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军区总医院 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148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随机对比研究,根据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74例。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优质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71例(95.95%)显著高于常规组62例(83.78%),优质组的静脉炎发生几率5例(6.76%)显著低于常规组14例(18.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炎患者
静脉炎对于连续输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并发症,患者在出现静脉炎期间可能出现红肿、疼痛以及触及部位串珠样或者索状硬条状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经过临床研究认为,对于连续输液患者而言,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可达25~80%,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同时,还将会增加医患之间纠纷的发生几率[1]。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为了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对于输液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案,不仅能够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具体研究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148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随机对比研究,根据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74例,本次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优质组男性40例,女性34例,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45.45±45.21)岁;最长输液时间30d,最短输液时间为5d,平均时间(12.1±3.4)d;常规组男性42例,女性32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45.85±45.46)岁;最长输液时间34d,最短输液时间为5d,平均时间(13.7±4.2)d。各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输液时间等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并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护理方法
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①改良穿刺技术。护理人员需要选择患者回流顺畅、弹性好以及充盈度高的血管进行穿刺,由穿刺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进而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几率,同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对于连续输液的患者而言,则可以遵照先细后粗、由远到近的选择方式,进而减少对于患者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而言,其具有回血慢、血液粘稠度高以及血管硬化的特点,此时,则需要选择反折输液管法进行穿刺,进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回血速度。建立静脉通路的过程中,首先使用无菌生理盐水,等到穿刺成功后输入特殊药物,可以根据输液药物的性质不同适当调节输注速度和温度等,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进而减少对于患者的刺激程度;②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以及认知能力,详细讲解有关静脉的发生机制、临床症状、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措施,同时,告知患者家属需要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渗血等症状,进而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认知程度。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和干预。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优质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各组数据和指标的统计学的处理,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通过计算各组之间的数据,得出P<0.0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71例(95.95%)显著高于常规组62例(83.7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n(%)]
2.2各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比对
优质组的静脉炎发生几率5例(6.76%)显著低于常规组14例(18.92%),卡方值=4.891,P值=0.02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静脉炎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生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和肿胀的症状,同时,还将会为后续的治疗带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3]。因此可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经过本次研究大量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71例(95.95%)显著高于常规组62例(83.78%),优质组的静脉炎发生几率5例(6.76%)显著低于常规组14例(18.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通过采取优质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结语
概而总之,通过对于静脉输液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谢泽荣,罗艳丽,肖凤鸣.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50-53.
[2]刘美青.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8):177-179.
[3]张丽荣,杨萍,李欣燕.优质护理在预防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患者满意度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1):1693-1695.
[4]潘琼,龚志刚.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防护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7,33(15):2149-2152.
论文作者:赵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静脉炎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常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发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