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化学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对比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论文,课程论文,高中化学论文,A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国际化即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鉴于中外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差异,国内的高中毕业生到国外就读大学,学习作为弥补教育差异的大学预修课程即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环节。AP项目由福特基金会于1951年启动,并于1955年由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CEEB)开发并大力推行的一种课程项目,主要目的是为具备学习力即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平台,使他们能在高中研修大学一年级的课程。美国一半以上的高中生选择AP课程,若通过AP考试则可以抵大学学分。因此,我国想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均选择参加国内的AP课程。近几年,AP课程在我国东部发达城市高中的发展进一步加快,而且AP课程已经不再是资优生的特权,每个有志向的高中生,在规划职业未来和追求优质的高等教育时都可以自主选择恰当的AP课程。 AP化学课程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成为进入美国乃至世界上知名理工科专业高等教育机构深造的重要基础。[1]AP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与普通高中化学教学相比,在推荐和支持先进的教学方式时,两者均是先逐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统筹整合能力,逐步深化学生的化学实际应用意识,使“化学知识”的价值在应用实践中得以亲身感悟。[2]但AP化学与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在课程内容、课堂环境、评估内容、课程实施四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一、AP化学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对比 AP化学教材有系统而详细的章节编排,国内普通高中化学教材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从AP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章节。相比之下,AP化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庞大复杂而又系统完整,但课程内容还可以在专业知识方面适当深化。国内普通高中化学教材,特别是新课程教材的知识体系缺乏完整性仍然是教学的一大难题。 再者,AP化学教材对国际前沿的化学理论以及新型物质的应用也有详尽的描述。对于科学的发生过程以及理论的推导方式介绍得较为具体,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而国内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往往不介绍知识的来龙去脉,仅告知结论性的知识点,省略其推导过程。所以,国内普通高中化学教材面向高中生,而AP化学教材教授的则是大学的课程,是高中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如下页表1)。 二、AP化学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课堂环境对比 促使学生发展高级的思维技能,就要参与真实的探究过程,包括使用分类和鉴别的方法综合和分析信息,将原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使用评价策略,得出正确结论等。 AP化学课程着力强调“使学生们体会到化学科学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即不断收集数据和解释数据的过程”。相反,普通高中化学课堂在反复对知识点深化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弱化,间接导致了课堂缺少学科思想。 AP化学课程所提倡的以探究为中心的课堂环境具有以下特征:学生中心——关注学生而非教师的兴趣和观点;鼓励独立性——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开放——允许不同的资源、观点、其他事物进入课堂,甚至是非学术性的;接纳——鼓励教师和学生先接纳他人的观点再评价;复杂——包含大量的资源、视频媒体、观点、方法、任务;高度的流动性——鼓励学生离开座位,甚至出入教室和学校。[3]而普通高中化学课堂更强调规范性、传统性。 三、AP化学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评估内容对比 AP课程的知识面宽,考点密集,试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经过有AP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和系统连贯地学习,才能达到考试的要求。AP化学与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评估内容对比见表2。AP考试想要取得好的成绩,考前还要根据AP教师的指导针对性地备考。 AP考试采取5分制。一般3分以上的成绩即可被多数大学接受,并且在今后上大学时折抵多至一学年的大学学分。少数顶尖大学如哈佛大学等,要求5分才能折抵大学学分。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自由答卷。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向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申请,6月底之前考生就可以收到成绩单。 四、AP班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 1.AP化学课程的设置高中化学与化学课程的比较与分析_普通高中论文
高中化学与化学课程的比较与分析_普通高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