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音_K的个案研究论文

舌根音_K的个案研究

牛媛媛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2)

【摘要】 本文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A——B实验设计,对1例构音语音——K障碍的患者进行50个词评估和针对性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结果表明:该名构音语音障碍患者的舌后部上抬运动和塞音的治疗前后得分有显著性变化。研究结果提示:将舌后部上抬运动与快速用力呼气法相结合对于治疗患者的构音语音K的障碍是一条正确而又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评估与矫治;单一被试实验设计

一、概述

听障儿童舌根音/k/构音异常是听障儿童最常见的构音问题,也是言语矫治中的一大难点。本人所跟踪患者×××就有舌根音的障碍问题,k都有歪曲现象 ,从构音部位和构音方式来进行分析,发现该患者的舌口部运动中的舌根无力,没法上抬,舌根(后部)三分之一处与上腭不能接触,发/k/音时,没有较强气流,更没有塞音。并根据原因找到治疗策略,通过多种治疗技术和手段解决该患者舌根不能与软腭接触所造成的本应习得但未习得的k音。

都说结婚是人生大事,从要登记何东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他就准备这么过下去了?朝九晚五,结婚生子,地球上大多数人都这么过的……这是他想要的生活吗?

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从内容上讲,主要通过刺激舌收缩反射区,促使患者舌向后隆起呈球状的舌后收缩反应,共有三种被动治疗的方法——敲击舌中线刺激法、舌后位运动训练器、发k音,为发舌根音奠定好生理基础。

本研究对一例因舌根无力,没法上抬,舌根无法与软腭接触,造成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因此我对无法发出和k有关音节的儿童进行评估和矫治,简要探讨康复过程中评估的方法及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希望对康复教师进行临床舌部后抬运动障碍治疗做出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女,2004年11月10日生,8岁,双耳听力异常,配戴助听器,言语语言发育迟缓。对其口部运动器官下颌、唇、舌的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观察和评估,发现患者舌根后部三分之一处无法与软腭接触,又对患儿进行汉语构音语音能力评估,发现患者k 音位未习得。

(二)评估方法

在乐曲风格上,《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也比传统的钢琴教程有了很大的扩充,包含了古典、民歌、童谣、流行及现代等风格,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但《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没有涉及巴洛克时期的复调作品。

舌的口部运动训练主要由被动治疗和主动训练所构成。鉴于被试的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主要是由于舌根无力没有舌的后缩反应而导致的,故选择敲击舌中线刺激法刺激舌根向后隆起,增加舌根的力度,利用舌后位运动训练器,帮助患者做舌根上抬运动、训练患者自主控制舌根上抬的能力,发k音法帮助患者舌根上抬与软腭接触,通过这三种方法增强舌根上抬运动的能力。

(三)治疗方法

舌的构音运动训练是在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逐渐消除的同时,选用舌根音k,和k相拼的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及句子来专门对k的音进行强化训练。该被试的训练过程中,主要进行k音诱导、习得、对比、强化来进行训练。

在治疗过程中,舌根运动治疗、舌根音k构音运动训练,两者并不是分开的、孤立的单项训练,而是有机结合,整合在一起的治疗。

where Ci=Cip+Ciais the total leakage coefficient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处理期从被试就诊的第二周开始,为期四周,对被试者舌后部上抬运动和与k相拼的音节进行干预,对被试者进行50个词评估,记录和k有关的词语正确率、评估并记录得分。在每次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数据采集。被试者的实验周期为9周,其中,前7天为基线期,剩余时间为处理期。在基线期内,每天上午采集一次数据,共得到7次数据;在处理期内,每天对被试进行1小时康复训练,每训练四天后采集一次数据,共采集7次数据。

根据患儿存有的问题对其进行综合治疗,主要利用启音博士构音测量与训练仪中舌根(后部)上抬运动治疗技术进行敲击舌中线刺激法、舌后位运动训练器、发k音,结合构音运动测量仪训练仪中的k音进行音位诱导、音位习得、音位对比、音位强化。

被试每周一至周五来进行言语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次治疗持续1小时。

(四)效果监控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实验设计A——B模式。基线期,从被试就诊第一周开始,为期两周,即在被试不进行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的治疗的情况下,对被试者进行50个词评估,记录和k有关的词语正确率,分别说三次,三次中至少有两次发音正确得一分,有两次发音错误的零分。

通过实验过程也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同学积极性比较高,能够在组长带领下互相监督、相互协作,提高了练习的密度,尤其在进行小组竞赛的时候,表现积极。相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示范,体育锻炼兴趣较低,这也是导致对照班身体素质项目提高幅度比实验班小的原因。

本研究对儿童进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和构音语音能力评估,主要采用《构音能力评估词表》以及《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表》。经评估,患儿因舌后部三分之一处无法与软腭接触,导致《构音能力评估词表》中k的音位未通过。

三、结果与分析

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两期数据均非自相关,符合做一单一被试统计的数据要求。

声母音位第二阶段字词表中k训练前后正确率对比分析:

2.1.1 地径 地径是苗木距地面一定距离处的直径,地径可以反映牡丹茎杆粗壮状况[6]。从图1可以看出,4种立体栽培模式下油用牡丹地径2016年均高于2015年,其中油用牡丹单一种植模式增长的幅度最高,油用牡丹-核桃套种的次之,油用牡丹-碧桃套种增长幅度最低,这可能与树种遮阴,光照不足有关。

表1 声母音位第二阶段字词表中k训练前后正确率

图1 训练前后正确率对比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对该儿童在声母k训练前后进行t检验,t=-1.534,p=0.067,p>0.05,从该数据中看出患者声母k的训练前后有显著差异。在处理期数据中一到四次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处理期数据中可以看出该患者从第五次正确率呈上升趋势,第六次、第七次正确率100%,说明患者已习得了音位k。在最近的对话交流中关注k的音节,正确率100%,说明将舌后部上抬运动训练与快速用力呼气法相结合对于治疗患者的构音语音K的障碍是一条正确而又有效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与思考

上述结果表明,针对该患者的音位k的障碍所制定的治疗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评估被试所存在的问题,选择对被试有针对性的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并制定被试的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干预方案,以及与实施该干预方案,同时又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控”。目前患者k音位正确率100%。对于上面的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我进行反思主要是因为处理期前一部分效果不佳,在处理期的采集中没有改善就不要采集,首先根据听障儿童状况调整设计的康复方案,在障碍改善的情况下采集处理器数据,希望今后的研究中如出现我所说的现象时,大家能及时调整,这样得出的数据会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卢红云,黄昭鸣.口部运动治疗概述及其作用(一)[J] .现代特殊教育,2009(2).

[2] 黄昭鸣,杜晓新.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 H01

【文献标识码】 A

(编辑:张晓婧)

附 注

本文为山东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医教结合理念下听障儿童“1+X+Y”康教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C20173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牛媛媛,女,1977年生,山东省济南市人,本科,济南特殊教育中心,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听障聋儿康复。

标签:;  ;  ;  ;  

舌根音_K的个案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