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_课堂教学论文

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_课堂教学论文

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课堂教学论文,基本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不仅是实施课程教学计划的首要场所,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操作、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改进、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教学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等都离不开语言课堂这一包容万象的动态世界。正是在这种动态的发展变化中,课程方案得以实施、课程改革与创新得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得以达成、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同时得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也有望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本文拟就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展开讨论,并试图帮助广大英语教师更好地认识英语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转变教学观念,从而更加高效地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

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过程。其中输入过程所采取的主要学习形式是“听”和“读”,输出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说”和“写”两个方面,而吸收是发生在输入的过程、输出之前的消化过程以及输出的过程之中。这里所说的吸收也是一种艰难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语言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出等。由此看来,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语言学习过程,整个过程中伴随着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消化和输出,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获取、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发展都是在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过程中实现的。

但是,无论是Krashen[1]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还是Swain[2]的可理解性输出理论,都强调了学习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两个因素的重要性,尤其是强调了可理解性的问题。其实所谓的可理解性就是要便于学生吸收消化,易于学生理解与表达,让学生减少心理和情感压力以及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创造良好的认知氛围和学习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语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过程也是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理论来自于教学实践,又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一些教师认为英语教学理论是理论家的事情,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关系不大,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我们的教学实践,就会发现,我们自己也有对应的个人理论(personal theory),这些理论有的来自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或感悟,有的来自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协商,还有的来自于同学生的合作或自己的反思。这些理论或明或暗地决定着或者说指导着我们如何开展课堂教学。Ellis[3][2]指出:“所有的教师都有一套语言学习理论……没有一套语言学习理论,语言学习就不能实现,但是这些理论可能仅存在于一套隐性的观念之中。”

哲学上所谓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其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方面,个人所形成的教学理念,同样也决定着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但课堂教学毕竟是一项职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实现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这些活动的开展,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职业实践过程,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又反过来丰富了教师本人的教学理论。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课堂教学是由理论指导的职业实践活动。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和生态系统

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态特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调整、教学内容的压缩与延伸、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变换、课堂上的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教学技术手段的整合与开发等。比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鲜活的教学方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帮助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和飞跃。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相长”也是英语课堂教学又一特征,而其中的“相长”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学生知识的长进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又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参与,教学设计又要符合学生的自身特征,在从事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提高。

之所以说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主要是因为英语课堂教学涉及师生双方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情感因素、智力水平,还有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等。而每一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说,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各种因素都应该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包括三层含义。首先,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态的系统。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的生态系统(ecologicai system of cognition)。它涉及物理学(physics)、生理学(physiology)、心理学(psychology)、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情感(emotional)和社会(social)因素等诸多方面。物理的条件、生理的准备、心理的适应、认知的规律、情感和社会因素都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的施教是一个生态系统。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技术的变换、教学内容的更替都与教师的身体状况、学识水平、情感因素等密切相关。Tudor[4](10)认为,教师施教的过程是与学生的期待和态度、学生家长的期待与态度、学校管理人员的期待与态度、教材作者的期待与态度、还有其他人的期待与态度以及教师本人的个性有关的。再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场所的整个大的课堂环境也是一个多元互动的生态系统。学生的努力、教师的贡献以及教学材料的使用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都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态性特征。

四、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便是我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所反映的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他们也发挥指点迷津、解除困惑的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的英国应用语言学家Harmer[5]就提出了教师角色的分析框架:控制者(controller)、评价者(assessor)、纠错者(corrector)、组织者(organizer)、促进者(prompter)和提供资源者(resource),这一框架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角色的内涵。

通过研究,Karavas-Dukas[6]发现教师充当的四个主要角色是:专长源、管理者、建议源和学习促进者。其中,专长源(source of expertise)指的是教师知识专长确保了自身的权威性,可以在学业上充当导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但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教师还是教学艺术的表演者。管理者(administrator)指的是教师所承担的管理者角色,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活动、安排教学过程,以及创造宽松而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等都需要教师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建议源(source of advice)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当顾问、个人导师、心理学家等角色,可以随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困惑,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学习促进者(facilitator of learning)主要指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如在小组讨论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等。

Williams & Burden[7](134、165)指出,我们需要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首先,教师需要成为有效的中介者(mediators)。其次,需要承担建议者(advisors)、协助者(facilitators)、咨询顾问(consultants)、合作交流者(co-communicators)、学习伙伴(partners and joint problem solvers)及反馈者(provider of feedback)。Cohen[8](97-102)曾经对策略型指导中教师的角色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教师角色的复杂特征:教师是诊断专家(diagnosticians)、学生培训者(learner trainers)、指导员(coaches)、协调者(coordinators)、语言学习者(language learners)、研究者(researchers)。

Richards & Lockhart[9](98)认为教师除了要承担教学职责外,还要受到学校的特点、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师个性特征和教师文化背景的制约。不同的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不同,所以教师所担任的角色也不同,如在有的学校教师可以自行决定教学目标、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手段等,而在别的一些学校,这些决策是由学校管理者作出的。而且,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角色也不一样,在听说法中教师的作用处于主动的、核心的地位,在交际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处于促进者、指导者的地位,而在合作教学法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进行合作和协调。

五、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和职责

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角色和职责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积极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拥有自己的各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能够创造性地开展语言课堂学习。第三,课堂教学允许学生差异的存在,任何课堂中不同学生的知识培养与能力发展都不是绝对相同的,这与他们的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期望等等都有关系。另外,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对语言课堂教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其个性特征包括前面提到的学习策略、个性差异、认知风格等等。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最近几年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日益凸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应该发挥参与协商、积极合作、勇于探索的作用,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而又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关系

师生或生生的合作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内容,师生或生生合作与配合也是构建积极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拥有的渊博知识、教学技能和奉献精神,与学生所拥有的期待与动机、兴趣与好奇、积极拼搏与进取等互相交融、互相督促和鞭策,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道相互尊重、融洽交流、教学相长的桥梁,通过师生的合作共同创造了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学生之间既存在着个性差异,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学习体验,生生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要比师生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更多更经常。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或生生的合作形式是多样的,如同伴合作和协商活动、分组讨论等。另外,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可以在师生之间展开,也可以在生生之间展开)需要协商与交流,完成各项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包括双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的完成既离不开生生的合作也需要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如在信息差活动或在小组活动中,都离不开成员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在协商与合作的基础上做到信息的交流,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关系的确立不仅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为目标,而且使学习者真正体验社会的发展、自身心理的发展和认知的发展,它不是以竞争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而是强调学生之间的积极的互动关系与团队型的学习精神。合作关系体现了对课堂交际互动的促进作用,被看做是交际语言教学原则的延伸和扩展。

七、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环境因素

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环境因素涉及:语言政策、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活动、学生和教师、教学评价等等。国家的语言政策通常是由大纲或课程标准来体现的,而教学大纲则提供整体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要求(这些目标和要求与学习者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教材,作为教育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的内容。课堂活动是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教师的教是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学最终决定着知识接受和能力培养的结果。另外,教学评价还对教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教学还受到社会、文化、人际关系、教学资源、现代化手段等因素的影响。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其他环境因素有:班级的大小(教室空间大小和人数多少)、男女生比例;学生的基础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风格等;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品德;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技术、教室环境布局(书桌的摆放、墙壁的装饰、光线与温度等)、班级可及的学习和教学资源、课外活动及其作业布置情况等等。上述各种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构成英语课堂教学的形式要件和内容要件,而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开展专项研究。

八、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灵活性原则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特征外,英语课堂教学还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灵活性。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环节:教学备课和教案设计;教学的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目的是对教学的整体目标的宏观概述以及为实现整体目标而设定的具体教学目标,也就是为每一节课制定出要达到的目标。时间安排是很重要的一项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对于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的计划性是指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评价手段、教学辅助设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时间分配等所作出的书面的课前安排和计划。好的教学计划的评判标准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与教学目标密切关联;(2)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应当明确,并发挥师生各自的重要作用;(3)时间安排应该科学、合理,包括教学内容的密度、教学进度以及活动的时间长短等都要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4)教学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等。Brown[10]在他的教学计划范本中,列举了如下几个重要部分:课堂描述、总体目标、具体目标、教材和设备、教学步骤、评价手段等。其中教学步骤是教学计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包括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详细描述和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等。教学计划是教师成功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计划,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做到教学程序有条不紊、教学内容严密周详、教学节奏快慢适宜,教学卓有成效。

课堂教学还有很强的灵活性。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主要是指,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环节的增删、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变化等。由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呈现了动态的特征,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师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类偶然事件的触发都可能打破预定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教学计划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如前所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还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上,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法无定法。“有法”指的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计划,“无定法”指的是方法和计划具有灵活性,并不一定局限于原有的计划和方法,而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换。

结束语

英语课堂是实施课堂教学计划的首要场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内容的交流与互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等都离不开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互动的生态系统中实现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灵活性原则。上述因素构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成为由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活动。认清英语课堂教学自身的本质特征对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有效地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和发挥课堂各方面(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的积极因素、提高教学效果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标签:;  ;  ;  ;  ;  ;  ;  ;  

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