力,应对雨水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是一种新兴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1]
1.2 海绵城市建设意义
相对于传统城市建设而言,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首先,海绵城市以其全新的城市排水方式实现了对城市降水的有效吸收与存储,在改善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海绵城市除完善城市雨洪处理功能外,其所遵循的“生态优先”、“综合实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修复起到了积极影响作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动力;此外,随着城市“海绵体”规模的不断拓展,植草沟、雨水花园、渗水砖、绿色屋顶等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居民打造了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实现人们生活舒适度的有效提升,且为城市规划节约了建设成本,实现品质、安全、经济的协调发展。[2]
2 当前城市流域水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水污染问题严重
就当前城市流域水环境发展情况而言,水污染是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导致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富营养污染、复合型污染等问题,影响人们用水稳定与安全。
2.2 过度开采
研究发现,城市流域区域通常是城市经济发展快、人口密度高、资源开采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区域。例如,一些沿海地带,为满足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存在地下水开采过度现象,从而导致海水倒灌、地面塌陷等安全问题的产生。而相对地下水开采进程而言,地下水防治工作进度相对较慢,从而无法实现城市流域水环境质量作用的充分发挥,使传统流域水环境质量工作陷入困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水资源面积逐渐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日渐加快,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从而导致城市道路、城市居民住房等建设项目日渐增多,规模不断加大,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流域面积日渐减少,加之多数资金被应用到城市建设与城市水环境质量中去,使生态环境修复陷入困境,无法实现环境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协调发展。因此,不能从根本上及时改善水污染问题,影响城市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优化发展。
3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水环境治理对策分析
3.1 加强防洪建设
防洪工程建设是城市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防洪泄洪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防洪工程建设中,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一方面可在城市河道上游遵循水环境与景观环境协调管理原则,科学配置调蓄湖,使其成为城市“海绵体”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河道中下游采用淤泥清理、拓宽河道、科学拆除管线等方法进行处理,提升城市河道防洪抗洪能力,实现流域水环境科学治理。此外,注重城市污水的有效截流,并采用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如通过配置截污箱涵基础工程,有针对性对水资源进行处理,降低城市提升污水利用率,改善城市污水污染与城市用水短缺问题,降低污水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3.2 加强补水工程建设
补水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实现水资源科学配置与利用。对此,在加强补水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流域上游环境进行改造,构建自然湿地用以进行雨水吸收与净化,提升流域水环境整体容量。与此同时,将水质较高的山水雨洪转化为生态用水,实现城市用水科学补给,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例如,罗田水在组织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时,渗透海绵城市理念,在流域上游区域建立了两个总面积为8.18万平方米的调蓄湖,从而将城市雨洪转化为了罗田水的生态景观补水。
3.3 科学修复生态环境
将流域水环境治理与城市景观建设相连接,改善治理工作中流域水环境治理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在此过程中,依据海绵城市理念,对防洪工程、补水工程建设中河道堤防、坡岸等进行绿色设计,实现流域水环境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同时增强工程审美性,使其成为城市生态景观为城市提供多元化服务。此外,在景观建设中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提升水环境景观人文性、经济性,实现流域水环境治理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相协调。
4 结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理念作为新兴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在城市流域水环境治理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在明确认知并掌握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应根据当前城市流域水环境治理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提升环境治理力度与效率,促进流域经济、社会、人文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齐静.浅析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方法[J].居业,2018(08):60-61.
[2]王佩云.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选择研究[J].科技风,2018(23):154.
[3]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3.
论文作者:赵华民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