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清官的重民思想和务实作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官论文,作风论文,古代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四史的《循吏传》,记载了历代清官廉吏的众多卓异事迹[①a],其重民思想和务实作风颇为突出感人。现摘要简述如下,希能对当前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有所借鉴。
一 重民思想及言行
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很早就产生了“民为贵”、“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②a],理解人心向背对于社稷安危的至关重要。尤其可贵的是,在重视整个社会民众的情况下,更形成了“人为国本、食为人命、农为急务”的明确意识[③a],认识到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的至关重要。这种民本思想和重农意识,是古代优秀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历代的清官廉吏,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传统,与贪官污吏的轻民、仇民思想和害民、扰民暴行相对立,怀着爱民、忧民意识,采取种种养民、利用措施,解除黎民痛苦,改善百姓生活,达到民安邦宁的目的。
(一) 救民水火,赈灾济贫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抗灾能力很小,水旱风雹地震蝗虫经常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极大苦难。清官们向来以赈灾济贫为要务,每遇灾荒,便打开官仓,放粮赈民,而为此还要冒着极大的风险。东汉的张掖太守第五访就是一个典型。史载“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赈给以救其敝。吏惧谴,争欲上言。访曰:‘若上须报,是弃民也。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遂出谷赋人……由是一郡得全。岁余,官民并丰,界无奸盗。”[④a]北齐的南清河太守苏琼,也自甘获罪而大力救灾。史载:“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苏琼让郡中的富户先拿出许多粮食,做为自己向他们的借贷,全部散给饥民。然后把民户交纳的官租,用来归还富户,不再上交朝廷。下级官吏提醒他,这样做虽然怜悯饥民,但恐怕他受到连累获罪朝廷。他却坚定地说:“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后来他向朝廷上表说明了情况,使朝廷免予检查,达到“人户保安”[⑤a]。清官们除开官仓放赈外,还常以自己“所得俸禄,赈济贫乏”[⑥a],或拿出自家的粮食救济灾民。北魏太守阎庆胤,“在政五年,清勤厉俗。频年饥馑,庆胤岁常以家粟千石赈恤贫穷,民赖以济。其部民杨宝龙等一千余人,申讼美政。”[⑦a]北魏的另一太守路邕,也以出家粟赈贫而受到朝廷的嘉奖,赐龙厩马一匹,衣一袭、被褥一具。灵太后下诏褒美说:“邕莅政清勤,善绥民俗。比经年俭,郡内饥馑,群庶嗷嗷,将就沟壑,而邕自出家粟,赈赐贫窘,民以获济。虽古之良守,何以尚兹。”[⑧a]
(二) 忧民忧国,为民请命
封建时代天灾不断,人祸更惨。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奢侈挥霍,是加重人民负担,造成人民痛苦的重要根源。清官良吏忧怜民众,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甚至不惜冒着生死危险为民请命。《南史》就记有两件令人震惊而感奋的事。其一是虞愿面斥皇帝崇佛害民。南朝宋明帝佞佛,所建湘宫寺“费极奢侈”。他为了要超过当时高达七层的庄严刹,本想把湘宫寺建为十层,但因十层太高“不可立”,于是分建两寺各五层。寺建成后,明帝很得意,对新安太守巢尚之夸耀说:“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当时在侧的太常丞虞愿很不以为然,直截了当地指出:“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在坐的尚书令袁粲,听到虞愿出言不恭,吓得大惊失色。果然明帝大怒,令人把虞愿“驱曳下殿”,但虞愿却从容而去,面不改色[①b]。其二是,郭祖深抬着棺材上朝进谏。梁武帝是一个残暴而又伪善的统治者。他怂恿贵族官僚奢侈腐化,贪污成风,为非作歹,鱼肉百姓。人民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社会危机已达到“人人厌苦、家家思乱”的严重程度。梁武帝为了维护反动统治,一方面对人民的反抗实行严刑峻法,残酷镇压;另一方面,却伪装成极其节俭仁慈的样子,十分虔诚地信仰佛教。他宣布佛教为国教,本人则三次舍身同泰寺,要出家为僧。在他的大力倡导下,佛教势力迅猛膨胀,仅都城建康就拥有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人,郡县地方更为严重,人民纷纷出家为僧,“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当时在朝的郭祖深,对梁武帝这种“溺情内教,朝政纵弛”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毅然决然“舆櫬诣阙上封事”。他对梁武帝说:“臣闻人为国本,食为人命,故礼曰国无六年之储,谓非其国也。推此而言,农为急务。而郡县苛暴,不加劝奖,今年丰岁稔,犹人有饥色,设遇水旱,何以救之?”接着他直指梁武帝,说在他佞佛“慕法”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普天信向,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的危险局面,致使梁朝出现了“游食转众,耕夫日少,纾轴日空”的严重危机。于是他态度坚决地请求梁武帝,大量裁减寺院僧尼,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要统统还俗,从事农业生产。他指出,如果能这样劝农重桑,“广兴屯田”,“如此数年,则家给人足”,“国富人殷”。否则“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②b]。郭祖深上封事二十九条,虽未被采纳,但他赤胆忠心,忧国怜民,其公而无私的忘我精神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为人所深深敬佩。
当残暴昏庸的皇帝不听劝阻,硬是要把繁重的赋税徭役加在人民身上,良吏们则尽可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采取措施,以减轻人民的负担。隋末杨广大兴土木,四处巡游,使人民的赋税徭役负担异常沉重。再加上“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是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下不堪命。”而唯有贵乡县,由于县令魏德深怜惜民力,而竟能做到“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百姓不扰,称为大治”[③b]。
封建朝廷有时也想做一点好事,但主观武断,操之过急,反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清官们便尽量想法弥补,减轻人民的苦难。如北齐皇帝在“河清三年(564年),敕人间养驴,催买甚切”。人民急于所迫,无法可施。东郡太守孟业,则下令各县先拿出官库中的钱,借贷给百姓买驴以应急需。他说:“吾既为人父母,岂可坐看此急。令宜权出库钱,贷人去办,后日有罪,吾自当之。”后来果然被人弹劾。但他急人民之所急,为百姓而自甘获罪的行为感动了人民。被捕之日,“郡人皆泣而随之”。数百人远道相送,“攀援号哭,悲动行路”,而“诣阙诉冤者非一人”,朝廷被迫下令放还[①c]。
至于边陲地区,清官们更尽量多做利民之事,以减轻人民负担。东汉桂阳太守卫飒就是如此。桂阳郡所属的含洭,浈阳、曲江三县有很多山地,“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卫飒到任后,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理卹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於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②c]
(三) 利民养民,发展农业
清官良吏大力排除天灾人祸的同时,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兴修水利: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引渒水修芍陂,开稻田,“陂径百里,灌田万顷”[③c]。东汉庐江太守王景,又“驱率吏民”,对“芍陂稻田”,“修起芜废”,“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④c]。东汉武威太守任延,在河西地区也兴修水利。“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⑤c]
推广犁耕:任延先任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⑥c]王景任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景乃驱率吏民……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⑦c]
督倡蚕织:王景在庐江,“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庐江传其文辞。”[⑧c]
(四) 便民惠民,繁荣商业
孙叔敖任楚相,入冬农闲劝民上山采伐竹木,春夏雨多水大,人民便乘河流涨水运出竹木,“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有一年,楚庄王嫌通行的钱币太轻,改小币为大币,结果“百姓不便,皆去其生”,商人破产,商业萧条,市场混乱。孙叔敖发现这一严重情况后奏报庄王,请求立即恢复原来的钱币。庄王批准了他的意见,即刻下达命令,三天后市场又恢复了原来的繁荣[⑨c]。
东汉合浦郡太守孟尝,为民除弊兴利,使“去珠复还”,更是一个奇特的例子。合浦靠近南海,郡内不产粮食,而海中多出珠宝。合浦人以采珠为业,与相邻的交址郡人民通商贸易,卖珠买粮。但因郡守贪财好货,派人无限制地采取珠宝,结果珠宝“渐徙于交址郡界”。合浦人无以为生,“贫者饿死于道”。孟尝到任后,访求民情,革除弊政,不到一年,“去珠复还”,人民恢复了采珠易粮的事业,商业也活跃过来了[⑩c]。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政权对立,双方以淮水做为禁止通行的界限,商贩们不能自由贸易。北齐的苏琼,在徐州做官时,开放禁令,首先允许淮南受灾的人们,到淮北买粮度荒。“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11)c]
(五) 教民化民,移风易俗
清官们对百姓不仅怜之养之,而且要教之化之。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最大的理想就是推行“德政”[(12)c],“以德化人”[(13)c]。“德政”的内容很广,包括提倡孝敬父母,兄弟和睦,人们之间仁爱礼让,人民服从政府法令,政府官吏平和施政,等等。总之,通过建立和好的家庭和有序的社会,达到风俗淳厚,“德化大行”[(14)c]的目的。
二十四史中记载的第一个清官孙叔敖,首先树立了榜样。孙叔敖“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15)c]以后的清官廉吏纷纷效法。东汉山阳太守秦彭,“以礼训人,不任刑罚”,“为人设四诫,以定六亲长幼之礼……百姓怀爱,莫有欺犯。”[①d]西晋的杜轸任建宁令,“导以德政,风化大行,夷夏悦服。”[②d]
“德化”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是实行“教化”,兴学施教,传授知识,陶冶情操。在这方面,西汉的文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就想法加以改变。他在成都修建学校,到各县招收学生,免除他们的徭役,学习成绩好的被选为郡县官吏。到各县去巡查,也带着学校的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些学生出入官府,传布教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於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之始云。”[③d]文翁兴学重教,促进了巴蜀地区文化的发展。班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④d]文翁此举影响深远,后代良吏大多效法。隋朝相州刺史梁彦光,就是依靠办学移风易俗的突出典型。史载:“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廓。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於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缺,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苦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⑤d]。
明清王朝,由于把兴学施教做为考核官吏的重要内容,清官良吏要加注意兴办学校。明朝福山知县段坚,“刊布小学,俾士民讲诵。俗素陋,至是一变,村落皆有弦诵声。”后任南阳知府,“召州县学官,具告以古人为学之指,使转相劝诱。创志学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要义及濂、洛诸儒遗书……居数年,大治。”[⑥d]清朝的张埙,康熙时任登封知县,“大修学宫,复嵩阳书院……自县治达郊鄙,立学舍二十一所。课童子,以时巡阅,正句读,导之以揖让进退之礼。俾行化导,浇风一变。”陈汝咸任漳浦知县,修文庙,修朱子祠,设义学,“延诸生有学行者为之师”,“教养兼施,风俗为之一变”[⑦d]。
(六) 重视判案,调解纠纷,为人民排忧解难
隋朝的辛公义,升任并州刺史后,一上任先到牢狱抓紧判案。史载:“迁并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⑧d]
对民间的纠纷,清官们往往讲道理进行开导调解,化干戈为玉帛。如东汉刘矩,“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⑨d]隋朝划旷任平乡令,“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诤讼绝息,囹圄皆生草,庭可张罗……迁为临颍令,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①e]又如北齐的苏琼,任南清河太守时,“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各相援据,乃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泪,诸证人莫不洒泣。普明兄弟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住。”[②e]为了调解纠纷,良吏们甚至拿出自己的家财。如北魏张长年任汝南太守时,“有郡民刘崇之兄弟分析,家贫惟有一牛,争之不决,讼于郡庭。长年见之,凄然曰:‘汝曹当以一牛,故致此竞,脱有二牛,各应得一,岂有讼理。’即以家牛一头赐之。于是郡境之中各相诫约,咸敦敬让。”[③e]
二 多办实事的务实作风
从以上叙述已可看出,清官循吏的爱民重农,绝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见之于行动。为民兴利除弊重在办实事,正是清官良吏的优良作风。身为朝廷命官,竟能“居官如家”[④e]、“视民如子”[⑤e],深入民户,访贫问苦,排忧解难。从社会生产,到文化教育,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嫁娶,以及风俗习惯、社会时尚,方方面面,无不关切。这种为黎民办实事的务实作风,是很值得称道的。
西汉的龚遂、召信臣等就是这样一批突出的典型。宣帝时,渤海郡发生灾荒,百姓饥饿起而反抗,郡守难以制服。宣帝想选用一个能治理的人,经丞相推荐,宣帝任龚遂为渤海太守。龚遂上任前宣帝召见他说:“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答道:“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於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宣帝听后高兴地说:“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龚遂说:“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龚遂的请求得到宣帝许可后就去上任。行至渤海地界,官吏们听说新太守来了,调集大批军队迎接。但龚遂却把这些军队遣还原地,又立即命令各县,全部撤掉以前设立的专门镇压人民反抗的官吏,并明确地指示,要把拥有兵器的人和那些手持镰锄田器的人区别开来,前者是反抗的,后者为良民,官吏不得查问。之后,他一个人乘车到了官府,郡中一片安定和平气氛。一些多日反抗的人,本来也疲惫厌战了,听到龚遂的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於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龚遂又见当地风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下令每口人种一棵榆树,一百根山菜,五十根葱,一畦韭菜。每家必须养二只母猪五只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蓤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⑥e]经过龚遂的治理,渤海大治。
南阳太守召信臣,“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所办实事有:“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畜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於田畔,以防分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於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由于信臣勤政廉政,治理有方,不过几年,“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⑦e]。
隋朝的辛公义和公孙景茂,也是“子爱百姓”的务实清官。公义为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喻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疾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①f]公孙景茂任道州刺史时,“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於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②f]
三 严于自律,洁己爱民
清官廉吏之所以具有爱民重农思想和为民兴利的务实作风,是由于他们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了从严自律、洁己爱民的思想品质。
史载:文翁“少好学,通春秋”[③f]。龚遂和召信臣皆“以明经为官”[④f]。任延则“为诸生,学於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⑤f]公孙景茂“少好学,博经史”,“时人称为书库”[⑥f]。
良好的教育,既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提高了道德素质。因而他们都具有纯洁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刚直的性格和朴实的作风。其表现主要特点是,对个人严于律己,勤俭朴素,对百姓仁爱宽惠,怜弱济贫。史载西汉的朱邑,“为人淳厚,廉平不苛,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⑦f]东汉的刘宠,“以仁惠为吏民所爱”,从地方大员,升到朝廷卿相,但一生“清约省素,家无货积。”[⑧f]北魏张应,任鲁郡太守,履行贞素,妻子樵采以自供”,“迁京兆太守,所在清白”[⑨f]。羊敦,“性尚闲素”,“公平正直”,任广平太守,“雅性清俭,属岁饥馑,家馈未至,使人外寻陂泽,采藕根而食之。遇有疾苦,家人解衣质米以供之。”[⑩f]杜纂“性俭约,尤爱贫老,至能问民疾苦,对之泣涕。”历任太守,“而轻财洁己,终无受纳”[(11)f]。张恂“性清俭,不营产业,身死之日,家无余财”。他在北魏屡任太守,当时正是战乱之后,吏治不清,“惟恂当官清白,百姓亲爱之,其治为当时第一”[(12)f]。裴佗屡任太守,“性刚直,不好俗人交游”。“所得俸禄,分恤贫穷”。“清白任真,不事家产,宅不过三十步,又无田园。暑不张盖,寒不衣裘,其贞俭若此。”[(13)f]南朝的江秉之,从县令升到郡太守,但始终“以俭约见称,以善政著名。”“有人劝其营田者,秉之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在郡作书案一枚,及去官,留以付库。”[(14)f]裴昭明南齐历任太守,“历郡皆有勤绩,常谓人曰:‘人生何事须聚蓄,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子孙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则不如一经。’故终身不治产业。”[(15)f]庾荜齐梁时任官,“清身率下,杜绝请托,布被蔬食,妻子不免饥寒。”出任会稽郡丞”“百姓凶荒,所在谷贵,民多流散,荜抚循甚有治理。唯守公禄,清节逾厉,至有经日不举火。太守闻而馈之,荜谢不受。天监元年卒,停尸无以殓,柩不能归。”[(16)f]何远萧梁时任武昌太守,“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其佗事率多如此”。“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乾鱼数片而已。”“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远性耿介,“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①g]
四 历史的启示
爱民重农多办实事,是清官廉吏的自觉行为,是受其安贫乐道、洁己爱民的崇高思想所支配的,而这种崇高思想,又是他们严于自身修养,接受优秀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发扬民族正气的结果。
《梁书》说,何远“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天性是什么?就是美德、正气、精神、灵魂。古代清官都具有这种天性。唐朝的冯元淑,先后任清漳、浚仪、始平三县令,“皆单骑赴职,未尝以妻子之官。”“身及奴仆,每日一食而已。俸禄之余,皆供公用,并给与贫士。人或讥其邀名,元淑曰:‘此吾本性,不为苦也。’”[②g]“清朝的陆在新,任江西庐陵知县,“誓不以一钱自污,钱谷耗羡,革除都尽。”[③g]可见,俭约朴素,自甘清苦,轻财洁己,一尘不染,正是清官廉吏的天性(本性)、美德。这种天性、美德是极其可贵的。廉洁才会奉公,洁己始能爱民。只有具备了这种天性、美德,才能产生报国之志,爱民之心;才能无所畏惧,为民请命;才能居官如家,视民如子;才能不辞劳苦,不怕风险,为民众多办实事。总之,清官廉吏具有的这种优秀本性,纯洁灵魂,高尚精神和美好道德,是他们创造辉煌政绩的内在动力。
由以上认识,进而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启示:要搞好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并能持久地巩固下去,使党和国家永不变色,提高干部的素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是极端重要的。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④g]江泽民同志也说:“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⑤g]而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标准,应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因为路线、制度都是靠人(即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优秀思想品质的干部队伍)来制定和贯彻执行的,法律的尊严也是要靠人来维护的。只有造就大批廉洁自律、一心为国、舍己为民的好干部,他们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甚至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崇高精神,才会呕心沥血,千方百计,为国效力,为民谋利,进而才能长期保持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朝气蓬勃的大治局面。司马迁说过:“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⑥g]此话可谓真知灼见,值得反复深思。
注释:
①a《循吏传》,实为清官廉吏之传,司马迁撰《史记》首创,以后的正史,即二十四史和《清史稿》,除个别例外,大都相继撰述。《魏书》、《旧唐书》、《元史》等名《良吏传》、《南齐书》又名《良政传》,名异而实同。本篇引用资料,主要取自从《史记》到《隋书》的《循吏传》。笔者又据从两唐书到《清史稿》的《循吏传》,写成另文《清官美名千古扬》。两文可视为姊妹篇。
②a重民思想,或称民本思想。《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a《南史·循吏传》。
④a《后汉书·循吏传》。
⑤a《北史·循吏传》。
⑥a《隋书·循吏传》。
⑦a ⑧a《魏书·良吏传》。
①b ②b《南史·循吏传》。
③b《隋书·循吏传》。
①c《北史·循吏传》。
②c ③c ④c ⑤c《后汉书·循吏传》。
⑥c ⑦c ⑧c《后汉书·循吏传》。
⑨c《史记·循吏传》。
⑩c《后汉书·循吏传》。
(11)c《北齐书·循吏传》。
(12)c (14)c《北史·循吏传》。
(13)c《随书·循吏梁彦光传》。
(15)c《史记·循吏传》。
①d ⑨d《后汉书·循吏传》。
②d《晋书·良吏传》。
③d ④d《汉书·循吏传》。
⑤d《隋书·循吏传》。
⑥d《明史·循吏传》。
⑦d《清史稿·循吏传》。
⑧d《北史·循吏传》。
①e《隋书·循吏传》。
②e《北史·循吏传》。
③e《魏书·良吏传》。
④e《后汉书·循吏卫飒传》。
⑤e ⑥e ⑦e《汉书·循吏传》。
①f ②f ⑥f《隋书·循吏传》。
③f ④f ⑤f ⑦f《汉书·循吏传》。
⑧f《后汉书·循吏传》。
⑨f ⑩f (11)f (12)f (13)f《魏书·循吏传》。
(14)f《宋书·良吏传》。
(15)f《南齐书·良政传》。
(16)f《梁书·良吏传》。
①g《梁书·良吏传》,《南史·循吏传》。
②g《旧唐书·良吏上》。
③g《清史稿·循吏传》。
④g《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⑤g《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⑥g《史记·循吏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