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_余小燕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_余小燕

(杭州市发展规划和体制改革研究院(杭州市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6)

【摘 要】概算审查中发现上报概算存在送审资料不全、补充或修改的资料上报程序欠规范、初步设计规模、功能造型缺少论证或比选、概算编制质量差等情况,文章分析与探讨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概算审查;沟通交流;专家库;资料库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8-0171-03

1.背景

概算审查工作是初步设计审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概算审查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梳理归纳近年已建和新建项目在规模、功能、投资以及概算报审流程上存在的问题,剖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后续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审查具有重要意义。

2.存在问题

每个项目均有其特殊性,因而我们在概算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是纷繁复杂的,下面分别从项目资料报审、初步设计、概算编制等三个方面来罗列存在的问题 。

2.1 资料报审存在的问题

2.1.1 送审资料不完整

很多建设单位报审项目概算时并不了解概算审查流程及需要提交的资料,送审资料总是有缺漏或者不规范等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专门编制了初步设计概算审查资料清单,对新建项目及概算调整项目所需资料分别做了说明,但效果不甚理想,往往需要反复沟通才能补齐资料。

2.1.2 补充或修改的资料上报程序欠规范

在审查过程中经常存在需要补充或者修改上报资料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审查单位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初步设计或概算资料有缺漏或者错误,比如缺少装修做法表,概算书细目有缺漏,需要设计加以补充或修改;

(2)建设单位/设计发现原上报的概算或者初步设计有缺漏,要求补报;

(3)发改委发起联审时,有关联审单位对项目提出具体的意见,且该意见会影响投资概算;

(4)建委或其他政府有关部门推出新标准新政策,对项目有具体的新要求,影响投资概算;

以上资料经常在概算审查进行中或者初步完成时提交,而这些资料往往由建设单位直接提交给概算审查部门,修改资料有时未同步报发改委等联审部门的认可,容易存在信息不对称。

2.2 初步设计存在问题

送审项目初步设计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2.2.1 规模、功能及造型等方案比选时没有权衡投资。

有些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项目的规模、功能及造型等没有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过于浪费。

例如xx医院初步设计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外再做铝板幕墙的双层幕墙形式,致使外立面造价偏高,市人大对此项目审查时提出降低外立面造价的要求。

再举个例子,根据规范要求所有民用建筑项目均要按规定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因此不少上报的小项目都设置了地下室,但是地下室造价很高,以xx幼儿园项目为例,设计地下室835平方米,但地下室土建造价需要700多万(包括土方、桩基工程、围护),单方造价达8000多元每平米,假如此项目设计时不设置地下室,采用向人防部门缴纳人防异地建设费的方式则可节约不少投资。

2.2.2 设计内容欠完善,影响概算投资的准确性

政府投资项目不同于私人投资项目,因资金由财政拨付,为便于投资控制,要求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深度要高于一般私人投资项目。比如需明确各个房间的装修做法、弱电需要提供系统图,而大部分项目往往缺少上述设计,即使审查时要求补报,部分项目设计阶段考虑不到位,容易导致后期招投标阶段投资超概而需调整概算。

2.2.3 设计内容相互矛盾

有些项目的初步设计设计说明、单体图纸及总图相互之间有矛盾,设计质量不过关。

2.3 投资概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上报项目的概算书也存在不少问题,项目规模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

(1)小项目:常常因为规模太小得不到建设单位和设计的高度重视,不少项目存在概算书内工程量与图纸严重不符、概算书有漏项、重复申报、概算书套用预算定额、取费错误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大项目:规模大的项目一般由较有实力的设计院来编制概算,编制质量较高,漏项较少,但是也有少数项目的概算编制人员不按图计算工程量,而采用直接用经验指标估算,导致上报工程量与初步设计图纸出入较大;概算往往由各个专业的人单独完成再交由一人汇总,有时项目比较复杂,如果沟通不到位,交界面划分不清,就容易出现漏算或重复算的问题,以杭州xx校区二期为例,市政概算内已经含了整个区块的雨污水工程,但是编制总概算的人以为这部分内容应纳入总图,又对此进行了估算;市政概算内不含人行道及中间分车带的绿化(以为已经含在园林概算),而做园林概算的人又以为这部分道路绿化已在市政工程内考虑,故双方都漏算了这项投资。

3.究其原因

经过认真归纳总结上报概算及初步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沟通了解,发现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如下:

(1)可研阶段方案比选欠考虑投资。

比如上面提到的幼儿园等小项目是否有必要建地下室、医院的外立面是否必须做双层玻璃幕墙,都没有从投资角度进行方案比选。

(2)概审过程补交资料机制尚不健全

概审过程中提交的更改初步设计和概算的资料目前也尚无严格的报审及确认机制,对于资料提交的时限缺硬性规定。

(3)建设单位及设计不重视

很多建设单位以为概算审查重于走流程不重于审查本身,可以应付了事,项目报批时以为随便提供下图纸及一份与估算投资接近的概算书就可以走初步设计审查流程。这样的资料往往存在对项目的定位不够清晰,设计内容不完善或者编制时出现很多缺项漏项增项等情况。

(4)编制人员不专业

通过了解,发现很多概算出自预算人员之手,没有一点概算编制经验,虽然概算与预算有共性,但在计算规则、清单子目、取费上都有很大区别;或者编制人员虽懂概算,但是由于单位没有概算软件,没有用概算定额编制,直接套用预算定额,所提交的概算书也不规范。

4.对策建议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被实践证明。我们必需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审查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审查创新措施,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高效运行。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下列方面入手改善:

4.1 拒绝闭门造车,加强交流学习

(1)概算审查团队中较有经验的审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时常与同事分享传授审查经验,提升团队审查能力及效率。

(2)条件允许时,审查单位可组织审查人员分批去外面学习,加强与其他概算审查单位(如建委)的交流沟通,吸取经验,提高概审效率。

4.2 审查前、审查中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人员沟通

(1)发改委或概算审查单位可以计划定期对建设单位及设计进行培训,要求在初步设计提交时对项目的整体把握已经达到审查要求,图纸及概算要匹配,图纸要涵盖所需建设之全部内容。

(2)收到送审项目后,一定工作日内与建设单位联系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有助于审查时对项目投资的把控。

(3)概算审查过程中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概算编制人员沟通,以免信息不对称造成审核数失准。

4.3 规范概算报审及资料补交程序

完善概算报审流程及规范资料补交程序,一是在初步设计报审发改委行政窗口时就检验资料是否齐全;二是对于补交的资料要走正规的补交程序,提交的资料需由发改委等单位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为概算审查依据。

4.4 充分利用已完项目建立资料库

审查人员需做好审查项目的登记,对于已经审查完成的项目要及时整理归档及指标分析比较,建立一个系统的资料库,可供所有审查人员共享资料,为后续项目审查提供参考。

4.5 建立概算审查专家库

报审项目中有不少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比如医院的一些中心供氧、手术室,比如剧院的舞台、灯光,再比如大学的细胞房、人工气候室等,对于这些投资,审查人员往往难以精准地把握投资,此时最好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召开概算审查专家咨询会,多方听取意见,因此建立专家库,遇到复杂项目时借助外界审查力量至关重要。

4.6 建立设计单位黑名单

对于多个项目设计存在重大质量问题、上报概算与审核概算出入很大的设计单位,应该建立一个黑名单,以后续拒收这个设计院提供的初设及概算资料,以达到规范设计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的总造价,保护国有资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要求,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完善和创新项目概算审查的方法,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的效率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体投入资金的安全性,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不浪费。

参考文献

[1]王瑞霞.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方法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

[2]高洁.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8).

论文作者:余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_余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