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理论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03)03-0066-03
技术转移(TCHNOLOGY TRANSFER)在国际经济理论和技术理论中首次被使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联合国支援发展中国家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自立发展,无疑要依赖于来自发达国家的知识和技术转移,但机械式的技术转移做法是不可取的。作为技术转移一词的来源被归结为两点:一是源于二战后初期的开发援助;二是源于二战时开发的军事技术向民需领域的转移。技术转移一词,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有关部门对这种转移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考察与研究以来,已从早期的无意识行为、后进国家的政府行为、发达国家为了打破南北僵局的策略工具,以及跨国公司的扩大海外投资的先遣队等多种内涵,而演变为今天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十分关注并广泛参与的战略性选择。
一、技术转移及其运行机理
1.有关技术转移的概念阐释
对技术转移的理解并非是技术从甲地迁移到乙地就可以交代清楚的。除了要明确有关的技术内涵外,还必须弄清转移活动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按照国际上对技术转移研究的看法,技术转移可以表述为基于某种技术类型、代表着某种技术水平的一个知识群的扩散过程。联合国国际转让行动守则会议认为,技术转移就是指转移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技术转移是指一国做出的发明(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转移到另一国的过程。而历史上有代表的两个观点更具启迪性。一是哈佛大学的罗斯布鲁姆的定义,他认为,技术转移就是技术通过与技术起源完全不同的路径被获取、开发和利用的技术变动过程。该定义强调,技术转移并不是单纯地把技术从某一处挪到另一处,而是在这种转移中重视技术与环境的适应性。另一种观点由美国学者斯培萨提出,他以人类学家林顿的人类行为组织化思想为基础,认为技术转移就是在有组织的工作中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必要的技术、信息得以有计划的合理移动。他把技术转移限定为政府和企业的有计划、合理的技术移动,强调技术转移的有序性和制度性。
虽然对技术转移的内涵存在各种学说和分析,但其主要内容大都体现为以下两种解释:其一,比较典型的理论把技术的转移活动解释为三种知识的移动,一是所谓有形知识体系的移动,比如存在于产品、设备、零部件以及生产企业中的知识,可以称之为硬件的转移过程。一是所谓无形知识体系的移动,即类似专有技术、专利等信息,包括技术数据、文件、标准、技术说明书、技术许可、服务合同、维护手册等,可以称之为软件的移动过程。还有一类是存在于国家、地区、企业组织以及个体之间的那种宏观和微观的信息的流动。道斯(1988年)认为,这种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可以通过非常清楚的书面文字等形式来实现,但也可能只通过操作实践来了解和掌握,即对所谓“默悟”的知识通过“干中学”的过程来把握。属于该含义的信息比较广泛,既包括引进方需要去理解的该技术的原理和可能效果,也包括其应用过程的技艺和评价,以及对该技术有效使用并不断创新的经验,甚至包括相关的政策问题等等。因此,这第三种知识虽然没有存在于通常意义上的技术转让交易中,但它的转移显然有助于第二类知识和第一类知识的转移,当然,这类知识的转移也最为困难。实际上,与生产技术相关的管理和销售技巧都是很难转移的知识部分,这里的转移在实践中多表现为引进方自身的体会、学习和创新过程。
另有一些理论则将技术转移过程看作是三个有机过程组成的整体,即通用知识的转移过程(即所转移技术的支持性知识),系统知识的转移(即特定技术的转移活动本身)以及企业特有知识的转移过程(即特定企业伴随此项技术所发展的专有技术)。这种理论划分更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即通常的技术贸易只解决系统知识的转移,而通用知识和企业特有知识的转移往往不能通过商业行为来完成,必须靠企业自身的技术投入和技术积累。但没有前后两个转移过程,整个技术转移过程就不能完整进行,也很难获得成功。这种分析强调引进技术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即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过程实现通用知识的转移,从而了解所引进技术的机理。同时,引进技术的企业还需要投入力量和资源,为所引进的技术建设内生环境,即通常所说的消化吸收过程,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特有知识的转移。否则,仅仅进行系统知识的转移,既缺乏通用知识的支持,也没有当地化的知识生长过程来配合,那么,引进的系统知识就很难发展。同时,技术转移在某些场合强调国家、地区的企业之间的技术和知识的横向转移,在另一些场合则强调研究机构、大学等学术组织的技术和知识向生产企业的纵向移动。不论是哪个方向上的流动,技术和知识的形态在转移之后都会发生变形,技术和知识所能发挥的作用都会有差异。技术不像普通商品,它的效用在不同的地点和场合会有很大的不同。
2.相关概念的内在结构逻辑
首先,谈技术转移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整个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也是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机制,它是一个包括技术发明(新技术的产生)、技术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扩散(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的技术进步过程。它是技术转移的基本前提和主要源泉。从技术发展变动的表现上看,概括地讲就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这两大载体,两者并行发展相互促进,技术创新作为技术转移的源泉,从转移的内容到转移的节奏上推动着技术转移的进程,而技术转移作为技术创新的传动机制,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资源上的保证,而且通过技术转移的桥梁、纽带作用使技术创新充满活力。其次,技术扩散作为技术创新中的一个阶段,使技术创新活动更为完整、有效。在特定情况下,技术扩散也被看作技术转移,而这时的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都是针对新技术而言的,是新技术的再次应用。但从严格的技术转移所适用的技术对象上看,往往是指已有技术而非新技术,这也正是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作为两大对应范畴的主要原因。而且技术扩散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扩散的对象就是纯粹的新技术,而技术转移则不仅仅包括纯技术,而且还包括与技术有关的各种知识信息等。再次,在技术转移活动中,技术转移与技术转让有着明显的界限。技术转移通常包含一切导致技术和知识迁移的过程和活动,包括有偿和无偿的,也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转移活动。所以,技术转移这一概念所涉及的内容要宽泛得多。客观上,技术人员的移动,技术设备的移动,甚至某些商品的移动,都会导致技术和知识的转移。而技术转让概念要相对狭小得多,通常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技术转移活动,是一种有偿的技术转移活动,常被称之为技术贸易或许可证贸易。当然,技术转让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与技术内涵相关的知识和文化信息的转移,而这些信息的转移,又应归于技术转移活动范畴。
3.技术转移机制
如果说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那么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的加速转移和创造,也就是今天技术转移的深化时期。尽管技术转移的活动方式相当广泛,但在一般的商业环境中,技术转移仍有其基本的活动路径以及相应的动力机制、运行体系。
(1)技术转移的基本活动路径
技术转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购进出版物、机械设备,雇佣外部专家,输送本地人员接受培训、教育等途径实现。较为重要的技术转移机制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技术转让,即通过技术市场把技术从发明者或拥有者手中转移给接受者,对出售者来说称为技术转让。二是技术引进,即引进国外成套设备、流水线或单项成熟技术。技术引进是对接受技术一方而言,对输出技术一方来说则是技术转让。三是技术推广,即以示范性的活动把某项先进技术传播出去,这种技术推广通常由政府出面组织。四是技术交流,即通过现场、会议或新闻媒介交流技术方面的经验、技能或进行样品、样机的展示。五是科技出版,即科技方面的理论、知识、经验等通过报刊、杂志、书籍、音像资料等形式广为传播。如果从国际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技术转移的途径,主要包括五种方式:一是专项贸易,表现为补偿贸易、来料加工和组装出口等方式,这种贸易为工艺技术的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二是合作生产,主要表现为当地企业以国外企业提供的工艺和文献为基础生产零部件或最终产品,外方也经常参与本地企业的经营管理。三是咨询、技术服务和许可证贸易,主要是指当地已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产业,通过此种方式获得所缺少的工艺和专业技能。四是交钥匙工程,后发国家以此获得物化在某一工厂中的国外先进技术,其含义是指技术供给方提供产品的全部工艺,包括工厂设计、工程图纸,设备与机械,建筑监控、启动调试和培训人员等,直到当地人员能够接管为止。五是国外直接投资,包括独资和合资两种形式,这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外方的参与程度最高。
技术转移方式随着经济发展也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运用人才引进和企业兼并的方法,有效地获得了大量的工业技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吸引人才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全力促进本国本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正如前面曾指出的,技术转移既有有目的的部分,也有其无意识的部分,相应的技术转移途径也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但是,何种方式更有利于引进方自主技术的积累,则是一个核心问题。显然,某些技术转移渠道并不适合自主技术的开发,甚至还会削弱自主技术的成长。例如购买商标使用权的方式,往往只是使购买者利用所学到的部分技术暂时地获得了特定地区的市场,通常只是本国、本地区的市场,而同时却可能使技术供应方获得永久性地进入当地市场的机会。再如合资方式也并非有利于技术转移。据哈佛大学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近3000家合资企业的研究表明,组成合资企业的动机按重要程度顺序排列有10余项,而获得技术许可的动因几乎排在最后,前几项动因都与市场进入(发达国家的动因)、获得国际营销经验与渠道(发展中的东道国的动因)有关。实际上,跨国公司在其海外投资活动中尤其限制先进技术的转移,在它们转移技术的时间表上,是严格按照技术的寿命周期进程及其全球战略需要来安排的。所以,选择有效的技术转移渠道,关键是看能否有利于自主技术开发能力的提高。这方面,日本的做法曾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2)技术转移的动力机制
有关技术转移的动力问题,日本经济学家斋滕优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需求(N,needs)与满足需求所必需的储备与资源(R,resources,包括人才、资本、设备、信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而本国的N·R关系与另一国的N·R关系的互补互动,才能实现技术转移,这种互补互动也规定了一国的产业发展及其对外经济活动方向。如果一国的R不足,则形成瓶颈并促进技术创新,如果一国在技术创新上认为与其进行自主技术开发,不如从外部引进技术,那么,本国的N·R关系就成了技术引进的N·R关系,而对方的N·R关系则成了关于技术转移的N·R关系。国际技术转移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前提条件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结合条件,即两国的N·R关系能够相互协调地结合在一起;第二、同意条件,能够同时满足双方在技术供求中的预期收益,即技术引进收益(Na)和技术提供收益(Nb);第三、资源供给条件,即两国的技术转移资源不仅可以结合,而且能较好满足技术转移的需要(Ra+Rb大于或等于R);第四、无对立条件,主要是指相互间在技术转移手段与对方需求的关系上不存在矛盾;第五、技术扎根条件,指为了使转移来的技术在接受国(a国)扎根,要求接受国在技术吸引上投入相应的力量。
这种两国间N·R关系的互补互动关系,包括需求与资源转移、信息交流、多样化的技术转移渠道、技术转移体制与技术转移基础设施(包括专利制度、技术教育、培训制度等制度性因素,以及交通、通讯设施、研究开发机构、大学等硬件因素)等等。N·R关系的国际展开越广泛、越活跃,技术转移也就越容易。但是,这种N·R关系结构所具有的动力机制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发挥作用,取决于影响技术转移的四种速度因素:一是某国最初尝试一种新产品的速度或者说需求时滞;二是在新产品引入国内市场后其在消费者中间的扩散速度;三是某国从国外获取生产技术的速度或者说模仿滞后率;四是一旦生产技术从国外进入后国内生产者采用新技术的速度。
(3)技术转移的动态体系
技术转移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即技术引进方、技术输出方和技术本身。对此,可以用一个三维的数学函数表达式V=(X、Y、Z)来表示,即技术转移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不同发展状态的技术(X),引进方的能力(Y)和输出方的战略(Z)所限定的范围。
其中需要强调的是技术输出方的战略选择。
技术输出方所拥有的技术,其产生以来的目的并非为了转移出去,而是为了获得市场的垄断利润,但技术的发展又使技术输出企业必须在两种战略选择中求生存、求发展,一是垄断性战略,即严格控制技术转移;二是交换性战略,即为了获取其他非技术垄断方面的经济利益而输出技术。实际上,技术输出往往构成介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之间的一个国际经营活动中的组成环节。在技术拥有者可以完全依靠商品输出赢得当地市场时,技术完全是处于垄断状态。当技术拥有者在当地市场遭遇进入壁垒,却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来赢得当地市场时,技术也完全是处于垄断状态。只有处于两者间的状态,技术转让才会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而得实现。
二、技术转移的模型分析
由于技术转移在技术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及其突出的经济意义,技术转移理论受到技术进步学者的普遍关注。国外文献一般认为,技术转移过程的基本元素是被转移的技术、潜在使用者人数及其决策过程、技术信息的传输渠道。但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型对这些要素的说明方式是不同的。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模型就是“传染模型”。该理论认为,技术转移速度如同传染病传播一样,对此,他首先给出一个导数方程:
dx(t)/dt=βx(t)[1-x(t)]……(1)
以此描述技术转移过程,其中x(t)为潜在的引进者比例,dx(t)/dt为转移速度,β为转移常数。把上式微分,得到:
x(t)=1/[1+exp(-α-βt)]……(2)
(这里:α为转移曲线的速度上升点,β为曲线上升斜率。)
这是一个逻辑推移曲线方程,它表现为一条S形曲线。转移速度随时间的推移先迅速增加,跟随者比例急剧上升,到达拐点后迅速下降,最后趋于饱和。这一点正好与前面所提到的技术转移体系中的技术层次特点相吻合,即技术生命周期中的前期技术转移快,而后期的成熟技术转移慢。
运用该理论模型进行大量实证研究的经济学家有曼斯菲尔德、格里利切斯、诺里斯和维奇尼等。他们的研究表明,这个模型方法简单,并且与经验数据有着相当好的拟合度。
传染模型虽然较为成功,但却存在着重要缺陷,如传染模型假定采用者的环境是静态的,潜在引进者的人数和要转移的技术在转移的期初与期末都不变,只考虑了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引进者或需求方面,未注意其供给因素等等。这些与事实不符的假设受到批评。对此,一些学者提出了传染模型的替代模型。戴维的模型假定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接受新技术的临界水平,只有新技术的刺激超过了这一临界水平,新技术才能被引进。所以,新技术的引进就决定于新技术的刺激和接受新技术的临界水平的高低。而临界水平被认为是由企业规模决定的。于是,技术的演变、某个企业的增长率、企业规模的分布就决定了技术转移过程的时间轨迹。戴维斯的模型也充分考虑了企业差别这一因素。戴维模型中的临界水平在戴维斯模型中被称为最大可接受偿还期Rit。企业之间另一个重要差别是他们对引进新技术的期望偿还期ERit估计不同,如果期望偿还期小于最大可接受偿还期,即ERit<Rit……(3),就有可能引进并采用新技术。ERit和Rit不仅在给定的时间里在各企业间有所不同,而且随技术知识在特定领域的积累,它们的数值也会随时间而变化。同时,戴维斯还假定引进采用概率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在供给方面,戴维斯把技术分为两类:A类的特点是技术简单,转移成本低,学习过程短,此类技术在转移初期就相当稳定;B类的特点是技术复杂,引进成本高,学习过程长,改进范围大,此类技术在转移初期较慢,后期加速。所以,技术类型不同会有不同的技术转移曲线。
许多技术转移模型是针对传染模型忽略供给因素的缺陷提出来的。梅特卡夫模型是以熊彼特的新技术出现的概念为基础的。模型的各个独立方程是对增长率、供应和市场需求推导的。新技术的出现形成了一个调整断层,这一断层被理解为均衡市场需求n(pn,a)与技术转移过程中一特定时间的实际需求x[,n](t)之差。技术需求增长率g[,a](t)与这一调整断层成比例:
g[,a](t)=bn[n(p[,n],a)-x[,n](t)]……(4)
其中p[,n]为新技术价格,a为新技术对原有技术的优势。新技术所导致的p[,n]下降和a上升都可以增加均衡市场需求。
技术供给增长率g[,a](t)与技术转移的利润率成比例。技术价格上升,其利润率就增加;技术成本上升,其利润率就降低。其公式表示为:
g[,a](t)=[p[,n](t)-h[,0]-h[,1]x[,n](t)]/k……(5)
其中,p[,n](t)为新技术价格,h[,0]、h[,1]和k为常数,k表示资本金和投资的必要供给。很明显,新技术价格对供求双方的影响是相反的。
假定新技术的供求增长率相等,即g[,a](t)=g[,t](t),则有:
g(t)=B[,n][C[,n]-X[,n](t)]……(6)
这里,g(t)为技术转移速度,Bn、Cn为技术转移速度常数和饱和常数,Xn(t)为时间t时的需求,参数Bn、Cn由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共同决定,这两个参数受新技术产生的影响,在技术转移中可能发生变化。
上述技术转移模型的意义在于,他们把影响技术转移的几个微观因素结合了起来,把技术转移的研究推进了重要一步。富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如其中的诱导机制的可能性,企业规模的效果,影响企业行为的决策规则,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力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等。
此外,有关技术转移的时间模型分析今天已日益重要,它对于我们提高技术转移速度,克服各种时滞障碍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其方法论的特点是采用主因素分析法,注重对技术转移有较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忽略影响较小的因素。技术转移时间模型是用技术转移的时间—引进采用量(或采用率)曲线来表示的,转移速度由转移曲线的斜率或陡度来表示。这里以艾森伍德(1988)的非均匀影响模型的分析确立技术转移的时间模型,即:
S[,T+1]=a·(M-N[,T])+b·(N[,T])[δ]·(M-N[,T])……(7)
这里,ST为t时段的采用数;NT为t时段的采用积累数;a为创新因素(反映自发采用创新的概率);b为模仿因子(反映已采用者的经验及评价意见对未采用者的影响,即模仿程度);δ为非一致性因子(由a、b共同决定);M为潜在用户总量。这里主要以b和δ来描述技术转移时间模型的形状,以此决定技术转移速度。
在当今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日益扩展的情况下,单纯做上述的模型建构还存在不足,要有效说明技术转移的发展规律,还要参考巴兰森的函数模型关系。也就是说,技术转移的成功取决于下述模型表现的五种因素所构成的关系结构,即技术转移的成功水平=F(S,T,R,G,M)。其中,S为技术供应商因素,T为被转移的技术因素,R为技术的接受方因素,G为技术输出方与引进方之间的技术差距,M为转移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