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甲氰咪胍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付雪雁

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甲氰咪胍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付雪雁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和甲氰咪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皮肤紫癜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关节症状消退时间和肾功能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能(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儿童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复方甘草酸苷;甲氰咪胍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hildren allergic purpura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and cimetidine treatment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cime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HSP)efficacy and safety.Methods:a total of 80 cases of children allergic purpur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routin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and cimetidine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kin purpura subsided time,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subsided,joint symptoms subsided time and renal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no adverse reaction.Conclusion:Compound Glycyrrhizin(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cimetidine)curative effect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allergic purpura in children is effective,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allergic purpura;compound glycyrrhizin;cimetidine

近年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6~14岁儿童的发病率较高,如治疗不及时,病情加重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肠套叠、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HSP 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多种多样,但是治疗效果不一。笔者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80例患儿,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患,疗效较为满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8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病程 2~10 天,单纯皮肤紫癜42例,伴胃肠道症状21例,伴关节肿痛9例,伴血尿、蛋白尿8例。临床表现均符合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断标准。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7.9±2.7岁;病程3~15天,平均9.2±3.1天;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14岁,平均8.5±3.2岁;病程4~18天,平均10.3±4.6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及器官损害方面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入选的两组患者均予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卧床休息,严格控制饮食,口服扑尔敏治疗,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1.0~2.0 g,1次/d,5%葡萄糖注射液加10%葡萄糖酸钙1.0~2.0g静脉滴注以改善血管脆性每天1次。以上药物7~14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20mg/ kg·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复方甘草酸苷1~2ml/kg/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紫癜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和关节症状消退时间和尿改变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皮肤紫癜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关节症状消退时间和肾功能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累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血管炎综合征中最常见类型。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认为与机体对某些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食物、药物)产生不恰当的免疫反应有关,造成小血管炎性损害。其组织损伤的免疫反应有两种,速发性变态反应和由补体参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从而造成一系列的损伤。基本病变改变为毛细血管壁的炎性反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及血细胞渗出,引起皮肤、黏膜、内脏水肿及出血。关节腔内多见浆液及白细胞渗出,但无出血,输尿管、膀胱及尿道黏膜可有出血,并常累及肾脏,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变化轻重不等。轻者为局灶性肾炎,比较多见,重者为增殖性肾炎伴新月型改变。目前,小儿过敏性紫癜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消除致病因素、抗过敏、抗感染、止血、止痛等对症治疗。对于急性期的腹痛、出血及严重的肾脏改变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上主要有皮肤紫癜及消化道、关节、肾脏受累的表现。小儿过敏性紫癜无特效疗法,常规给予止血、脱敏等对症处理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不确切。美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主要是由甘草酸、甘氨酸、L-半胱氨酸组成。其中的甘草酸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甘草酸中的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激素副作用,同时可显著抑制抗原细胞对T细胞的过度激活作用,调节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使Th1保持平衡。还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甲氰咪胍是H2受体阻滞剂,竞争性阻断组胺H2受体,抑制组胺,抑制变态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毛细血管水肿、出血;抑制胃酸分泌,间接的降低胃酶活性,保护胃黏膜,防止胃肠道出血,减轻腹痛症状。

总而言之,本研究中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小儿过敏性紫癜,能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明显缩短病程、减轻关节和肾损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8-690.

【2】罗燕.云南白药加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7):1607.

【3】符仁义,盛先锋,向承发,等.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2):113.

论文作者:付雪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甲氰咪胍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付雪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