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
摘要:关于建筑行业的现状,中国建筑行业非常迅速,但不能忽视建筑行业日益增长的市场竞争,企业在市场上有自己的优势,他们有成熟的技术,良好的社会声誉,建立自己的品牌,并依靠品牌参与市场竞争。对于建筑行业,施工质量无疑是建筑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也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就建设项目看来,一个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的高低关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所收到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导言
建筑施工是我国的基础工程之一,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现状研究和改进,不仅能影响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还对我国经济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就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而言,其仍然维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理念,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所以,为促进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现状,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与方案。
2建筑管理存在的不足
2.1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如果能够保证项目管理系统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就能有效确保项目的高效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先决条件。企业需要安排全职工作人员在具体位置上对项目建设负责。然而,在中国传统制度的制约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体系一般得不到完善。同时,由于中国有很多的小企业,经常会为了降低成本,撤销或合并,将管理人员的数量降到最低,导致了管理层不到位,管理的作用难发挥,企业的健康发展成为问题。此外,中国现代项目管理在社会环境方面缺乏专业管理团队。
2.2工程管理模式不科学
在当前的环境影响下,施工单位和承包企业负责施工项目。施工单位的主要功能是监督和控制。施工和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在前线工作。这种管理模式适用小型建设项目,但是规模较大,缺点清晰显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项目越来越多并且更加专业,越来越多的流程,施工操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求工人具有高水平的操作。但是,目前前线运营商低水平的技术和专业性,从一定数量的财务资源的监督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过多的投资,管理级升级困难。
2.3建筑工程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不合理的水平问题普遍存在。在管理层,大多数员工没有很好的高等教育制度,而企业也没有给子充分的重视。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现场指导使项目质量达到要求。监理的角色不能忽视,管理者需要掌握整个项目的熟练程度,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管理者专业足够,有效控制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方面。同时,中国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占前线一大部分建筑工人,他们不接受系统培训,施工质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质量差的企业为了节省劳动力非法经营,项目的安全和质量难以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3.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是施工管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要对建筑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购买材料之前制定材料采购书,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在采购过程中应该尽量平衡建材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材料采购完成进入施工现场时,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要尽量减少施工预期材料与实际材料的偏差,可进行分批购买,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采购建材;由于施工材料众多,在施工现场的堆放也要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因为外界因素对建材造成影响,以此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3.2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缺乏健全的法律条文,政府应该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的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并确保这些制度能够有效实施。企业内部应该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加强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性,对于那些不按规章制度操作的人员进行严厉惩罚,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同时也要加强监理人员的监督力度,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违规操作进行及时制止。
3.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根据我国施工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的情况,必须有效协调管理标准,不同的岗位要制定不同的岗位标准,严格审查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程度,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在施工管理中应该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质量意识,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不断培养管理人员,使其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对于专业知识不足的现象,施工单位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大培训力度,严格绩效考核,不断推进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发展,激发他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4健全领导机构落实责任制
施工企业应该有健全的责任制度,主要负责人为总承包方,他联合其他承包方构成一个有较好组织性的机构。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工种较多,技术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组织协调好各个工种之间的关系,确定正确的施工顺序,通过开会等对施工进度进行一个整体把握。各个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协作,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在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
3.5强化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就会给施工单位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的监管,是对施工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生命的负责,同时还是建筑施工科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监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当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用品配戴情况进行检查,直到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开展工作,并及时找出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产生。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把安全责任放在第一位,实施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可以避免人们受到生命财产威胁,且有利于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施工之前,全面做好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工作,开展安全教育课程,教给工作人员施工安全技术和方法,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以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做好施工管理意义重大,不仅能充分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可降低施工成本,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企业谋得长远发展之路。要想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管理,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把施工质量放在首要位置,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给建筑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耿海峰.解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措施[J].建筑知识,2016,36(05):99.
[2]陈川.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6(21):196.
论文作者:夏永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