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泽华
河北省文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0658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而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却成为广泛关注问题。本文笔者针对临床免疫检验中标本的采集和保护措施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总结相关经验。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了检验的结果,影响临床诊断准确性。因此,免疫检验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时、有效,并尽可能使各实验室间检验结果有可比性。[1]本文笔者探讨临床免疫检验中标本的采集和保护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标本采集及其保护注意问题
1.1 标本分类
临床免疫检验的标本分为血清、腹水、血浆、尿液、粪便等,血浆和血清是临床免疫检验中最常见的标本。
1.2影响标本质量因素
①采血的时间。临床实践中,采集的时间的不同导致临床免疫检验的标本的质量会呈现出不同的检验结果;②采血姿势。因临床免疫检验项目各有不同,采血的姿势也各异,如取卧位采血、坐着采血、站着采血等,其中坐着或站着采血会导致患者的静脉渗透压增加,会导致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出现差异;③止血带的使用。使用止血带时间长短用扎紧的适度均会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
2 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对策
2.1 建立完善标本相关制度
①建立完善标本采集制度。首先,不同标本采集,制定相应的、最佳的采集时间和采集姿势。采血以早晨7~10为宜,以坐位采血姿势为佳,且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禁止对穿刺部位用力拍打,
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在静脉滴注输液时,禁止在同一肢体上取血。其次,嘱咐患者在采血前后的12内禁食和避免剧烈运动,叮嘱患者在采血前4个小时内禁止饮酒、喝咖啡和吸烟。另外,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空腹时间要低于16小时,避免患者血糖、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下降,进而导致临床免疫检验标本的结果出现误差。②建立完善的标本的保存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不同的临床免疫检验标本应给予相应的保存措施,如血栓烷、肉皮素、心房钠尿肽等标本则应加入适当的抗凝剂进行保存;叶酸标本、同型半胱氨酸标本、维生素B12标本等以冰冻的方式进行保存,避免温度变化产生影响。③建立完善的标本运送及接收制度。由于临床免疫检验的标本在保存的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因而标本运送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缩短运送时间,确保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具有可靠性。送检HIV抗体待复查的标本,必须按三层包装、装箱、加冰袋、复检单信息全,并专人送HIV确证实验室复检。同时,
接收临床免疫检验标本时,对标本是否保存完整应检查清楚,避免标本的严重溶血,只接收保存完整和没有严重溶血,脂血的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应严格拒绝接收,并登记样品接收日期。
2.2 加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①建立项目操作程序。各种检验项目都应建立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便于工作人员随时查阅,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操作程序实施。做好室内质控,以确保达到预期的质量。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试剂,阴性,阳性对照血清不能混用。参加室间质评,对不满意的成绩要加以分析和纠正措施。规范保存好各项原始记录,它是检验结果的记录也是直接反应检验过程的数据资料,还有重要的法律效力。②应加强仪器管理。仪器由专人负责管理,对酶标仪等免疫仪器切实做好保养、维护、清洁工作,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临床实践中,检验仪器必须严格校正,否则会直接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③应加强临床免疫检验环境的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严格控制,室温最低不能超过22℃,最高不能超过28℃的恒温环境,经离心获得新鲜血清样本不能及时测试的,贮存于2-8℃,48小时内使用,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应冻存于-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以及严格控制临床免疫检验环境的电场、振动、照明等条件。2.3 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
临床免疫检验人员的技术和工作经验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必须加强临床免疫检验定期技术培训,增强检验人员的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对于每项实验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其次,制定意见、问题表,让检验技术人员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全部记录在表格上,并且分析其问题的原因、方法、结果、意见。然后每月召开一次意见、问题会议,将他们记录下的问题和意见逐一的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的确保临床免疫检验的工作人员的技术与工作经验都可以达到标准。最后,将标本检验完的结果,由高年医(技)师或质控员审核报告单,核对有无漏项,结果与临床诊断有无矛盾等,确定实验结果可否签发,是否需要重新采标本对这个结果进行复检,从而有效的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小结
免疫检测目前涉及的范围极广泛,各种病原微生物抗体检测(特别是各型肝炎及艾滋病是各种医院必查项)。肿瘤标志物、一般免疫标志(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激素等检测一般均归于免疫检测范围内。对一般全自动化免疫仪器,一般注意定期校准和做好室内和室间质控较容易,但涉及到酶标仪的工作的质控是较难进行的。随着我国医学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临床免疫检验的技术随之快速提升,而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成为了目前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2]针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本文笔者进行3方面分析,即建立完善的临床免疫检验标本的相关制度,加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加强培训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人员的技术。只有严格地做好以上三点,才能有效的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晖,刘亚萍.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1,32(23):227-229.
[2]翟新.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J].医学影像及检验,2010,(8):2281.
论文作者:崔泽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免疫论文; 标本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止血带论文; 血清论文; 时间论文; 仪器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