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于式翠,郑秀杰,李利利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66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其中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理前后的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CL-90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明显低于护理后的对照组。结论: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心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且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群体,其发病率占泌尿科门诊疾病的25%左右。其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其并发症多,易发生迁延,高反复发作率,导致患者出现疲劳、射精痛、早泻等躯体症状,并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如抑郁、焦虑、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心健康【1】。本文则将探讨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现代前列腺病学》相关诊断标准确诊,排除有神经精神性疾病病史及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6.14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病程3.26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中学22例,大专及以上17例。对照组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7.21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3.72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中学26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其中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 忌烟酒、饮食清淡、按时服药、防寒、保暖及定期进行户外运动等。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认知行为干预

1.2.1.1 认知干预

相关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通过图解、视频等向患者讲解其相关知识,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告知未婚者该病与生育的关系,告知已婚者该病与性生活的关系,告知年长者此病是良性疾病不会恶变等,树立患者正确的认知,消除患者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1.2.1.2 行为干预

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不憋尿、不久坐、不长时间骑车、不酗酒,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对习紧张、办公室职员、司机久坐者告知其坐30min后站起活动10min,利于前列腺的血液循环,对已婚者知道健康规律的性生活,树立健康人生观,避免不良性刺激。

1.2.2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用友善、真诚、支持、理解的态度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与患者共同探讨前列腺炎的应激源及应对方式,给予患者鼓励指导其学习新的应对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人际关系敏感的患者,鼓励其多自问,分清现实与自己的心理现象,减少伤害。对有敌对、偏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用更温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鼓励其转变为积极向上的心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敌对和偏执是片面有害的。对有强迫症状的患者,需时刻面带微笑真诚回答他的各种问题。对焦虑、抑郁的患者,需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用药、治疗的方式方法上更加人性化。对有恐怖、精神病症患者,为患者提供恶劣情绪宣泄的途径,患者通过宣泄摆脱恶劣心境。

1.2.3 家庭及社会干预

患者的家属进行家庭相关的知识教育,鼓励患者家属用亲情关怀和照顾患者,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以及生活上的帮助,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其维持正常的生活。

1.3 观察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这9个项目的状态,其严重程度由1(无症状)~5(极为严重)表示,分越高患者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低于护理后的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护理前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具有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不仅给患者带来病症的痛苦,长期的治疗也会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因此,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恐惧、偏执等多种消极情绪,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热情,大大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度,甚至出现机体应激反应,加重病情【3】。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对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红霞.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5:163.

[2]余娥娟,严雪珍,刘铁梅.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200例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2:77-78.

[3]朱少红,陈景宇,谢进东,陈利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20:109-111.

论文作者:于式翠,郑秀杰,李利利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于式翠,郑秀杰,李利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