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及针灸对骨折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预防作用论文_黄常英

湖南省资兴市中医医院 423400

摘要:目的:对穴位按摩及针灸对骨折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骨折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与针灸,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48.57%,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2.86%,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4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开展穴位按摩与针灸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针灸;骨折;便秘

便秘为长期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特别是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便秘者约占90%[1]。中医认为便秘多由大肠传导功能失调引起,跌打损伤由于内伤气血、外伤筋骨导致气血津液亏损或淤血内虚,再加上长期卧床伤气,容易引起便秘[2][3]。我院近年来对骨折长期卧床患者以穴位按摩及针灸疗法预防便秘,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140例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为16~87岁,平均年龄为(47.2±6.1)岁。观察组70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为19~82岁,平均年龄为(48.1±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嘱患者多饮水,进行适当床上锻炼,保持合理膳食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与针灸护理,具体措施如下:穴位按摩:按摩之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穴位按摩的方法、位置,按摩之后会产生的有效反应感受,指导家属及患者可以熟练掌握穴位按摩的方法。对气海穴、大横穴及中脘穴进行指压按摩,每个穴位2~3分钟,以患者产生酸胀感为佳,一天2次,持续5天。针灸: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实施针灸,对气滞便秘者选阳陵泉穴及太冲穴,对气虚者选脾俞穴、肺俞穴及足三里穴,对血虚便秘者选足三里、脾俞穴、膈俞穴,对阴虚便秘者选照海穴及大溪穴,对阳虚便秘者选命门、肾俞、大横穴。选择1.5~2.5寸毫针,进行常规消毒,得气之后留针30分钟,一天1次,持续5天。

1.3疗效评价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以参考文献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4]:有效:1~2天排便一次;无效:超过3天排便1次。有效率=有效/小组人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③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参考文献标准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小组人数[5]。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效率

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48.57%,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研究指出[6][7],正常排便反射是由直肠内的粪便对肠壁内的感觉传感器进行刺激,信号传至脊髓骶部排便中枢及大脑皮层,此时大脑皮层会向排便中枢下达命令,从而出现排便冲动,加速直肠平滑肌蠕动,促进肛肌收缩及肝门括约肌松弛,将大便排出。而骨折患者因为出现腹膜后血肿,会对植物神经造成刺激及压迫,导致其功能紊乱,使得直肠排便反射消失及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粪便在肠内长时间滞留,水液被吸收导致便秘[8]。

中医指出[9],骨折会导致经脉淤阻,脏腑的传导功能紊乱,再加上气血紊乱,阻滞气机,郁结于肠内同燥屎相结,导致肠道阻塞,腑气难通。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行中医辨证论治,缓解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造成的刺激,促进其功能的恢复[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以穴位按摩联合针灸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护理在便秘预防方面效果显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密切护患关系。

总之,穴位按摩联合针灸对骨折长期卧床患者便秘预防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清莲,沙丽文,陈章华. 穴位按摩及针灸对骨折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预防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25-26

[2]杨继鹏,刘璟莹,谷红艳,等.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J].中国针灸.2014.34(8):833-836

[3]魏爱翔,安玉兰.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30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0):890-891

[4] Su Y, Zhang X, Zeng J, et al. New onset constipation at acute stage after first strok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impaction the stroke outcome[J]. Stroke. 2009.40(4):1304-1309

[5]杜文菲,于璐,严兴科,等.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中国针灸.2012.32(1):92-96

[6]肖坚.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6):90-91

[7]梁谊深,谢胜,冯金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29-30

[8]刘晓辉.电针灸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传输性便秘32例[J].世界中医药.2010.5(4):260-261

[9]姜军作,衣运玲,王玲玲. 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动力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9):787-788

[10]丁杰,刘树军.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50例临床观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05):218-219

论文作者:黄常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穴位按摩及针灸对骨折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预防作用论文_黄常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