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

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

喻翠玲[1]2006年在《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大豆产业:价格、供给与贸易》文中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豆产业几乎完全市场化。虽然近年来,我国大豆生产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大豆种植面积略有恢复,大豆总产量稳步提高。但由于消费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生产增长速度,加入WTO前,我国大豆消费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自1996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后,进口量一路攀升,近两年每年的总进口量(包括原豆、豆油、豆粕)均超过2500万吨,我国大豆消费对国际大豆市场依赖度已接近或超过60%。由于可以依赖进口大豆,在国内大豆消费剧增的时候,我国大豆生产并没有得到发展的动力,即消费并没有促进生产。 本文将我国大豆产业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大豆参与国际竞争,大豆种植农户应对国际化挑战作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力图在大豆产业竞争力方面提供既具有理论深度,又便于实际操作的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系统描述了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各国的大豆产业政策。然后分别分析了中国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中国国内大豆市场一体化程度;中国大豆产出增长效率,农户对大豆收购价格的反应与大豆农户的作物选择行为;大豆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我国大豆及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我国大豆产业的贸易选择;最后从生产、贸易彼此协调的角度提出了完整的对策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全球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美国和巴西也是世界大豆价格的决定者,阿根廷对世界大豆价格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国际大豆价格三大构成要素分别是生产成本、国内市场运输成本和国际运输成本,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国内运输体系改进后带来的运费降低是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出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政策、库存消费比、汇率、豆粕和豆油及大豆替代品、气候条件、市场结构和转基因技术都会影响到大豆价格,但生产成本依然是决定大豆价格长期走向的重要因素。对于没有足够财力支持保护大豆产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的发展环境对大豆竞争力的提升是很重要的。 国内大豆市场(北京、河北、江苏、山西、浙江、湖北、山东和新疆市场批发价格)和美国海湾市场(FOB价格)及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国内各个大豆市场价格对美国海湾FOB价格模型均衡修正系数均是显著的,除北京外,所有大豆市场对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回归均衡修正项的系数显著,这一方面验证了国内大豆市场和国际大豆市场之间确

马增林[2]2009年在《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尤其是东北大豆历史上曾远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它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还是养殖业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原产国,有着5000多年经久不衰的栽培和消费历史,大豆种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20世纪30年代,中国是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平均年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90%以上,中国大豆在世界大豆贸易中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但是进入90年代,中国逐渐成为大豆﹑豆粕以及豆油净进口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豆成为我国农产品中不能满足需求、需大量进口的少数品种之一。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6—2020)》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豆需求量年增长率为3.49%,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达到3082万吨,达到了创纪录的最高水平。由于跨国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导致大豆定价权旁落,进口大豆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我国大豆产业稳定发展的风险,削弱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致使我国大豆产量停滞不前,提高缓慢,大豆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大豆严重依赖进口以及跨国粮商直接控股中国大豆企业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粮食安全,也使中国的大豆产业面临着即将崩溃的边缘。黑龙江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大豆产量及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3,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商品粮基地,肩负着保障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的重任,同时,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种植大豆具有比较优势,全省约有豆农660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3%,大豆生产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大豆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研究黑龙江大豆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意义:本研究以产业发展基本理论为基础,界定了大豆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以此确定了大豆产业研究的基础框架,通过对黑龙江大豆产业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加工与流通分析,国际贸易以及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提出了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研究的内容﹑思路及对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丰富了现代大豆产业的发展理论。采用实地调研获取数据以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大豆加工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准确把握了黑龙江大豆加工业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这些内容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且为发展我国大豆产业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实践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滞后急需产业调整的要求,有助于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经济振兴。具体来说有三点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和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量,贸易量和中国大豆的国际地位;三是有利于提升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产业发展。本文将主要以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采用比较分析法、产业竞争力评估方法、规范分析法和计量经济分析法等来分析和研究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生产与供给、消费与需求﹑流通、加工、国际贸易、以及出口竞争力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黑龙江大豆产业的发展,提高出口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客观依据。其具体研究方法包括:采用比较分析法对黑龙江大豆生产的资源禀赋系数以及区位商系数进行区域比较,明确黑龙江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对黑龙江大豆出口竞争力比较,确定黑龙江大豆的竞争潜质;应用实证分析法来客观地揭示黑龙江大豆产业的基本状况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态势、潜力和发展方向;应用规范分析法对中国大豆市场、黑龙江大豆产业、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价值判断,课题研究应该具有较强的民族和国家利益色彩;最后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法构建大豆供给和需求模型,解释有关大豆产业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其内在的政策含义。本论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大豆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本章依据产业的概念对大豆产业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根据大豆产业的经营特性,总结出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特征。本章着重论述了大豆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地位与作用,以彰显大豆产业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大豆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明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为世界大豆产业的发展与经验借鉴,主要阐述了世界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世界大豆的生产﹑加工与贸易,重点分析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产业成功的经验,以指导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第四章是黑龙江大豆在中国大豆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阐述和分析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大豆生产﹑加工与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其次对黑龙江大豆产业在黑龙江以及全国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黑龙江大豆的生产与供给分析,主要阐述与分析黑龙江大豆的供给与分布,品种结构,以及影响黑龙江大豆供给的主要因素,并应用供给函数模型对黑龙江大豆供给能力进行了预测。第六章为黑龙江大豆的消费与需求分析,阐述和分析了黑龙江大豆消费的总体趋势,城乡消费状况,以及影响黑龙江大豆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过需求函数模型对黑龙江大豆需求进行了预测。第七章是黑龙江大豆的流通分析,主要阐述和分析了黑龙江大豆流通体制的历史演变,黑龙江大豆贸易流通区域以及流通渠道与集散地,指出了黑龙江大豆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第八章为黑龙江大豆加工分析,分别阐述和分析了黑龙江大豆加工的规模,加工水平,以及加工效益,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黑龙江大豆加工业存在的问题。第九章是黑龙江大豆国际贸易分析,阐述了黑龙江大豆对外贸易的状况,分析并总结了黑龙江大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对黑龙江大豆产业的影响,剖析了影响黑龙江大豆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第十章是黑龙江大豆的国内比较优势与出口市场竞争力分析,应用比较优势模型及出口竞争力模型分析了黑龙江大豆的区域比较优势,以及黑龙江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并进一步剖析了影响黑龙江大豆出口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第十一章是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在上文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现状,提出了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1)研究思路和视角上的创新。中国大豆产业近些年由于受到进口大豆的冲击,已经几乎处于崩溃边缘。为了拯救中国大豆产业,目前有关专家学者针对大豆产业的论述研究多从中国的角度,在国家的层面进行,比较宏观,另外,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多从大豆困境的成因、进出口贸易、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等方面进行独立研究,没有将一个产业进行整体综合研究,对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省域内大豆产业研究就更为少见。至于有以黑龙江大豆产业为例的研究,也深入减少,不够详细﹑全面﹑系统。本研究以黑龙江整个大豆产业为背景,从生产﹑消费﹑加工﹑流通﹑贸易﹑竞争力等进行全面论述,在学术界较为鲜见。(2)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应用供给需求函数模型针对黑龙江大豆的未来供给以及中国大豆需求进行了预测;在最新数据的支撑下应用区域比较优势以及出口竞争力模型针对黑龙江大豆的比较优势以及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检验,并在国际市场中进行了分析和评价。(3)在研究内容与结论上,本文力求在大豆的供给与生产﹑消费与需求﹑加工﹑贸易﹑流通等研究方面进行创新。因此在实地调研以及资料查阅的基础上所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数据真实,尤其在对黑龙江大豆流通集散地的研究方面,内容充实,资料最新,力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适时可行,希望可能是对发展黑龙江大豆产业对策的一种创新。

杨树果[3]2014年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文中指出大豆产业链长,大豆产业发展关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不断增加,有关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生产、大豆加工、大豆进口、外资扩张等个别环节和表面观察,系统的大豆经济研究寥寥无几。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判断过于片面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致使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如大豆经济的运作体系和情况、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规律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判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外资与产业安全、转基因,等等,尚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判断,以致出现了很多不现实或不客观的观点。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贸易各环节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大豆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和经济特征,并形成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判断,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来,大豆生产环节上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明显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生产上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的衰退。(2)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是缓慢的,单产水平是影响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大豆比较效益低是大豆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短期内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国产大豆不具有竞争力,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靠生产保护和非转基因错位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3)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大豆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他油脂(特别是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豆消费增长,但作用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大豆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而国内大豆供给难度加大,仍需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4)我国的大豆流通基本上形成了大豆主产区和东南沿海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大豆加工产品中的豆制品多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主要由加工产区向销区流通,但大豆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下。(5)大豆加工以压榨为主,大豆油脂加工业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国内企业在产能、大豆处理、豆油产量以及蛋白生产方面处于优势,但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6)大豆进多出少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资源可能性是大豆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价差因素是近年来大豆进口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大豆进口并未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冲击,豆农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益;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形成对大豆加工业的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物安全和改善营养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满足国内需求;(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3)建立现代耕作制度技术体系稳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将转基因大豆生产纳入研究和政策考虑。

王济民[4]2000年在《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豆在我国食物生产和消费系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大豆一方面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和昌盛,提供了优质的植物蛋白,另一方面它也对我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力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豆仍将是我国食物结构中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需通过动物转化)的重要来源,并将为未来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继续作出巨大的贡献。 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大豆生产在粮食中的比重由50年代初的6%下降到1998年的3%,且播种面积波动频繁,波动幅度最高时达到20%,单产增长缓慢,1998年比1970年仅提高63%,远远低于同期水稻、玉米和小麦87%、152%和221%的增长幅度。大豆主产省主要为黑龙江、山东和河南,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6%,但大豆区域变动呈现出由传统产区向其它产区扩散的迹象。传统产区大豆比较优势虽然高居榜首,但非主产省的大豆产量和大豆比较优势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 大豆生产函数分析表明,大豆生产中播种面积的生产弹性最大,高达0.64,其它依次为其它物质投入0.36、劳动力0.11,最后为化肥投入0.04,1980-1998年间,大豆播种面积对大豆产出的贡献为7.38%,化肥对产出的贡献为9.98%,劳动力贡献为-5.99%,其它物质投入贡献最高达42.99%,受灾率对产出的贡献为-1.03%,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率则仅为30%左右,我国大豆生产仍然处于依靠物质投入的数量型粗放经营状态,大力提高大豆生产的科技进步水平已显得刻不容缓。 大豆供给函数的分析则表明,我国大豆生产面积的短期价格弹性为0.324,长期弹性为0.486,部分调整系数δ=0.667,人均耕地对大豆播种面积对数值的边际系数为0.36,大豆播种面积受大豆与玉米比价变动和人均耕地拥有量的影响非常显著。大豆与玉米比价每增加1%,短期内大豆播种面积将增加0.324%,长期内则会增加0.486%;部分调整系数高达0.667,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在遭受外界外冲击时由旧的均衡点向新的均衡点调整的速度是非常之快,每次从旧均衡点向新均衡点调整66.7%,完成全部调整大约需要1.5年。价格政策和家庭土地规模政策对大豆生产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我国大豆的食物消费则呈现S型变动趋势。1953年我国大豆食物消费量曾一度达到人均8.37公斤,此后缓慢下降到4-5公斤;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居民食物结构的逐步改善,大豆食物需求又重新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到1998年的达到人均6公斤左右。总体来看,80年代以前我国居民的大豆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体的基本食物需求;进入80年代以后,畜产品需求上升成为食物需求增长中的主导力量,大豆食物消费只起补充营养的作用;90年代以来,大豆则成为人们平衡动、植物性食品比重,改善食物结构,提高营养水平的重要食物。 豆油和豆粕消费从80年代开始出现迅速增长的趋势。80年代初,我国豆油人均消费量仅为0.4公斤,但到1998年则达到1.5公斤以上。豆粕消费则与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1984年我国的豆粕产量大约为263.70万吨,消费量为212.90万吨。进入90年代之后,由于畜牧业饲料需求不断上升,和植物油价格的持续坚挺,豆粕产量一跃从1990年的400万吨,上升到1998年的727万吨,在国外豆粕纷纷涌入国内的情况下,豆粕消费量迅速增加到 11 00万吨的水平。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粮食和豆类消费在90年代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391、0刀42和 0刀06,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每增加 1000元,食品消费支出将增加 39元,其中粮食和豆类的消费支出将分别增加 42元和 6元。豆类支出将随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出现逐步增加的趋势。豆类结构中,大豆为人均0二5公斤,杂豆为0.79元,豆腐5石7公斤(按每 2.5公斤豆腐折 1公斤大豆,大约折豆 2二7公斤),豆类总消费量为3.4I公斤。大豆消费占豆类消费的比重为10%,杂豆为23%,豆腐用豆为67%。大豆消费和豆腐用豆消费两项合计达到77%。城镇居民的人均油脂消费量为吕刀5公斤,其中豆油消费2.45公斤,约占油脂总消费的32%,菜籽油消费2刀7公斤,约占油脂总消费的26%,花生油为1二6公斤,约占油脂总消费的16%,卫生油、其它植物油和动物油分别消费 0* 4公斤、1.43公斤和 0.50公斤,分别占油脂总消费量的 2%、18%和 6%。豆油在我国城镇居民油脂消费中排名第一,大约达到油脂总消费量的1/3。豆油需求函数的分析进一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大豆消费的收入和支出弹性分别为0.1886和0二018,豆油消费的收入和支出弹性分别为0.1786和0.225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居民大豆和豆油消费数量可增加 0.19%和 0.18%;生活支出每增加 1%,大豆和豆油消费数量相应增加 0.200和 0.23%。 农村住户食品、粮食、豆类和豆制品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385、0.009、0.0014和 0.0047。农民现金生活消费支出每增加 1000元,食品、粮食和总豆类现金消费支出分别增加 385元、9?

崔宁波[5]2008年在《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文中指出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是大豆和豆粕的净出口国,9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大豆和大豆产品的净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持续增长,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6—2020)》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豆需求量年增长率为3.49%,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达3082万t,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由于跨国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导致大豆定价权旁落,大豆进口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矛盾最突出的就是进口大豆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我国大豆产业稳定发展的风险。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近年来国内大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锐减,大豆播种面积连年下降,加剧了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豆总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物价稳定、保护2000万豆农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由于大豆播种面积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扩大,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途径就是加快大豆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基于此,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明确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特征,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供给行为、采用行为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进行经济分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重视,掌握规律,推动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上将为提高大豆生产技术效率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本文以需求供给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指导,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分析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对我国的有益启示和可借鉴之处。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豆生产技术需求和供给行为、农户采用大豆生产技术采用行为,从理论上阐述大豆生产技术存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农户采用大豆生产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运用实证分析揭示当前我国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的优先序、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充分了解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特征,论文还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宾县、五常市、巴彦县、绥棱县、木兰县、延寿县、拜泉县等县市村屯进行抽样调查,并以绥化市北林区兴聚科技合作社、国家大豆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拜泉县的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创新模式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论文还运用模型分析法,分析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计算我国大豆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中国大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情况,为实证分析提供数据支撑。论文主要包括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大豆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了农业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概括总结了大豆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分析了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大豆生产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本部分还探讨了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问题,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比较分析,介绍了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主产国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情况,比较总结了三个主产国在大豆生产技术应用上的共同特征及个性,为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第四部分是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分析,通过选取黑龙江省的六个县市乡镇的13个村的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出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类型的需求分析、对大豆生产具体技术措施的需求分析,然后建模进行农户技术需求的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对大豆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第五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分析,设计了生产技术供给特性及供给主体选择分析、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概述、生产技术供给形式分析,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总体状况、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下面的实证及案例分析提供了参考。第六部分是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基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经济分析的基础,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和拜泉县各选取四个样本村进行了农户抽样调查,分析不同地区农户技术采用的来源渠道、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第七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影响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因素,并运用DEA的Malnquist指数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中国大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情况,得出1989-2005年我国及大豆主产省的大豆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第八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科技入户工程和绥化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作为案例,分析政府农业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创新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最后得出对加强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启示。第九部分是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在上文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第十部分是研究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1)研究思路和视角上的创新。在当前我国大豆产业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本研究认为振兴我国的大豆产业必须从提高我国大豆的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从而在提高国产大豆的单产、质量和降低成本上寻求突破。通过对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需求和应用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提高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水平的途径和对策,尝试破解国产大豆竞争力弱化这一难题,最终实现作强大豆产业的目标。当前国内对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分析的研究还很少,多数是就技术谈技术,就推广谈推广,在大豆领域鲜见有从这个角度展开的相关研究。(2)首次对大豆生产技术进行理论界定,总结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如措施类技术的纯公共品特性、大豆服务类技术的准公共品和俱乐部产品特性、大豆物化型技术的私人产品特性等。(3)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了大豆农户科技需求的优先序,建立农户技术需求模型,对农户大豆技术需求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估算分析。(4)在研究方法上,首次应用DEA的Maln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大豆的生产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5)在研究内容与结论上,力求在大豆的生产技术的供给,农户大豆生产技术的需求,农户大豆生产技术的采用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本文力图从全新的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大豆生产技术问题,因此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用经济学分析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内容丰富,研究结论与对策适时可行,希望关于更好的利用大豆技术服务大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能有所创新。

王茂丽[6]2009年在《美国发展生物柴油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在全球的发展使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新的情况。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发展生物燃料促进粮食的消费;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促进粮食的生产,并且通过进口来解决本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大豆市场面临着相似的情况。虽然从2002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对大豆生产实施补贴政策,但是国内消费量的50%以上倚靠进口,在2003年,大豆进口占了总消费的60%以上。其中,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地,2005年前,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占了中国大豆进口份额的50%以上,2005年后从美国进口大豆也占到总进口的1/3以上。同时,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进口国。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一方面是中国国内生产不能满足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美国大豆补贴政策使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美国以大豆为原料发展生物柴油使得中国的大豆市场面临新的情况。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影响将会通过中美大豆贸易传导到中国的大豆市场,因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美国发展生物柴油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博弈的双方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时,行动往往会相互影响,理性的经济体会选择最优的政策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在这个假定下,对于美国的政策及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情况,中国政府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因而一个博弈模型将被用来模拟这个互动过程产生的结果。本文将计量模型和国家偏好函数模型通过差分博弈模型整合到一起,通过模拟方案分析得到实证的定量结果。中美两国大豆的供给模型、需求模型和中美两国大豆贸易模型中的参数在SAS软件中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参数的估计值基本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各个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且模型总体具有较好的模拟和预测功能。国家偏好函数被用来作为收益函数,国家偏好函数是包含了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和政府福利在内的有权重的可加函数。政治权重通过显示性偏好的方法求出。在中国大豆市场上,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偏向于生产者的,近10年来的政治权重的平均值被用来进行模拟分析,其中生产者的政治权重为1.11,消费者的政治权重为0.89。美国对大豆生产者的偏好权重为1.34。参数估计的结果和政治权重被用于差分博弈模型中进行模拟方案分析。基期为2005年,是美国开始迅速发展生物柴油和《2005能源政策法》颁布的时间,基准方案设为中美两国没有任何积极的行动,即不采取任何补贴政策,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通过GAMS软件得到基准方案下的结果。情景分析主要是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和发展生物柴油两种情况,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假设为美国大豆产量的10%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在两种情景下,美国的策略方案为营销贷款项目、直接补贴项目、营销贷款项目和直接补贴项目组合策略、营销贷款项目与直接补贴项目与反周期补贴项目的组合策略;中国的策略方案为对大豆面积的1/3、2/3以及全部面积进行良种补贴。均衡结果通过重复剔除劣势策略得到。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美国的每个行动方案下,比较两种情景下的均衡结果发现美国发展生物柴油,都将使得中国大豆的生产增加,总消费都将减少。中国大豆市场上的总福利都将上升,其中生产者的福利都会增加,消费者的福利都将减少,政府福利除在美国直接补贴行动下的均衡结果将增加外,在美国其他行动下的都将减少。在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的假设下,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为:美国的最优策略为营销贷款项目和直接补贴项目组合策略,中国政府的最优反应为对大豆全部面积进行补贴。美国以大豆产量10%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情景下,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为:美国为营销贷款项目和直接补贴项目组合策略,中国政府的最优反应为对大豆全部面积进行补贴。相对于基准方案,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情景的纳什均衡下,中国的大豆产量减少6.12%,总消费量增长8.88%;美国发展生物柴油情景的纳什均衡下,中国大豆产量减少5.50%,总消费量高8.40%,比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情景下产量增加0.66%,消费量减少0.44%。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两种情景下的均衡量分别比基准方案高42.79%和28.29%,美国发展生物柴油情景下的进口量比不发展情景下减少10.15%。相对于基准方案,在两种情景下,中国大豆市场上的总福利都会降低,在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的情景下,中国总福利下降27.24%,其中大豆生产者福利将减少37.54%,消费者福利会增加14.47%,政府福利减少96.35%:在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情景下,相对于基准方案下的结果,中国总福利下降26.81%,其中大豆生产者福利将减少21.81%,消费者福利会增加4.83%,政府福利减少97.40%,相对于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中国总福利增长0.59%,大豆生产者福利将增长25.19%,消费者福利减少8.42%,政府福利减少28.72%。通过分析中美两国大豆政策互动过程中的纳什均衡,并将纳什均衡结果与基准方案下的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无论在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还是发展生物柴油的情景下,美国大豆的补贴政策都给中国大豆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抑制了中国大豆产量的增加,使得中国的总福利和生产者福利都受到损害。与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情景下的均衡结果相比,美国发展生物柴油会使得中国大豆市场上的总福利提高,主要是由于中国大豆生产者剩余提高,中国大豆的生产会增加,但是消费量会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发展生物柴油和不发展生物柴油的情况下,中国的最优策略都是对全部大豆面积进行补贴。所以,为应对美国大豆政策及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情况,中国应继续扩大大豆补贴面积,增加补贴方式,促进大豆的生产。同时,我国有必要积极利用WTO相关规则,对美国大豆补贴进行诉讼,以维护国内大豆生产者的基本利益。

黄武[7]2005年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为了享受其成员在国际经贸活动中所享有的各种优惠条件,同时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执行与监督方面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此,中国与许多国家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谈判,并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让步。就农产品贸易而言,中国在市场准入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让步。目前,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平均关税已经相当低,个别农产品已经接近于零关税。贸易自由化的实施使中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与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农产品要在世界范围内与其它国家或地区进行竞争。面对国外大量质优价廉农产品的冲击,中国农业必须在生产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方式、科研体制以及产品质量等很多方面做出重大的调整与改进。 大豆是中国最早实行贸易自由化的大宗农产品,也是受进口冲击最大的农作物。1996年,中国大豆进出口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大豆的全面净进口国。此后,大豆净进口量一路飚升。近年来,每年大豆净进口量一直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超过国内总产量的65%。2001年度更是高达1367.8万吨,占当年国内产量的88.8%。进口的大量增加对国内大豆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最为明显的是大豆国内市场价格的下降。从零售价格指数来看,1998年和1999年大豆价格连续两年下跌,在2000年小幅上扬之后又经历了2001和2002两年的连续下降,2002年的零售价格水平只相当于1996年的84%。国外大豆的涌入和大豆价格的下降,无疑会增加消费者的福利,但是对于大豆生产者而言却不啻为一种打击,尤其是大豆主产区的农民,甚至面临着生存危机。面对进口大豆的冲击,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而且相关政策措施还在进一步完善。 本文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估计和评价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大豆产业的生产、消费、价格和贸易所带来的影响;二是估计和评价政府已经和可能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对大豆产业的影响。实现第一个目的,不仅可以详细考察贸易自由化的利弊得失,而且可以为正确认识贸易自由化的性质从而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提供经验支持;实现第二个目的,对于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两个目的,本研究设计了以下几个具体的研究目标:(1)识别中国大豆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中国大豆生产的长期趋势与波动特征、中国大豆的消

田甜[8]2017年在《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及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阶段,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加,生产也面临较强的约束性和不确定性,资源和供需矛盾决定了我国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波动频繁,我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否安全成为政府和各界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是否具有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际粮食市场的生产、需求和贸易现状及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产需平衡情况及库存和贸易对产需平衡的调节作用;其次,对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研究,并以2005年美国出台《国家能源政策法案》为分界点实证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第三,对国际粮价波动的传导进行研究,首先运用VAR-GARCH(1,1)-BEKK模型对不同品种间国际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四,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可供性进行研究,包括世界粮源的时点可供性、总量可供性以及贸易角度的可供性;第五,通过构建VEC模型对进口量与国际价格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大国效应"进行验证,从我国粮食进口量与国际粮食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分析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是否安全;第六,分别运用依市定价(PTM)模型和剩余需求弹性(RDE)模型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中的进出口市场势力进行研究,从我国在进口贸易上是否具有定价权的角度分析我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世界粮食产量、需求量及贸易量均呈增长趋势,生产波动大于需求波动,贸易波动变小;整体来看处于产需平衡状态,库存和贸易对产需平衡起到了调节作用。第二,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呈现周期性特点,且近年来波动加剧;国际粮价波动除了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国际石油价格、生物质能源发展和投机等新型因素的影响,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使国际石油价格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加剧;分段回归结果显示传统因素和新型因素对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均加剧。第三,不同品种间的国际价格波动存在溢出效应,价格间的交叉传导会加剧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第四,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国际价格的短期波动会影响国内价格;尽管我国粮食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但是由于国内出台一系列稳定粮价的价格支持政策和补贴政策,使得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整合程度在下降。第五,从世界粮食市场的可供性角度来看,我国利用世界玉米和大豆市场更为安全,利用世界大米市场存在风险。第六,我国大米和小麦在进口上不存在"大国效应",玉米和大豆进口存在"大国效应",其中大米、小麦和玉米的国际价格上涨会对进口起到抑制作用,可以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第七,我国在大豆贸易上不具有进口市场势力,但是进口来源国也不具有出口市场势力,进一步扩张进口市场才有利于我国大豆进口。第八,目前我国玉米进口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结构,但是随着玉米供需矛盾加剧以及国内政策调整,我国玉米进口将成为常态,从大豆进口的市场势力分析可知,未来玉米进口应推进市场多元化,分散进口风险。

郭天宝[9]2017年在《中国大豆生产困境与出路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提出之前,中国大豆产业已基本丧失其国际竞争力,在参与国际大豆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回顾大豆产业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我国已经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大豆原产国变为88%的大豆依靠进口的大豆进口国。2016年我国国产大豆约1100万吨,为了满足国内9700万吨的消费量,需要从国外进口8600万吨的大豆来满足国内需求。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单位产量、技术进步均没有明显提升,但国内大豆的需求量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畜牧业规模的扩大而显著增强,借中国入世后取消大豆贸易配额之机,国外转基因大豆凭借其低廉的价格迅速挤占了中国大豆市场,使得国内大量大豆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或被外资收购,中国大豆生产与供给陷入困境。本文在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大豆产业生产、贸易、市场格局发展中先进经验的借鉴,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大豆产业的生产效率、国际竞争力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我国大豆产业生产变化的特点、效应的挖掘,对影响我国大豆产量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剖析,为探索我国大豆提高供给的出路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我们要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抢抓大豆生产、落实“米改豆”策略、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大豆种植效益、提高大豆科技种植,摆脱大豆生产困境,使我国的大豆产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论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了大豆生产发展的相关概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为下文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二章和第三章对中国大豆生产现状、供需平衡及全球大豆产业市场格局的演进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生产、加工、贸易、需求等层面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及供需结构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其次通过对全球大豆产业生产、贸易格局的演变过程的梳理,从生产消费、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角度对全球大豆市场格局的演进进行分析,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大豆产量、摆脱我国大豆生产困境、参与大豆国际竞争的建议。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四章对中国大豆生产困境展开了深入分析。从要素投入、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展开了对大豆生产困境的分析。首先,指出影响我国大豆供给的土地资源、资本资金、从业人员和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严重不足;其次,选择大豆产业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指数和规模变化等指标数据,利用DEA中的VRS模型对大豆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和评估,使用Tobit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样本选择模型对我国大豆产业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导致我国大豆生产效率较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通过构建大豆国际竞争力指标,对比了中国大豆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状况。第五章对中国大豆生产效应进行了分析。本章从资源效应、生态效应、安全效应及结构效应等角度对我国大豆供给困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国际市场农产品供给充足、我国外汇储备实力雄厚、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五大货币等有利因素下,指出我国实施大豆资源进口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化肥、农药的进口替代可以产生一定的生态效应;通过构建大豆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及对大豆对外依存度的分析指出了大豆生产困境的安全效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及时提出为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走出大豆生产困境带来了新的机遇。第六章对中国大豆生产困境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指出了大豆生产困境的成因。大豆生产成本高源于机械化水平较低及转基因技术落后且被禁止使用;豆农种植积极性差源于大豆的比较收益弱于其他竞争力作物;进口大豆抢占国内市场源于我国大豆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支持力度弱化。第七章提出了中国大豆走出生产困境的出路。从大豆生产自给率定位、大豆种植区域布局规划、建立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保护区、放开转基因大豆种植、强化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八章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肖黎[10]2012年在《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中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农产品贸易发展关系着我国国计民生、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稳定。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逆差,引起了国家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文章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系统规范分析、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成因、影响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论文首先描述了国内外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规模、格局与发展趋势。文章指出:不管是国际产品贸易还是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逆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随着快速增长,可接受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产品主要来自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逆差市场主要为南美洲、北美洲与大洋洲,主要逆差来源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内逆差省区主要为东部地区。然后,文章基于出口与进口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其进行计量实证,结论是:在出口影响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分别为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国内需求旺盛、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产品国外需求疲软、人民币升值、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国家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在进口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则为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农产品国内需求增加、农产品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下跌、人民币的升值和农业投资的不足等。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的影响:农产品贸易逆差在短期内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但在长期内会带来国家粮食安全危机;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但对农民就业的影响不明显。最后,文章在借鉴国外农产品贸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与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对策建议。第一,增加农产品国内产量,减少进口规模:严格保护并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第二,扩大农产品出口:积极参与WTO农产品贸易谈判和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整农产品出口结构,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国内支持力度等。第三,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把握好农产品进口结构;合理使用农产品进口保护措施,即继续实施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运用农产品特别保障条款,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合理利用非关税堡垒等。文章研究成果有利于政府和社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贸易结构,促进农产品出口增长、把握逆差规模、缓解或降低农产品贸易逆差、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相关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大豆产业:价格、供给与贸易[D]. 喻翠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2].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马增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09

[3]. 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杨树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

[4]. 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D]. 王济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0

[5].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D]. 崔宁波. 东北农业大学. 2008

[6]. 美国发展生物柴油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D]. 王茂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09

[7].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研究[D]. 黄武.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8]. 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及利用研究[D]. 田甜.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9]. 中国大豆生产困境与出路研究[D]. 郭天宝. 吉林农业大学. 2017

[10].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研究[D]. 肖黎. 湖南农业大学. 2012

标签:;  ;  ;  ;  ;  

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