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234000;2. 安徽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239000
【摘 要】目的:探究穴位注射治疗对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36例脑卒中及脑外伤顽固性呃逆患者中,29例患者症状消失,4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7.2%。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及脑外伤之后的顽固性呃逆有很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穴位注射;脑卒中;脑外伤;顽固性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是一种膈肌痉挛性爆发性异常呼吸运动。呃逆是一种反射活动,其产生机制为由各种刺激因素(包括胃黏膜受刺激后)所致兴奋通过迷走神经到达延髓呼吸中 枢,然后一方面兴奋沿网状髓束到达膈神经,使膈肌产生强烈节律性收缩,同时呼吸暂停;另一方面兴奋自迷走神经运动纤 维传至咽喉肌肉,产生喉头痉挛。原则上讲,在膈神经运动与感觉传导路上任何部位的刺激性病变均可导致呃逆发生。其产生的原因分为外周性和中枢性。临床上如呃逆的发作超过48h 未停止者称为顽固性呃逆。一般说,偶尔短暂的呃逆发作对大多数人是常见的,不会给人们带来明显的不适或损害。但严重者,尤其频发者常因严重影响进食和正常呼吸运动以及精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而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甚至导致全身衰竭。少数顽固性呃逆也 常常是某些严重疾患或患者危重的信号。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呃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顽固性呃逆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其中尤其以重症 脑出血、脑室出血以及大面积脑梗死、脑干梗死、延髓背外侧 综合征和小脑卒中等为多见。颅内其他疾患如炎症、肿瘤、多 发性硬化以及颅后凹病变、外伤等直接或间接累及延髓呼吸中枢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水肿、颅内高压等均可为呃逆的原因。另颅外因素常见于消化道(尤其是胃与食管)黏膜的炎症等刺激性病变以及氮质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性脑 病、心肌梗死、严重脱水以及膈肌附近的刺激性病变等。其他因素如冷空气吸入、干食吞咽过猛、术中麻醉过浅或较强的刺激膈神经、膈肌等。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呃逆的一个重要原因[1]。笔者在临床上接触到的脑卒中及脑外伤者顽固性呃逆不排除以上几个因素都有。
在临床上呃逆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顽固性膈肌痉挛,也叫顽固性呃逆。随着社会的发展,脑卒中及脑外伤已经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脑卒中及外伤之后出现顽固性呃逆高发。笔者自2007年工作以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及脑外伤之后的顽固性呃逆36例,收到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28-67岁,平均年龄48.2岁,头颅影响学检查均符合脑卒中及颅脑外伤患者表现,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11例,颅脑外伤13例,继发顽固性呃逆症状,经过普通针刺、肌注胃复安等治疗无效,呃逆连续时间为2 d~6 d,排除心脏疾患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药物采用利多卡因,选取双侧足三里、内关四穴。[2]患者取仰卧位,以0.5%吉尔碘皮肤消毒液进行局部消毒,用0.8 ml注射器 5.5号注射针头(体胖者6.5号),抽取利多卡因1ml,在穴位处垂直进针,避开浅表血管,再缓慢提插得气,以局部酸、胀感为宜,回抽无回血,缓慢注药,每穴分别注入0.2 ml药液,注射后用棉球按压注射点。每日注射一次,效果不佳可次日再次注射,三次为一周期。
2、疗效分析:
2.1 疗效标准:治愈:呃逆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呃逆可间断,短时间呃后可自止。有效:呃逆频率减慢,或有短时间呃逆停止,或有睡后呃止。
2.2 治疗结果:36例患者最长穴位注射三次,最短一次。治愈29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2%。
3.典型病例:
患者,女,42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2小时”入院,根据影像学检查提示为脑出血,入院1天后突发呃逆,呃声响亮,呃不自止,频率快,无法进食、夜间睡眠差。经过肌注胃复安,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及按压鱼腰治疗后无效。顽固性呃逆持续3天后行穴位注射治疗,利多卡因注射双侧内关及足三里,注射当天呃逆即有间歇,频率减慢,夜间可间断入睡。次日再次行穴位注射,注射后2小时呃逆停止,两周后随访无复发。
4.讨论:
穴位主治作用与药物药理作用相一致时,表现出最强的穴药疗效,具有穴效药效“叠加效应”。还有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给药还有药效长的特点,推测缓慢吸收的药物持续刺激相关穴位,起到与针刺特定穴位类似的功效。穴位注射后的血药浓度与静脉注射相差很大,但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和静脉注射同样甚至更强的效果,说明其不同于一般的给药机理和途径。穴位药效既具有药物原有药效学特性,又见效快,在未吸收或未达有效血浓度前即产生强大的药效且该药效可与无吸收过程的静脉注射相同甚至超过。这种既快速又强大的初始药效与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也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无明显关系,说明穴位注射药效与经络参与有关,从穴位药效的特征中探索经穴的本质是经络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口。穴位注射作用包括针刺样作用、药物循经作用、药物与腧穴相互作用等[3~4]。
内关穴属于手厥心包经,始于胸中,出属心包经,下行至横膈膜,有宽胸利气、利膈、止痛、止吐的作用。因此,刺激此穴位,气随经络至膈肌,可解除膈肌痉挛、宽胸顺气以达治疗呃逆的目的。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5]上、中、下既通,呃逆即止。利多卡因血液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通过穴位注射利多卡因,不仅加强对穴位的持续刺激、药物的循经的作用外,还有药物与腧穴的相互作用。因此能够在临床治疗脑卒中及脑外伤继发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道新;顽固性呃逆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1998年09期
[2] 徐斌,王香,王玲玲;穴位注射疗法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10期
[3] 王春杨,邵国兴,杨力军,张松涛,王红;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5期
[4] 陈军德,李武;药物归穴现象与经络的作用机制[J];中国针灸;2002年10期
[5] 刘汉;呃逆的内科治疗[J];临床荟萃;1991年01期
论文作者:贺飞1,贾桂兵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穴位论文; 顽固性论文; 患者论文; 利多论文; 脑卒中论文; 药效论文; 药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