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馆藏文献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价值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配置和传播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一切以文献作为社会存在物质基础的部门,都在投入人力物力来显示其社会作用,这些投入在馆藏文献中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同样,读者也会问这些部门在知识经济的进程中为他们做了什么?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信息源泉,成为知识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呢?
1 馆藏文献的作用
图书馆均以收藏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为己任,以收藏为中心的观念始终是图书馆藏书的主导。虽然国外图书馆学的引进对只注重收藏的观念有一定的冲击,但我国千百年来藏书楼的思想至今并未消除,人们往往只注重藏书本身的完善,很少考虑藏书的利用情况和读者的满意程度。虽然电子化信息、计算机网络、文献资源共享等措施逐步在转变和限制这种藏书思想的发展和蔓延,有些图书馆也偏重阅览、流通功能,特别是电子信息服务。但是在对图书馆的评估、考核中仍然存在以藏书量的多寡为馆藏标准,以传统的流通模式为服务准则,依然存在多采购一些书刊以满足万一有读者来查阅的要求,甚至有的采访人员为了某一特殊读者需要作参考,不惜重金到国外去购买的现象,而不是首先考虑国内文献的资源共享。如果继续沿用老的管理方法,不计成本,不计利用率,更不考虑经济效用,使许多文献长期压库压架,不予流通,不思管理,不明确馆藏文献的价值就无从谈起信息及信息的传播,也不能显示出依靠信息的优势,更不用说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了。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不仅需要有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信息网络和一个在技术上和运作模式上同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接轨的产业体系,而且需要有能够使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的系统。图书馆、情报所及一切与之相关的文献馆、资料室,都或多或少认为自己应该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社会应该给这些部门具有一定的位置——经济地位。
馆藏文献的经济价值存在于那些优良的、高质量的图书、期刊、资料中,除了能反映馆藏文献的学术水平和参考研究价值外,还应考虑那些实用技术、高新技术类具有发展前景的文献。把馆藏文献中的某种信息从普及知识延伸到实用技术、科学理论的集合,使人们渴求知识、渴求技术的目的不仅为了获得技能,在社会上得到一份工作,而是要在某种程度上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所以,认识馆藏文献的经济价值是信息向有效、有序、有目标流动的基础。
2 文献的经济价值特点
文献作为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不仅具有记录和保存知识的功能,而且还有表达思想、传播信息的作用。文献中的知识、经济的价值含量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所以文献一经收藏就必然存在其固有的被人们所使用的价值特点,也正是文献具有这些特点,图书馆等部门才把馆藏文献作为向读者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确立了在社会上存在的位置,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然而对图书馆来说馆藏文献正趋于向两种类型发展:一种是知识上有价值地位,但阅览人数较少;另一种是科普教育、文化娱乐性,占有广泛的读者群。令人困惑的是,似乎文献有被信息所取代的趋势。不可否认,确定信息的概念无论从涵盖面还是从深层次来说,都比文献的定义要广博,文献可以说是信息中的一部分。但是文献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和严肃性,更具有科学性,不是任何所谓的信息都能成为文献的。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知识产业化是知识经济的直接成果,也是知识经济的最终目的。因此文献主要体现在其知识经济的价值含量,并不在于读者群的多寡。当前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各个学科的结合或交叉发展,形成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它不是单一学科所能作为的。因此必然在不同的文献中出现相同的技术信息,或者同一高新技术却冠以不同的关键词,如多媒体或称全媒体等。另一特点是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结合,图书是以普及知识,传播系统理论为主的文献,而期刊是以反映最新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文献。新技术的产生是以新理论为基础的,要掌握和利用新技术必须系统地了解和学习理论知识,必须从图书、期刊、资料等文献中获得整个面貌。以往的情报服务中,往往注重的是最新科学和应用技术的消息,而忽视了与之相结合或者是产生这一成果的基础理论的渊源,因而造成情报资料泛滥,利用率很低,情报服务工作出现危机。知识经济不是技术经济,不是说有一定的高技术就能形成产业,这是片面的,是没有前途的短期效应;知识经济是信息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实现最优化结合得以运作,在文献中表现出对基础理论和高技术前沿的探索,把成果尽快有效地产业化、市场化,使之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科技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资源,未来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对文献的汲取和有效应用,知识资源的快速扩张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 效用价值与资源配置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那么效用价值决定着对某种效用或用处大小的判定,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继承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观点,把财富的概念局限在有形的物质财富上,而忽视了生产效用价值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的观点[1]。 我们应该把生产无形效用的行业同有形生产一样都看成是创造国民财富的劳动。在现有知识和技术水平下,选择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最佳方案,可以解决某物或某种资源的最佳利用问题,也可以解决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生产力的最佳结构等问题,然而最佳方案的选择是以不同方案效益或某物对人的不同重要性的评价为前提的。
我们用国民经济的分配来确定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用生产效用性来明确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开发中的生产性劳动的成分,用效用价值论来对信息资源的效用进行必要的判定,用资源配置来分析信息资源如何来进行合理的分配,用劳动价值论来肯定在图书馆从事的信息开发也在产生一定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图书馆的作用既要满足社会公益性的一面,即满足广大读者为汲取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又要为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从事信息开发,提高知识生产率,加强与企业合作的生产性服务的一面,也就是两个轮子一起转。
工业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劳动生产率,即以每个人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作为衡量经济的重要标准,强调的是量的增加。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知识的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已经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没有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并转化为新的产品,那么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积压越多,浪费越大,亏损越严重。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是知识的生产率,即生产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效率,也即知识的有用的程度[2]。
建立健全的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由于各部门、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大多数图书馆的供需还只限于维持生存的需要,资源配置采取自然配置的方式,信息服务仅限于个别部室,其有效信息交换存在着偶然性。建立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采取以国家级图书情报机构和全国重点大学图书馆为中心的文献资源共享网络[3] 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在现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之间为各自经济利益的驱动没有在满足他人需要的情况下,实现着经济主体的自我利益。如果不考虑现实,人为地拔高资源共享的配置方式,不仅不利于信息生产的发展,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反而由于信息资源的配置与需求的脱钩,导致信息资源极大浪费。
4 文献的效用价值
当一门科学或一种理论既不能解释现实,也不能预测未来的时候,说明事实发生了变化,文献的效用价值已经失去,同时预示着新的科学或新的理论即将诞生,文献中将出现新的概念、新的词汇,抓住文献中的信息就能及时为经济建设服务。知识是脑力劳动的结晶,是长期训练和积累的能力,具有商品的属性。文献是知识的具体表现,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
文献存在两种价值:一种是本身固有的价值,也就是使用价值;另一种则是在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价值,也就是交换价值。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为信息传播提供快捷方便的途径,然而信息的泛滥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反而成为信息工作者的障碍,它严重冲击了文献的严肃性和规范化,也给文献的价值评估带来极大的难度。
在以知识为主体的商品经济中,知识成本在总成本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从文献本身来看并不具有价值,只有通过有知识的人才能从文献中获得其价值,再通过在一定知识层面的交换,才能发挥其文献的效用价值,也就是说,知识在生产力的构成里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献具有使用价值,通过使用可以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一种享受和充实,也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因而具有无限使用价值。文献是经过人们的劳动,选择、分析、加工、整理出来才形成价值的实体,并通过交换表现出其价值。
5 文献的价值增值
图书馆对馆藏文献进行分编和归类,投入知识性劳动,运用科学的检索方法对原文献进行了增值处理,每一步都凝聚着图书馆人员的才能和精力,不承认这一点就是否认了图书馆的劳动。信息是竞争的资本、致富的机遇、发展经济的手段、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资源,刺激了整个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欲望,导致了社会信息产业结构的诞生与蓬勃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显出重要地位。图书馆的服务也从单一的借阅服务延伸到复制、咨询、检索、预测,对信息的提供手段从手工操作进入到计算机联机检索,信息载体由纸张发展到声像、缩微胶片、磁盘、光盘、联机注册阅览等,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应该看到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传播、提取、接受信息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来完成,如果不计成本地投入信息搜集或文献开发是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机制和规律的,是一种浪费行为,并不能使读者或用户承认图书馆的劳动和提供服务的价值量。
图书馆积累和整理已有的知识,不仅是科学工作创造新知识的前提,而且其本身也属于科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把毕生的精力完全倾注到读者身上,每天面对着日常琐碎的事物,无出色的业绩,而每个人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工作才能换得他人创造领先时代的科技成果[4]。把文献作为一种保值商品来对待, 通过文献的信息服务来实现交换价值,不是把文献作为交换价值,通过对文献的再生、复制以及转化才使文献得以增值。
有效文献是价值增值的基础,读者的需要不能完全作为文献经济价值的判定,不同读者有不同的需求。文献的经济价值体现在新理论、高技术里面。那些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读者群,在阅览了这些书刊后才能体会其价值;如果不为读者所用,即使价值连城,其价值也为零。因此按照用户的要求从浩瀚的文献中提取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加工、帮助使用者产生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6 文献的提取原则与方法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技术、信息传输等方面的超前发展,给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条件。然而我们面对的是人类所积累的浩如烟海的信息,无论是纸张为载体的信息,还是光、电、磁为载体的电子信息,都使人们深感力不从心。同样,读者在利用文献时由于受到馆藏的局限、密级的局限、管理的局限……都不可能做到密而不漏;甚至有些研究人员宁愿花较少的时间自己研究,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到信息海洋中去检索,致使进行着大量重复性的研究工作。知识型经济需要不断学习归类信息的方法和辨认利用这种信息对象的能力,图书馆有比较完整的规范和严谨的索取信息的方法,所以在当今有效识别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通过万维网和FTP是比较先进和快捷的方法, 从图书馆的业务角度来说是应该认真做的,而实际操作起来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上网费用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图书馆的服务在任何时期都有其重点,而当前应特别突出为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生产力,把重点放在近短期的技术性领域。文献的使用价值应该突出经济价值,把所有具有经济价值属性的文献从其它价值中分离出来。许多具体的科学理论、技术方案在文献中早已阐述得十分透彻,无需再花精力从头开始,只需略作题录,就能列出从一般知识到具体步骤等一系列文献。而在文献向电子信息过渡阶段,要十分细致地把有用的内容以关键词的方式提取出来加以整理,以供读者检索之用。这不同于导读,更有别于信息服务,是二者的有效结合。要吸引读者,要提高文献利用率,就是要把有高深知识含量的文献从个别专家的占有中普及开,不是从一二部(篇)文献孤立地看,而是从某个领域整体来看,才能使读者群领悟其价值,接受其价值,并使用其价值。
6.1 政策引导
国外投资、国外技术、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国营企业步履维艰,如果国家能够给予政策引导,激励制造业开发出具有世界性科技前沿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那么图书馆的知识性文献就有比较大的市场。恰恰是这些专业性读者的缺乏,阻碍了信息服务的发展。
6.2 探寻市场需求
图书馆不是创造新理论、新技术的场所,只能从如何解决文献中获取信息的方法上探寻市场。开放的、充满想象力的、具有创新活力的工作,可以发挥许多信息工作者的积极性,也许会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但是,如果这些成果不去寻求市场,不结合用户的需求,得不到用户最前沿的渴求激励,那么这些成果偶然碰到用户的机会是很少的。根据科研需要,了解用户的目的,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是文献价值的最终目的,物有所值的价格就会体现出来。
6.3 培育市场
只有供给与需求达到统一,价值规律才能形成,比如在一些大城市十年前曾开过超市,但而后又倒闭了,其原因是当时超市的价格往往高于普通商场,其产品在当时还是属于高档消费品和短缺物品,老百姓无论从认识上还是从经济角度都接受不了。近五、六年老百姓从吃批发开始,促成了超市及其连锁店的发展,成为大中城市商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得到老百姓的普遍认可。从中可以分析出,市场需要供需双方的培养,供给方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积极去发现需求方的价格能力、消费水平;而需求方也在寻觅能得到物有所值的商品。急功近利,重复开发是不能把市场培养出来的。
7 结语
综上所述,只是把文献管理得井井有条,这还不是有效的管理办法,还不能适用信息社会的需要。许多部门投入大量经费进行自动化建设和改造,引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把印刷版文献转换成电子文献,都是为了通过电子信息的存储,利用网络技术使读者能最快、最便捷地获取有效信息。馆藏文献的价值在于其信息本身的商品属性,通过图书馆高知识劳动的融合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样凝结着人类的一般劳动。由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的界定,公益性不容变更,读者享受的是无偿服务,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图书馆的劳动不产生价值,只是这种服务没有融入到商品的交换价值中,而直接被社会的总价值所取代,这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图书馆以传统的服务把文献的使用价值无偿地交给流通阅览室,把交换价值交给了信息服务,而现在的电子信息、数字信息、网上信息则体现了文献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先交费后服务已成趋势。作为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任何一员都应该不断地增加知识面,汲取各种专业知识来丰富图书馆学,否则,必然会形成对其它学科的抵触与排斥,造成实现馆藏文献经济价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