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概括_诗歌论文

中国古典诗歌“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概括_诗歌论文

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泛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典论文,诗歌论文,内涵论文,意识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是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以绵延不绝的农业文明为物质基础,以深邃清醒的实用理性为本质特征。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中国古代生命意识,既经历过广泛的感性体验,也作出过深刻的理性思考——不仅眷恋于个体生命独特的存在和完满,而且善于发掘个体生命浑融于人类群体中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标举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主体性品格,而且格外珍惜人类与自然亲和无间的密切关系。 二、“生命意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基本表现。包括“立德”、“立功”、“立言”3种境界。通过“立德”来实现“不朽”是中国古代生命意识的最高层次;其次是试图通过建立现实的丰功伟业来寻求“不朽”,实现生命的价值;而古代社会生活的世俗本质已经决定了单纯以“立言”求“不朽”的人生理想,只能存于那些游离在主流文化边缘的寥若晨星的个别精英人物心中。所谓“不朽”或永恒,只能具有精神层面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心理学的、伦理学的内涵,而对生命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对命运的困惑、对宇宙的思索,也就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生命意识的深层基础。 三、“生命意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泛化现象。所谓“泛化现象”,是指诗人们除了正面咏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生命意识,直接抒发世事飘忽、功名蹉跎的忧伤情绪之外,在更多的情况下,往往还将这种意识和情绪加以侧面的渲染和间接的传递,使之更加含蓄蕴藉、更加深沉丰厚,从而强化了诗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穿透力。如怀古诗所蕴涵的深邃的历史意识、饮酒诗所体现的旷达的生活观念、山水诗所流露的亲和的自然态度……

标签:;  ;  ;  ;  ;  

中国古典诗歌“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概括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