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闭试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减少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抗痨治疗的同时,给予实验组胸腔闭试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引流管注入生理盐水10毫升。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胸水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闭试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管;尿激酶;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19-02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胸膜粘连,胸水形成包裹积液,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采用胸腔闭试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为结核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我院对该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经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随机将76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16~72岁之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均为19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胸腔闭试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均行术前B超定位确定穿刺点,在穿刺点进行胸腔下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向治疗组患者胸腔膜内灌注10ml生理盐水和10万单位尿激酶(国药准字;H2102204辽宁卫星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化学药品,10万单位/支),4小时后将引流放开,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重复灌注尿激酶,治疗周期为2周。对照组注入10ml生理盐水,治疗周期与实验组患者相同。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疗1月后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和观察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及胸膜肥厚粘连情况作为判断标准,分为三种情况:1)显效:患者胸闷、胸痛、气促等情况消失,B超及影像提示胸水完全消失,无胸膜肥厚粘连;2)有效:偶诉胸痛,但无胸闷、气促,B超及影像提示胸水完全消失,但胸膜肥厚粘连;3)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B超及影像提示胸水未能完全消失。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胸水引流量、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周期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胸水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现阶段我国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发病率较高,早期接受积极抽液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致使胸水分隔成多个小房,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最终演变为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2],延长胸膜炎治疗时间及减低治愈率,是致患者胸廓增厚和胸廓塌陷的最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多采用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尿激酶是从人尿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糖蛋白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变为纤溶酶,发挥溶血和裂解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3],即可溶解胸水中丰富的纤维蛋白,裂解纤维分隔,清除胸水的粘连和间隔的形成并降低胸腔积液的粘稠性,保证胸腔积液引流通畅,利于积液充分引流。胸腔内植入胸腹腔引流管创伤小、操作简便、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穿刺损伤,且在持续引流过程中患者轻度活动不受限制。
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患者,胸水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胸腔闭试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1] 杨燕,宁康娟,黄文燕.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11(12):1104-1106.[2] 胡泽福.应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方法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7(9):241-243.[3] 杨宝峰.药理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孙贵珍 王宁 江甫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3
标签:患者论文; 胸膜炎论文; 胸腔论文; 尿激酶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结核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