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_农业论文

福建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_农业论文

福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论文,农业发展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闽台隔海相望,发展农业具有相近的地域优势和丰富的气候资源,但也同样面临人多地少与相对农业资源缺乏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何根据省情,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外向型农业日显重要。闽台虽是近邻省份,但由于种种原因,双方人员来往与技术交流均受到很大限制,而农业界的交流却相当活跃,纵观闽台两岸农业的发展,借鉴台湾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其富有特色的外向型农业模式,对我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富有实际的意义。福建作为较早实施改革开放的沿海省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求具有本省特色的外向型农业新路,不断拓展农业经济外向度,促进我省农业生产上新的台阶。

一、台湾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政策导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外向型农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得到较大的发展,正向国际化模式靠拢。

1、“农业培养工业”阶段。

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台湾处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即初级进口替代阶段,此时对农业采取“挤压”政策,提出“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实行实物土地税、易货贸易、工农价格剪刀差、直接转移地主资产等政策,直接吸取农业剩余,使农业成为工业化所需资本、劳力、食物、原料的主要供给者,促进农产品外销发展外向型农业也因此成为农业部门的重要目标,其措施包括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及质量管理,研究开发优良农作物新品种,拓宽农产品外销市场等,利用国际需求出口稻米、糖、香蕉、茶等传统农产品,赚取发展工业所需外汇。1933~1968年,台湾农产品出口创汇累计达25.5亿美元,成为工业用外汇主要来源。

2、工业促进农业阶段。

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台湾工业化发展到第二阶段,即初级出口替代阶段(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台湾工业品出口从1966年起超过农产品出口,此后农产品产值及出口值在经济中所占比例逐年大幅度下降,1968~1973年,台湾农业年均增长率仅1.2%,其中1969年为负增长,农业生产出现萎缩。由于农产品出口集中在美日等少数国家,受贸易保护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台湾稻米等传统农产品外销剧减,1970~1974间每年平均外销稻米不足2.5万吨。1970年后,台湾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面对严峻的形势,台湾适时调整农业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挤压政策,实行农产品价格支持,增加农业投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生产方式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生产结构随之发生根本变化。1977年,台湾渔、牧业比重开始超过种植业,种植业内部蔬菜、水果的产值又超过其他作物,仅次于稻米。农产品出口结构为之一变,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等新兴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剧增,出口产品走向多元化、高值化的趋势。

3、保护农业阶段。

70年代中期,台湾工业化进入第三阶段,即次级进口,次级出口替代阶段(出口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随着工业技术进步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下降,并出现一系列危机:农业投资与资金积累不足;劳动成本上升,劳动投入减少;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效率相对偏低;工农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对此,台湾先后出台“农业发展条例”、“农业发展条例细则”、“加速农业升级、发展精致农业方案”,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与引导:(1)实行稻米,甘蔗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使农业名义保护率由1970年的2%提高到1980年的52%;(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村建设计划、社区发展计划、农村环境保护计划等,缩小城乡差别;(3)推动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4)加速农业升级,通过改变经营型态、革新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结构纵深化、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产品质高级化。

4、台湾外向型农业逐渐向国际化模式发展。

世界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由于各国经济背景的差异,其纵深度和外向度明显有别。就一般而言,发展外向型农业主要以创汇和获取到更高效益为目的,以市场变化为导向,注入很大科技成分,以优取胜。目前国际外向型农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支持型。多数欠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利用地理及廉价劳力资源等优势,生产传统或独特的农副产品换取外汇,支持工业的发展。如我国1990年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值达219.5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商品总值的42.2%,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维持型。多数中等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崛起,农产品出口比例相对减少,其创汇的重要性日趋减弱;而由于成本上升等原因,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农业被迫进行适应国际市场的调整,外向型农业的主要目的已由创汇支持工业转为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尽力缩小工农收入差距。如菲律宾等一些东南亚国家,近年来都致力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点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与国际农业优势互补。

(3)扶持型。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升值与从业人员在经济中已占很小份额,出于保证食物需求、保障社会稳定及各自战略意义等方面的需要,对农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扶持,并以高补贴促进农产品的出口。据统计,89年欧美日等国的农业补贴高达3000多亿美元,接近当年农产品出口总值。

台湾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正是逐渐向国际化模式靠拢的,目前已接近维持型的晚期,对农业的扶持也日益增多。这一阶段,它加快了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重点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独具特色,很值得我省借鉴与参考。

二、我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省从省情况出发,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以及闽台经贸往来的加强,适时进行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着手创建一个以创汇农业为主的贸工农型农村产业结构,使全省尤其是沿海地区创汇农业取得较快的发展。1993年,全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已达23.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近40%,比1985年增加约8倍,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初步建立起一批外向型农业基地。

我省地处东南亚沿海,又是全国较早开放的省份,外向型农业起步较早,目前,一批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建立。福厦路两侧的龙眼,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已占全省的80%,漳诏公路沿线和莆田的荔枝带,面积与产量均已占全省70%,九龙江沿岸的香蕉基地,安溪的乌龙茶基地、闽东绿茶基地、沿海鳗鱼、对虾养殖等水产品出口基地都已初具规模。

2、形成一批较有特色和优势的名优出口产品。

多年来,我省参与国际经济交换与循环,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发挥地域优势,从国外和台湾引进一批农业良种、良畜、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发展出一批出口创汇拳头产品,鳗鱼、对虾、芦笋、香菇、茶叶等16种产品出口额均超过一千万美元,银耳出口额居世界首位,食用菌、乌龙茶、水仙花等出口量名列全国第一。这些特色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3、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

1992年末,全省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03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2050千瓦高70.9%,旱涝保收面积954.2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8%;建成一批初级水利化县和农村电气化县;全省公路里程达41881.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占74.9%;漳州、厦门、湄洲湾、福清、福州、闽东,从南到北建立了一批大小配套的对外和对台贸易港口;全省已建成完全由光缆和数字微波构成的两大容量的环形传输网络,数字化传输手段覆盖全省91%的县市,无线寻呼覆盖全省所有县市。为农业经济参与国际循环打下了良好基础。

4、农产品出口体系初见端倪。

我省利用台、侨、特优势,积极获取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组织产供销体系,除国营外贸部门外,三资企业与乡镇企业成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又一渠道。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将成为我省发展创汇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重要伙伴。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省外向型农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出口产品品种集中,加上出口地多集中日本、台湾,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加工单一与技术落后,使产品难以升级,更新慢,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由于缺乏先进科技手段和有效投入,许多珍稀产品形不成规模,不能批量出口。

(2)创汇农业体系不健全。生产、加工不配套,精加工与深加工能力不足,初级、鲜活产品出口比重大,创汇少、市场占有能力有限;科研、生产、出口脱节,不能针对出口创汇尤其是具体出口国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品种、作物病害防治与农产品“绿色度”、农产品保鲜贮藏等系列研究还无法全面突破,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生产经营脱节,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往往会造成生产单位直接受到严重冲击,影响外向型农业的稳定发展。

(3)政策不配套。缺乏健全有效的适应国际规定的从生产到出口的管理政策及保护措施,使农产品难以保证稳定出口,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大,加上出口渠道较多,竞相压价出口时有发生,影响农产品出口的声誉,难以开拓稳定的出口市场。

(4)资金投入不足且较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化、系列化、科学化的外向型农业生产,也使基础设施尤其是农产品仓储、运输等条件一时无法得到较大改善,外向型农业的提高与升级换代进展缓慢。在亚洲许多国家竞相发展创汇农业的竞争中,我省外向型农业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5)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与意识不强,再加上现有科研、推广、生产体系脱节,先进技术难以很快推广应用,制约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证明:促进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最终取决于科技发达程度与推广应用的效果,农业的现代化最终实现离不开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化素质农民这个重要环节,回避这个问题谈农业现代化是不现实的。农业要参与国际循环与竞争,培育一批懂技术、懂管理、善于根据国际市场信息组织生产的农民已十分紧迫。

三、发展我省外向型农业的思考与对策

(一)发展我省外向型农业的思考:

1、现阶段发展外向型农业,不仅要抓好产品与投入,更重要的是促进农业的国际化、商品化与工业化。

目前,我省创汇产品中工业品(含乡镇企业)已超过农产品的出口。估计今后农产品出口与出口总值之比还将进一步减少。外向型农业的目的由创汇支援工业必须逐渐转向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增强后劲。在激励外向型农业发展方面,若仅单纯强调产品与收入,而不注重自我基础的完善,致使竞争力继续削弱,一旦国际市场发生不利的变化,创汇农业乃至全省农业将遭严重挫折。

2、必须制定稳定的发展农业政策,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时采取不同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台湾农业所取得的成就,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依赖于政府始终如一坚持发展农业政策的扶持,即使在工业化初期实行“农业挤压”政策的同时,也很注重开掘、培植和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更是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近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对策与措施,逐年逐期完成,如《基层建设计划实施纲领》(89-91)规定出台,配合县、市长任期,切实制定发展规划,依计划逐年办理编列预算项目,特别是投资大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使政府导向性强。我省这些年来虽先后也制定了不少规划或意见,但大多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和必要的政策保证,往往是落实了项目,却资金难到位,无法具体引导优高农业、外向型农业的稳定发展。

3、发展外向型农业,不能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

由于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优质化程度不高以及品种单一等原因,我省粮食生产效益一直难以上新的台阶,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各地纷纷调减粮食播种面积,改种竞争力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发展外向型农业,适当的调粮改经固然必要,但粮食作为特殊战略物资,对人口众多的国情而言,其在稳定社会等方面所起的作用都不是少量创汇所能比拟的。世界上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力求实现粮食的自给。埃及政府就不断强调“没有粮食就没有自由”,日本及台湾地区的大米价格是国际市场的一至四倍,但都实行有力的保护价收购,以稳定粮食生产,目前,台湾稻米收购价已达外销价的二倍多。我省虽有国内其他产粮省的支持,但迫于运输条件,外省调减种粮面积等原因限制,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4、农业生产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关键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发展外向型农业,要在“外字”上下功夫,农产品出口创汇固然是一个重要内容,但根本是还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搞好优势互补,加速农业升级换代,最终是促进农业生产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循环。这就需要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它应含有如下内容:(1)有较高文化水平及科技素质的农民;(2)一头连国际市场一头连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组织,以构建国际化的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开放式的服务化体系;(3)健全的交通、通讯、储运等配套基础设施;(4)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5)不断完善的农业科研、培训、推广体系;(6)切实抓好加工增值环节和产供销体制的建设;(7)逐渐实现现代化农业过程中大协作与巧分工的优化组织结构。

(二)发展我省外向型农业的若干对策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是交通、通讯、仓储等设施建设,使农业生产能跟踪国际需求信息,及时存储、迅速运销国际市场,以改善农村的生产和发展环境。随着发展中国家创汇农业的发展、国际竞争日显激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后劲已势在必行。可将它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任期目标,做到长规划、短安排逐项完成,同时要保持其连续性,积小项成大业,以期达到设施趋于现代化的目的。

2、健全出口管理制度与外销政策。

健全出口管理体制,包括出口农产品许可制以保证质量;出口农产品专业代理制以保证合理的价格;出口产品信息预测与调节机制以稳定产品出口数量衡产供销;农产品产销合同制以保护农户;出口产品基金征收制以支持生产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应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允许中介组织与中介人合法的商务活动,让商界能人发挥更大作用,沟通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密切联系,以利于产品尽快转化为商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挑战,要制定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各行业的积极性,力求使国家与集体及个体外销渠道要始终保持畅通,在保证国家税收不流失条件下,拓展外向度。

3、加强创汇农业区域规划。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发展各种农业专业区,扩大经营规模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基地布局,集中力量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的特色品种出口基地,同时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创汇能力。福建是沿海与山区兼具的特殊省份,山区面积占80%,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外向型农业的优势在山海,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发展富有特色的山海产品,合理分布并尽快建立现代加工业为主的基地及其出口体系,搞好加工增值,彻底改变以原料为主的低价值出口现状,同时适应港、澳、台地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达到持续创汇的目的。

4、建立农村专业化组织,形成配套的产供销体系。

目前农产品外销基本由外贸部门垄断,产销间缺乏必要的内在利益联系,一旦这一渠道受堵,受损的必然是农民。必须建立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密切产供销关系,推广先进技术,组织股份合作资金,安排生产资料供应和产销服务等。人们曾十分赞赏一村一品的特色论,实际上,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要单独垄断是难以维持的,关键在于大协作的紧密度与产品的优劣以及掌握信息的本领。高效益的产供销体系,在保证丰产优质的同时,还应注意重在销上做文章,才能体现真正的效益。

5、完善科研、培训、推广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使目前相互脱离的科研、教学、推广体系紧密结合,围绕外向型农业需要选择课题,尤其要在良种、虫害防治、保鲜加工等系列环节加强研究,并迅速组织推广,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应用科技的能力与水平。纵观各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清楚地认识到,科技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省乡村农户普遍科技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急待提高的现状促使我们要首先考虑和解决科技兴农的深层次问题,忽视了这一问题,就难以适应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

6、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

投入是产出的基础,“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目前虽然外向型资金渠道来源不少,既有抚贫基金、出口创汇专项基金,也有信贷、外资等,但多是针对某些特定项目,缺乏稳定的投入政策导向,难以培植引导长期的外向型农业,必须逐步建立较为稳定的农业基金筹集与运用机制,运用政策与制度引导农业投资,克服人为的盲目性和违背客观实际的随意性投资决策,尽量减少浪费现象,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作用。真正达到通过投资引导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7、尽快构建“快节奏、高起点、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

我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现已初具规模,但如何向纵深方向迈进,上新的台阶,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构建“快节奏、高起点,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只有充分利用本省的优势,形成更大开放系统才能抓住当前机遇。开放度的扩展,目的在于扩大交流,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只有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租赁、购买、承包及股份投入等多种形式利用外资,才能拓宽利用外资的路子;只有高起点引进外资项目,才能保证项目的先进性和质量,实行跳跃性发展。外向型农业发展还应注重搞好技术输出工作。利用我们富有特色的农业技术加入国际循环之列,走出国门创业绩。我们不仅要搞好内联与外引工作,而且还要统筹输出与引进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生气勃勃的发展态势,走出一条富有福建特色的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新路。

标签:;  ;  ;  ;  ;  ;  ;  ;  

福建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