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徐 艳

(武汉科技大学 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通过对我国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和目标的分析,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问题,提出以能力为导向的创新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经济学教学新方法,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 创新;能力;教学模式;问题导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生学习和应用经济学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以职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应用型院校中,经济学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和学习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传统经济学教学着重于理论教学和抽象的模型分析,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职业院校教育需求不匹配,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积极性,影响了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改革现有经济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经济型人才,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职业技术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1 当前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过于注重理论分析

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而建立的,以培养懂操作,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校。这类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教育为主。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而我国当前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的经济学教学方法还是延用传统的经济学教育模式,即以教师讲授和课堂理论学习为主,运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计算对抽象的经济理论和模型进行分析和推导。这种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对于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来讲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不利于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同时,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和分析,容易纸上谈兵,造成知识与实践脱节,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理论学习与现实经济现象脱节

当前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学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经常运用案例进行分析法,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前的教学中大量采用的是一些经济学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主要来源于西方经典教材和经济现象。首先,这些西方经典案例教学模式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特点和发展严重不符。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规律和实践上都与西方的所有制有本质上的区别,套用传统西方经济学案例与我国实际社会实践严重不符,不能起到经济学教学应有的效果,使学生学无所用。其次,案例过于陈旧,多是几十年甚至百年前的经济案例。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不能及时更新经济现象,使得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不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出现教学脱节现象,达不到教学目标。最后,当前的教学方法下,往往是教师按固定的方法去分析成熟的案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得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和实践相脱节,起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目的和作用。

1.3 课内和课外脱节,培养目标重在“学”而不是“用”

学以致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课内教,课外指导;学生课内学,课外用,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所以,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该是当前应用型院校的优先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而当前我国本科院校经济学教学普遍重视经济原理和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普遍重视课堂教学,对于经济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课堂上老师大量地讲授知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为了更多的传授知识,只能将重点放在基础理论,而没有时间去关注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没有时间去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下降,老师普遍反映学生接受能力不强,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其次,忽视了课外的引导和运用,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以外,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特别是高校教学模式中,课内和课外严重脱节。课后,老师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只能自己安排学习任务,自己学习书本。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课堂和书本知识,只有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人才。最后,课内知识和课外实践相脱节。我国的经济学教学课堂内容往往按照教材讲授一些经典理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思想方法。经济学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按经济学的规律去思考和观察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和重复。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和现实经济发展变化严重脱节,导致经济学越来越成为一门“象牙塔学科”。而失去其开放性、社会性的本质。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觉得学无所用,对于经济学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教学效果。

由于课内和课外脱节,理论和实践脱节,导致经济学教学效果下降,已经成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亟待改革的重要任务。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学教学方法和目的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建立以培养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本科经济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创建学用一体,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经济学教学新方法。

思维能力是指对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加以解决的能力。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经济学作为一门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科学,经济学思维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经济学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观察事物的表象。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和分析能力。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刻性,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认真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不但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知识,也为其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培养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习的系统性。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从整体出发看待问题,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全面性和大局观,注重学习知识的纵横联系,融汇贯通后提炼知识,领悟问题的核心和本质,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养成学生的灵活性,使得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观察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触类旁通,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和效率。所以,在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能力教学目标。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方法,才能学以致用,不断地进步,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2 应用型经济学教学应培养的能力目标

2.1 观察能力

近年来教研室制定了既注重基础性、又重视先进性的新实验教学大纲。新大纲合并或删除了一些重复或陈旧的实验,保留扩展了反映生物化学实验前沿性的部分,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大部分,见表2。

2.2 思维能力

老板娘叹了口气说:“叫啥啊叫!许春花刚过门的时候,我们就说过——有‘拙’处的,可周二不信这个邪啊,这不——还真是被应验了。”

观察能力是经济学教学中应具备的基础能力。经济学观察能力是指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去发现和思考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大到国家宏观经济生活,小到我们的每一次支付,经济现象无处不在。只有培养好学生的经济观察能力,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各种经济问题总结出规律,进一步指导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这是我们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首要培养目标。要培养观察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只有准确理解了理论中提供的基准,就能帮助学生判断什么地方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再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就是要求他们去认真准确地把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理论,这样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促使他们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次,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规律的发展和变化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学会观察历史现象,从历史现象中发现和总结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现实经济活动,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各种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事物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是经济学教学能力体系中的基础目标和必备能力。

2.3 创新能力

这是我第一次来罗马。我来自乡下,虽然还只有二十四岁,但几年的奔波已经足够让我对生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不再那么单纯而好幻想,因而来罗马之前,并不指望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城市里获得什么惊喜,更没有奢望不期而遇的了浪漫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弥天大谎,我已不再指望什么。

创新能力是指知识在指导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教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同时,创新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理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水平,成为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学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弱质化”特征,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呈现出明显的“被动性”特征,这严重地弱化了他们创新的可行能力。所以,以创新能力为导向设定教学目标,既可以引导教学模式的改革,又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向基于主动的快乐式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模式转化,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发明创新的快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和运用经济学的热情,真正做到教学一体,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其次,培养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现代经济学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形下,知识获得能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培养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主动地理解和掌握学习中的新知识,主动地创新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好地获取和掌握新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最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提高创新能力,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个性化的思想和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使得学生获得心理、智力、思想、人格等多方面的提升和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3 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经济学教学方法

3.1 课前以现实情境为导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在课堂上由教师对经济学知识进行讲解,虽然以教师讲解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获得,但同时也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我观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缺乏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会能被动地接受。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过程中,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课前就由教师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布置观察任务,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自主提炼出经济学问题和模型,以备课上学习。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观察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带着问题去观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具体的经济实践和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现实紧密结合,发现和解决问题。

3.2 课上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提出了问题。在课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和素材的分析,结合教师讲授的经济学原理,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自主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和组织,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了教学中知识构建的难题,引导学生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过思考和运用,建立起系统的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在我国传统经济学教育过程中,主要注重教师对知识讲解,知识容易导致教条化和形式化的缺陷,使学生不具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会死记硬背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无法灵活运用。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3 课后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把课堂空间拓展到课外,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课后布置自我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作业和课题,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与实践,观察身边的经济现象,思考和总结规律,运用课堂上多学到的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课外指导,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其次,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不以一张试卷为唯一考核方式,把实践和能力指标纳入考核,建立以指标考核体系为主的多元考核方式,突出人格、隐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因素的融合。基于此,可以构建一种“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基础、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支撑、促进学生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协调为重点”的培养模式。

随着各项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由传统纸质化阅读转变为网络终端与移动设备阅读。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模式、技术等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服务模式来看,传统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方面一向秉着以高校图书馆馆员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而当大数据技术出现之后,其服务模式已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真正地将用户放在服务的首要位置,一切服务以用户需求为主。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类型也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化。传统高校图书馆在为读者用户提供服务时,通常是以读者为其提供的信息为基础,根据该信息为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是以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为前提,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4 结语

通过课前、课后、课中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经济学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真正培养出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付岱山,李倩,马千里.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经济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8(26):106-108.

[2] 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

[3] 徐杨.基于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混合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8):399-400.

[4] 徐成龙,谢爱良.创新创业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以临沂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4):39-40.

[5] 闵斯琪.“双创”背景下经济学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J].广东蚕业,2017,51(1):54-55.

中图分类号: F016-4;G642.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2-2272.2019.03.011

作者简介: 徐艳(1979—),女,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金融学。

收稿日期: 2019-01-16

(责任编辑 吴 汉)

标签:;  ;  ;  ;  ;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