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疆 843600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在建筑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领域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当中形成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整体水平相较于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来说,仍然还有比较强的差异性。为了可以让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我国建设管理单位应当将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并应用国外先进性较强的成功模式,致力于让自身信息化建设针对性和时效性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便于可以在建设行业当中更好的提供服务,促使我国建设行业逐渐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
1信息化管理对建筑工程的必要性
现场施工的管理往往跟现场的施工进度与施工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密切相关。管理者不能很好的对整体现场施工进度进行实时调控,导致其中包含的材料设备进场与分项工程进度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而里面更细致的材料设备采购环节、专业工种进场与机构件现场加工等环节上的安排也就会被打乱。有时会出现施工人员已经就位,但是材料供应环节出现问题未能按时进场,产生了不必要的人工费用开支,增加了施工成本;或者是施工员在现场发现了重大或者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后,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情况并等待相关部门赶到现场进行观察取证,并再次汇报给部门领导进行讨论研究得出解决方案反馈给施工现场得以解决问题。在进行这一过程期间花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也让施工现场陷入半停工状态,徒劳地增加了施工成本并延误了施工进度。
为此,信息化平台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远程数据传输管理平台。能将这一系统作为APP软件运用到任何智能客户端,可以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将现场施工中出现的任何情况记录下并做相应的取证反馈给项目管理者或者现场负责人。对施工进度及突发情况做到了远程管理和实时监控,降低施工成本,缩短项目管理的反应时间,将管理者对于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无法统筹
在具体工作管理中,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涉及到的参与方众多,主要有施工方、设计方、业主和监理方等。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整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各个参与方和相关组织规模以及工程流程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工程项目所参与的各方缺乏整体的协作精神,对软件工程项目的管理软件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组织管理功能产生抑制。
2.2缺乏统一的工程信息化标准规范
当前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这主要表现在很多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并没有认真地落实。因此有很多企业的咨询机构也并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平台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无法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信息互动。因此导致一些网络软件在市面上出现了混乱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配备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虽然相关部门在以往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培养出了一些人才,也专门引进了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但是我国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配备在总体上仍然存在不足,无法适应发展,而且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也存在数量不足以及结构上的弊端,其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不仅如此,该行业还存在高层次的智力资源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等问题,而且还缺少熟悉了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专业的复合型技术的技术型人才。
3强化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标
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首先要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状况制定发展目标,然后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深入到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中,按照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实现传统中纸质信息将信息化的转变,同时加强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信息交流,以电子介质完成信息接收与提交,并将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加快信息的工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信息共享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质量与效率,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3.2实现建筑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
为了加快我国建筑业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化,实现建筑工程向绿色、节能减排、环保方向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激励措施,加快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转化过程,实现了我国建筑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向建筑施工新的方式转变,信息化管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施工过程管理,通过建立丰富的数据资源库,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施工阶段,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办公室间现场施工信息的共享,管理人员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等,掌握现场进度、安全、质量等情况。例如在安装设备时,运用预制装配式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实现了不受地理位置、时间界限的影响,对现场施工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3.3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载体,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建筑企业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和市场形势,对企业原有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不同环节的协调统一性;明确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和职权,将不同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树立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3.4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系统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确定项目管理模式、设置项目管理组织、分解管理职能、设计具体的工作流程、制定信息管理流程与规章等,因此建设单位要及时搭建包括施工现场管理、项目多方协作、项目远程监控、企业知识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系统,促进建设单位和建筑工程项目实现标准化的信息交换与整合。单位应统一基础数据,避免出现信息孤岛。为预防各部门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陷入怪圈,需做好整体规划,统一基础数据、编码,包括组织、物料、供应商、客户以及分包商等的编码,这是共享信息的前提。
3.5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
为了顺利开展和推进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管理部门,部门领导再将责任细化到每一位信息化工作人员身上。一旦信息化管理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提升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顺利实施。
结论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想要获得更高的效率和建设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人才的引领,对管理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完善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查询提供便利的平台,相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选择自身所需要的管理软件,真正将其落实到管理工作当中,通过信息平台和技术加强来获取自身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梁志鹏.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管理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02):156.
[2]栾京蒿,李君潇.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15~158.
论文作者:沙拉木·玉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现场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