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 201712
摘 要: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与合作方式,它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能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且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对其合作和探究精神也进行有效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所采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打破以学生个体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将学习小组作为教学主体。这样学生个体就能够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进而在集体内展示个体思维方法及探索过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一、科学分工,合理分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进行任务分工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加强互动与协作,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角色分配与任务分工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至关重要,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科学合理的依据进行任务的分配与人员的调整。教师可以将小组不同成员分别任命为大组长、小组长以及组员,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求每一名成员都担负起帮助他人、为其他人负责的任务,实现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良好局面。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可能担任不同的职务与角色,例如检查员、记录员等,写作能力不强的成员可以进行任务检查,而表达能力较好的成员可以负责问题讲解等,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由学习主题、学生的心理情感和智力活动三个因素构成。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去学习、主动地去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意见和建议,不随意代替学生做出决定。同时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识的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2.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动力,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好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具有全程性、策略性、发展性,又要具有层次性、探究性、启发性,能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对教学过程起到引导、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三、思维碰撞,实现小组合作中的共生共赢
小组合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共生共赢。学生通过在小组内的交流,产生了思维的碰撞,使不同的思想进行融合,这样就可以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思考与发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将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进行整合时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思维碰撞中还会有新的生成,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希望看到的现象,也最能体现出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合理评价
评价机制不仅是检验合作成果的有效手段,更是纠正合作问题、提高学生合作效率的主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对小组的团体评价。合作学习的重点就是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合作结果的评价是保证合作学习方向的基础。其次是重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依据新课程标准目标关注学生在合作中的知识探索和情感体验,进而深化合作学习对个体的影响。最后,组织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自我总结与反思中提高合作能力。
五、准确定位自身角色
新课标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执行教材,而是转变成了课堂的创造者和引导者。这种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创造气氛,保持学习环境的积极向上和丰富多彩。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分歧产生,因此引发争论甚至是争吵,这时候教师就要将组织者的身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持学习环境的和谐稳定。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将清晰的学习目标提出来,然后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判定阶梯化的目标,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并且教学目标需要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微观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本堂课程的具体内容,能够将其重现一遍,而宏观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并且联系现实生活情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29)。
[2]康俊仙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索[J].新课程(中旬),2016,(11)。
[3]张雪梅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中国培训,2016,(02)。
论文作者:焦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成员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思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3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