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亳州 236000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外科抢救记录规范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 年12月至2015 年12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急诊外科抢救护理,观察组(n=40)接受品管圈活动进行急诊外科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记录的规范性、急诊抢救时间、接诊时间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漏/补记率为2.50 %,对照组为20.00 %,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急诊抢救时间为19.58±3.78 min,对照组为27.99±4.02 min,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急诊交接时间为3.73±1.03 min,对照组为7.14±1.42 min,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0 %,对照组为82.50 %,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急诊外科抢救记录的规范性,对于缩短急诊抢救、交接时间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外科;规范性管理
急诊外科是医院工作较为繁重的科室之一,由于急诊外科所接收的患者均为病情较急且较为严重,需要立即予以临床急救[1],临床工作中常可以看到急诊外科存在记录不及时、事后补记等现象,造成临床急救记录不规范、不真实,对患者临床急救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急诊外科抢救记录的规范性对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急诊外科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抢救记录的规范性,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 年12月至2015 年12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 例患者接受常规急诊外科抢救护理,作为对照组,40 例患者接受品管圈活动进行急诊外科抢救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24~58 岁,平均年龄36.49±6.72 岁,急腹症14 例,内科疾病昏迷21 例,创伤性休克 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22~57 岁,平均年龄36.66±6.35 岁,急腹症12 例,内科疾病昏迷20 例,创伤性休克 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品管圈活动进行急诊外科急救护理,即 ① 确定主题 科室内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针对科室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4 个课题,采用头脑风暴、圆桌会议、讨论、投票等方式评选出本次品管圈活动课题——如何有效提高急诊外科抢救记录的规范性,将本次所选的课题上报至护理部审批,获得批准后开展品管圈活动[2];② 原因分析 对科室内抢救纪录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制作调查表,其中发现6类纪录存在漏/补记的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吸氧、吸痰、基本资料、用药情况、心电监护,采用鱼骨图、因果关联图对护理记录中漏/补记分析,其要因如下:护理记录单设计过于繁琐、不合理、日常护理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抢救车功能不足、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记录书写不规范;③ 提出对策及实施 采用5W原则(what 什么、why 为什么、where 哪里、who 谁、how 怎么做[3])对于关联图和鱼骨图中所有原因列出来,小组成员对问题解决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采用5、3、1评分制,得分越高说明可行性越高、最亟待解决,找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抢救记录单设计繁琐、不合理、日常护理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抢救车功能不足,正对上述原因,采用PDCA原则(plan 计划、do 执行、check 检查、action行动),确定计划方针、目标,按照计划内容实施、操作,对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总结的基础上,推广实施的成功之处,对实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保证护理效果的持续改进。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抢救记录的规范性、急诊抢救时间、接诊时间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抢救记录的规范性考察漏/补记录发生率。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急诊抢救时间、接诊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漏/补记录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抢救记录规范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漏/补记率为2.50 %,对照组为20.00 %,见表1。
3.讨论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以质量为中心,以全组成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服务满意度和使小组成员为共同解决问题而感受到自豪感[4],最终让患者受益并保持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品管圈护理活动通过对急诊外科抢救记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跟踪、反馈,从而持续性的提高急诊外科抢救记录的规范性。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抢救记录规范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品管圈护理活动通过对抢救记录不规范的原因进行分析、改进,有效的提高了抢救记录的规范性;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和接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通过加强日常护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效的提高了急诊外科抢救效率;再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进一步说明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急诊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英,赵小兰.品管圈应用前后急救患者护理质量的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6):3598-3600.
[2] 李斌,邝蕾,周桂萍.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抢救记录规范性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B):2248-2249.
[3] 李栎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 12):1728.
[4] 王黎明,尹艳,王菊.品管圈活动缩短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4):75-77.
论文作者:尹丹丹,郑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外科论文; 规范性论文; 品管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