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西方(此处我们所指“西方”是欧洲和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对现代建筑运动“割断历史”的一种“批判和反思”,而相对于中国“建筑传统”的迷失现象以及如何重新发掘等问题的探讨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启发性,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本土建筑“传统延续”的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中国建筑传统 传统与形式 历史观
究竟什么是中国的“传统”?仅仅一个“坡屋顶”就涵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么,在环境气候恶劣的北欧,由于考虑到积雪对房屋屋顶的负荷,传统民居统统都是“坡屋顶”的,当然其在构造及做法上与我们不尽相同,但是可见世界各文明体系的起源与发展虽然由于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条件影响而各不相同,却在一定环境和情况下可以说是相通或殊途同归的。建筑由古至今,屋顶不是圆的(穹顶)、尖的(哥特式)就是“坡的”,当然还有由于工业化大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不再醉心于“雕龙画风”式的精美细部而只关切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最经济的建起足够人们使用的房子而带来的引起强烈争议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平屋顶!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出现的背景
在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经过对现代建筑的探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了以四位建筑大师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运动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现代主义建筑与“国际风格”大行其道以之不可抑制、不得申辩、不能反驳的“强势”姿态,席卷全球之后,正如中国古言“物极必反”一般,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现代主义极端强调“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人们也被“科技”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如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能源的逐步枯竭等等问题所困扰着!“于是,在一个地面铺满灰尘落叶、空气和水受到污染、资源大大损耗、充满着化学物品、放射性气体和太空碎石的世界上,进步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在未来能否生存下去”①。
体现在建筑实践领域中,则是原来被认为是创造了一种与历史完全无关的“新的形式”,认为形式要追随功能,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把空间当作建筑的主角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其随后出现的各种流派和倾向),随着人们从二次世界大战的伤痛中舒缓过来,由于新一轮科学技术革新带来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基本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不仅注重使用价值,更注重精神价值,在物品上除了功能和效率之外,更加追求个性和时尚,生产者也不再追求大批量生产,而是追求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们心理需求的改变,现代主义建筑所强调的“理性设计”、摈弃繁缛的建筑装饰以简洁纯粹的形式满足战后百废待兴时人们对建筑的大量需求的“功能至上”等等的设计原则,在当时都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此起彼伏的“讨伐声”。而“罪证”就是世界各个城市都充斥着千篇一律的“钢和玻璃”的高层、超高层办公楼,生硬方正盒子的集合住宅和直线条“简洁干净”的工业建筑,付出的代价就是使每个城市原有的迷人街道、传统建筑、历史文脉的延续及其所应具备的“个性”都消失殆尽。于是人们在对所谓的“科技”、“理性”失去了信心,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新式教条感到厌烦,对单调的方盒子、光溜溜的玻璃幕墙产生审美疲劳……“
思考: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正是由于现代主义对“传统”完全舍弃的行为而引发的,但在西方建筑史中,“类似”的情况也同样的出现过,正如现代主义建筑革命的出现是基于工业大革命后,技术手段与材料得以提高和更新的基础上,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在“尖形拱券”这一工程技术的成功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建筑对传统的舍弃发展到了“极限”状态时,对传统、对传统形式的一种反思,有趣的是伟大的文艺复兴,也正是对于哥特式建筑“结构理性”设计,其“取决一种技术的风格决定了人们的喜好并建立了美的新标准”⑤无视传统的一种抗争。从中可见,每次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对“传统”的挑战都是无比的高涨!由此可见,建筑材料与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变更对于建筑传统的延续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在建筑材料、建造技术的巨大反差面前,在不容退缩也不应退缩,只能接受也应当接受的情况下,中国传统建筑无论在形式、功能布局及空间处理都应何去何从?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手法与特征
1977年,查尔斯·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中对后现代主义建筑下了定义:“如果需要给出一个简短的定义,一座后现代建筑至少同时在两个层次上表达自己,一层是对其他建筑师以及一小批对特定的建筑艺术语言很关心的人;另一层是对广大公众,当地的居民,他们对舒适、传统房屋形式以及某种生活方式等问题很有兴趣。”从这个定义当中,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建筑再次对传统房屋形式提出兴趣,这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破旧立新、打破传统”的英雄主义情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只是提到“传统房屋形式”问题,但至少在一个层面上是希望能唤起人们对“传统”的记忆。(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对传统“坡屋顶”的契而不舍,从表现手法上,是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
同时,他为了使后现代建筑有更明确的概念,将其特征归纳为六方面的内容:
1.历史主义:倾向于借鉴历史遗产,作为新建筑设计的参考。
2.复古主义:大众化和传统化,使建筑直接再现古典式样。
3.新方言派:要求建筑有地方乡土特色,富有当地居民的生活气息。
4.个性化+都市化=文脉主义:强调建筑要和环境有机结合,成为建筑群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5.隐喻+玄学: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建筑的内容或表达某种艺术意境。
6.后现代空间:采用复杂的、含混的空间组合,它没有明确的界限,内外空间互相渗透。
思考: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具体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看,其表象是对“传统形式”的一种“再利用”及随意的对历史上曾有过的形式的随意拼贴或是变形、扭曲、夸张。甚至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对现代主义建筑正式宣言的《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也在作者第二版按语中被承认“我现在原将书名改为:‘建筑形式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是,在西方建筑史上的几次建筑的“复古”思潮,包括文艺复兴也是对古希腊、罗马建筑形式上进行了其时代所特有“眼光”的“挑拣、变形”的复兴吗?如由于几何学的发展,对理性的热爱,甚至对四大柱式从高宽比到柱础、柱身、柱头的样式都给予了严格的规定。
从上述观念延伸,西方建筑直到上世纪现代建筑运动出现以前,其一系列的“革新与复兴”,除却哥特式建筑的出现是建立在“尖形拱券”结构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其实都只是在建筑的这层外表皮上下功夫,延续着他们的“建筑传统”。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历史观”
后现代主义历史观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本世纪初黑格尔“历史决定论”受到尼采激进的怀疑论的挑战上。“人类的历史不再被看成是一种进化的过程,而是被视为一个连续变动的过程……我们对过去的理解是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其局限性来自于我们所处的这个历史环境的局限。每个现时的动作都有这种局限,因为我们并不存在于将来。”⑦
在西方古代,“时间”在人们头脑中呈现一种“神话”样态的混沌状态,人们相信“永恒”的存在;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们对自身时代信心地加强,“时间”呈现出三样态并且认为“现在”比“过去”强,“未来”一定比“现在”更为光明远大的“进化”状态;而到了后现代主义这儿,“过去”存在于“现在”,而“现在”也蕴含着“未来”。现代主义建筑嗤之以鼻极欲摆脱得“过去样式”,这时再次呈现出来,作为“过去”而存在于“现在”中⑧。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传统并不是一种必须严加恪守的教条,而是一种充满活力而始终年轻的有机体。它是基于一种记忆、经验、常识的对于未来的预测,因此,传统与创新并不是出于对抗性的两极上,传统是一切创新的基石。过去的风格样式,以某种片断残缺的“记忆”形式,参与到今天的现时环境里来。而现时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则被看成是综合了历史的“记忆价值”的结果,建筑的意义亦产生于历史的反思之中。”⑨
思考:从上述对后现代主义历史观的分析看来,其反映到建筑上,则是对“历史样式”的“记忆”当中,进行节选,拼合,任意的进行变形,歪曲变型使其具有“现时”的意味。
在我看来,这种对“记忆”的“有选择性的创造”,未免过于浮于表面。我赞同后现代主义所持的“时间”概念,认为现时隐藏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但仅仅这样就对历史采取一种“共存杂糅”的态度是抱有怀疑态度的。人们的“记忆”也不可能只是一种“形式的片断”。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基于当时所特有的那个时代的“思想理论”而产生的。不能脱开理论谈形式的同时,如果单从所谓“记忆形式”出发而谈“对历史、传统”的表现更是荒谬的。在这里,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偷换了一个概念:过去存在于“现时”,这个“过去”应该不是所有的“过去”,而是通过实践证明能对“现时”起到影响的“过去”,而那些不起作用的“过去”则只是作为“现象”的一种存在。简单来说,就是只有“过去”的主要矛盾才影响着“现时”,“过去”的次要矛盾存在着,只有在一定环境和条件的情况下,才会与主要矛盾进行转化对“未来”起到影响。
思考到这里,看来只要抓住“过去”所持的主要矛盾,就能找到能对“现时”产生影响的“传统”的本质了。
那么什么才是中国“过去”五千年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导致了中国类似“坡屋顶”、四合院、园林庭院的“现时”表现形式呢?
结束语
写下这些文字,目的并不在讨论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割断了历史,寻找到了建筑“功能与形式”的真正统一,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从“理性危机”中,寻找到了“历史、传统”作为攻击武器……目的,只是为了通过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种种思考,能透过中国“坡屋顶”的现象,试图看看其后面的“本质”。
在预备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最后看的一本参考书是《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王鲁民 著)。在这本书中,展现了清朝以前(包括清朝)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简单概括来说,中国人对建筑的“标示作用”的看重甚于功能,把“建筑与其所处的环境的恰当关系作为自身合理性的源泉后基础条件”,对官室正统建筑讲求礼制、崇尚宏丽与由此而激发的对自然山水的特别关注,进而促成了中国文人园和以清雅为基本条件的审美倾向等等,才是“过去”对中国本土建筑“现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质”吧!
同样脱离形式谈“思想”的错误,在前面已经指出了,在发掘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的同时,结合“现时”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审美观念转换的具体问题,如何实现到“形式”上,还有待于我们自身的不懈努力!
注 释:
①吉姆•莱文(美).超越现代主义[M])
②《现代建筑》 [意] 曼弗雷多·塔夫里 弗朗切斯科·达尔科 著
③《现代建筑》 [意] 曼弗雷多·塔夫里 弗朗切斯科·达尔科 著
④《中国现代建筑史》 邹德侬 筑
⑤《文艺复兴的建筑》
⑥《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⑦《西方近现代建筑的历史主义批判》 饶小军
⑧《西方近现代建筑的历史主义批判》 饶小军
⑨《后现代的条件:对文化变迁根源的探索》 David Harvey 1989
论文作者: 段玮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建筑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 传统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形式论文; 现时论文; 中国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