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国经济能否一枝独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独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中国经济谨慎向好
2001年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自然让人欢喜,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过于乐观。总体上看,由于世界经济和国内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2002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环境令人担忧。
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减速运行的态势在进一步深化,尚未出现止跌迹象。"9.11"事件以后,美国的经济要想恢复到90年代后期的那种高速增长态势不经过充分调整,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带给中国最直接的影响是,对美出口前景短期内难以乐观。
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经济萧条的状况还在持续。贬值幅度过大,则有可能引起新的一轮亚洲金融危机,对此,中国也应提前做好一些政策储备,以备不虞。
从国内环境看,尽管有扩张内需政策的持续作用以及申奥成功、加入WTO等特殊利好因素的牵动,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压力较大,城乡、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新老问题。
虽然外部环境的严峻性超过了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但扩大内需的主动权毕竟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只要内需驱动加大马力,中国经济还是能够继续“迎风而上”。
国家权威部门目前已对2002年整体经济运行做出预测:中国经济将继续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基本态势,增长速度将略低于去年,大体为7%。在这一基本判断下,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经济体制改革:负重前行
国有企业改革依旧是2002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并且有几项工作必须加快:一是加快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二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三是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在今年则将进入更具实质意义的阶段。
建立现代金融制度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今后很长的时期内市场仍将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资金而决定市场平衡发展。2002年证券市场预计将处于震荡调整格局之中,调整显得较为温和,并形成阶段性投资机会,但无法再形成持续的牛市。
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对2002年增长前景的预期不能过于乐观,与此同时,财政支出需求可能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了深化改革,可能需要财政增加较多的支出。
二是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也会有较快的增长。
三是用于国家政权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支出也会有所增加,特别是在目前国际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客观上需要增加用于打击恐怖活动、增加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等方面的支出。
投资力度:继续扩大内需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扩大投资需求仍是2002年的主基调。
与国家主导的投资亮点相辉映,外商投资仍是“好戏连台”。
2002年推动民间投资增长也存在不少有利因素,主要有:一是政策环境会进一步改善,投融资制度将进一步改革,有关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贯彻落实,金融支持、服务也会有所改善;二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民营经济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三是制度环境更加完善。只要一视同仁地向民间资本开放部分垄断领域,促进这三种力量形成合力,就能够拉动投资继续高速增长。
消费品市场:亮点带动增长
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这是2002年我国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之一。
国家调整居民收入政策也将直接促进消费的增长。
加入WTO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另一个有利条件。
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当前农民的增收减负问题更具有紧迫性。2002年政策方面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诸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收费;增大国债资金中涉农基础设施投入的比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之不是;打破农资部门的垄断经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等。
就业环境: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2年入世伊始,由于国内企业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短期内有可能加剧企业重组、兼并、关闭甚至破产,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就业减少和结构性失业的增加。
2002年政府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将包括:一是创造有利于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培养高素质的小企业主群体;二是重视发展社区就业,非福利性社区服务业坚持走以民办为主,产业化、有偿服务的模式;三是积极倡导灵活的就业方式,承认非正规劳动就业就有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