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中医院内一科 湖南常宁 4215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与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后的氧分压(PaO2)指标数据比对照组高,而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数据均比对照组低(P<0.05),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患者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短,患者临床效果均比较显著,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感染发生率比较低,在患者身体康复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感染发生率
在近些年,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并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慢阻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由于慢阻肺疾病属于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发病期间主要表现为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加重,如果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并发为合并呼吸衰竭,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但不同的治疗方法起到的效果完全不同[2-3]。为此,我院就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下是具体的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参与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5-79岁,平均(63.1±4.1)岁;观察组共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56-80岁,平均(64.8±3.2)岁。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比。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即对患者实施鼻导管吸氧,对患者的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实施抗感染、平息患者咳喘现象、纠正电解质紊乱现象。
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即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患者主要开启SIMV+PSV模式,刚开始的潮气量保持在6-8mL/kg,范围内,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血气分析数据进行调节。
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即对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模式,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吸气压保持在10-12cmH2O范围内,呼气压保持4cmH2O即可,患者的呼吸频率需要控制在12-14次/min。此后的机械通气治疗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血气分析情况进行调节。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的感染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感染发生情况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心率、血气指标采取( ±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气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比对照组的低,而氧分压(PaO2)指标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3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例,气道阻塞1例,呼吸肌疲劳0例,感染发生率为5.88%(2/34),对照组中呼吸道感染2例,气道阻塞3例,呼吸肌疲劳3例,感染发生率为26.67%(8/30),( =5.222,P=0.022)。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使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4]。由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病死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威胁患者的生命。为了提高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措施,为此,我院就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术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34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措施,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患者通气后的氧分压(PaO2)指标数据比对照组高,而心率(HR)、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数据均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措施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由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而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各个器官出现退行性病变,呼吸功能也越来越差,而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扩张患者的肺泡,将痰液等引出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5]。而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措施,一方面不会损伤患者的身体功能,同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并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还能提高患者的氧合通气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提高患者的氧分压,降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从整体上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优先选择。
综上所述,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患者临床效果均比较显著,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感染发生率比较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吴燕玲.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对照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0):60-61.
[2]矫伟克.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农药中毒(急性)并呼吸衰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12-13.
[3]崔卫正,刘爽,李冰,等.支气管镜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2):2241-2243.
[4]符斌,潘宏强,唐国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16,31(07):1213-1215.
[5]黄海,刘娟.不同切换点行序贯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06):1126-1129.
论文作者:李,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机械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氧分压论文; 心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