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边缘地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城乡差异论文

城乡边缘地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城乡差异论文

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边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九世纪末本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国家特大城市的快速蔓延,带来了一系列土地利用问题和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了首先是地理学家,其次是社会学家、规划专家等多科学者的注意,开始了对城乡边缘带的研究。目前,城乡边缘带研究与旧城改造研究同时成为城市研究两大热点。

1 城乡边缘带概念的提出及其更新

城乡边缘带(urban- rural fringe ), 又被称为城市边缘带(urban

fringe ), 城—乡连续区域(rural- urban

continnum,redfield,1941),城市蔓延区(the area of urban sprawl), 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 fring ), 城市阴影区(urban shadowzone),城市的增长边缘(张明,1991),城乡混合型社区(柳中权,1992),城乡交错带(陈佑启,1995)等,可见,学术界对城乡边缘带的概念很少一致(武进,马清亮,1990,陈佑启,1995)。每一个研究城乡边缘带的学者首先都会探讨其概念的演变(顾朝林,1989;陈佑启,1995,1996),也足见城乡边缘带概念的混乱。不过,现在公认的最早涉及城乡边缘带概念的人是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L.Louis),他在1936年研究柏林城市地域结构时发现,某些原属城市边界的地区,后被建成区所侵吞,成为市区的一部分,他称之为城市边缘带。之后,许多学者将其充实更新。勒德弗尔德(Redfield,1941)提出“城乡结合体”,指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所有地域。威尔文(1942)将城市边缘带定义为:在已被承认的城市土地与农业地区之间的用地转变地域。1953年,麦肯(W.C.Mckain)和伯莱特(R.G.Burnight)指出,城市边缘带的提法有一定的片面性。果勒吉(1960)称城市边缘带为“无人地域”。威锡克(1962)称之为“大变异地区”。苏哈列维奇(1985)定义为“一面反映错综复杂的城市化过程的特殊镜子”,实质是“从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地点”。勒斯危恩(L.H.Rasswurn,1975)定义的城市边缘带却仅相当于通常我们所指的城市郊区部分。比较权威的是由安德鲁斯(R.B.Andrews,1942)提出,普莱耳(R.G.Pryor,1968)定义的“乡村—城市边缘带”: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外围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

国内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城乡边缘带的研究。顾朝林,熊江波(1989),武进等(1990),涂人猛(1991),赵远宽(1992)等在评述了前人对城市边缘带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国内目前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意见(陈佑启,1995):其一是“郊区”。现代意义的城市郊区指“城市市政界线以内、城区用地周围的田园景观地带和紧密为城区服务的农副业经济区”(韩光辉,尹钧科,1984)。其二是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城市边缘带”。被认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试图用来泛指“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联结的部位,城市环境空间向乡村环境空间过渡地带”。其三是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规划界与土地管理部门所提出的“城市结合部”,是指“城市市区与郊区交错分布的接壤地带”。陈佑启(1995)更愿意将之称为城乡交错带。事实上,这些划界都是不全面的。顾朝林等(1993)认为:“从理论上讲,其内边界应以城市建成基本行政单位一街道为界,外边界以城市物质要素(如工业、居住、交通、绿地等)扩散范围为界,将这一城乡互相包含、互有飞地和犬牙交错的地域划为城市边缘区”,但他们同时又指出:“关于城市边缘区划分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和方法”。

由于城市地理学、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经济学等都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去界定城乡边缘带,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多的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很有必要统一对城乡边缘带的界定,我们认为城乡边缘带的提法最全面。理由有三:它既提到了城市,又提到了乡村;表明既是城市的边缘,又是乡村的边缘,对城乡间这一独特的地域实体描述最详尽、最贴切。综上所述,城乡边缘带的概念宜定义为:“位于城市建成区与纯乡村地域之间的受城市辐射影响巨大的过渡地带”。

2 国外城乡边缘带研究进展

本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涉及到城市地域结构和自然界限划分及特性的讨论,但理论及应用研究七十年代才开始,主要研究内容有:(1 )城乡边缘带的地域结构特性研究;(2)郊区特性研究;(3)城乡连续统一体研究;(4)城郊农工综合体研究;(5)城乡边缘带地域差异研究; (6 )城乡边缘带的城市化阶段与地域空间配置研究(顾朝林,1989)。

2.1 二战前

对城乡边缘带的研究可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中欧城市形态学家,如阿托·齐鲁特(Otto Schluter, 1899 )等对传统城市形态学的研究。 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哈伯特·刘易斯(Harbert Louis )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研究了柏林的城市地域结构,并首次提出了城市边缘带(Stadtrand zonen)的概念。1942年,安德鲁斯(R.B.Andrews)在进行城市边缘类型研究时提出了乡村—城市边缘带的概念,认为它才是整个城乡过渡带的全部,其中包含了城市边缘带。

2.2 二战后

进入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家科曾(R.G.Conzen,1960)从城市开发的复杂性—有序性角度,提出了周期性因素对城市边缘带空间结构变化的重大影响,也注意到了城市边缘带内部的地域结构差异。七十年代,怀特汉德(J.W.R.Whitehand)和科曾等对城市边缘带有了深一步的研究。卡特(H.Carter,1972)首次把城乡边缘带的概念引入城市地理学,将城乡边缘带的传统形态学研究与城市建设周期、地租理论及社会变革相联系,探讨城乡边缘带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机制。戴维·克拉克(David Clark,1979 )对城乡边缘带的社区结构的形成机制做了研究,认为:区位并不是重要的控制因子,而职业社会阶层和种族,才是决定城乡边缘带居住区位和社会作用形态的重要因素。萨特斯( Suttles,1975,P265—271)和贝利(berry,1973,P65 )将美国城乡边缘带的社区结构分为四种基本类型:(1)高级、富裕的公寓复合体;(2)中层家庭区;(3)低收入少数民族中心,工人阶级社区;(4)世界主义者中心。八十年代,卡特和威特利(H.Carter &Wheatley)开始注意到传统城市边缘带研究已不能适应这一地区的功能变化,首先提出了:(1)边缘带不能仅理解为城市地域内一种独特的景观类型, 它是一个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独特的区域,其特征既不象城市,也不同于乡村,土地利用具综合性;(2)应从多方面研究边缘带的演变, 特别注重边缘带人口、社会特征的城乡过渡性。他们把城乡边缘带发展与社会阶层分布模式的演变相联系, 尤其注重研究建成区与边缘带的固定线(Fixation Line)。加拿大地理学家布里安特(C.B.Bryant,1982 )曾用城乡边缘带内散居人口(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之比来定量地给城乡边缘带划界。纳尔森(Nelson)和派尔(L.a.Pyle)等把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市场交易相结合,分析了土地市场对用地分配的作用机制。后者还对城乡边缘带土地所有者的行为机制做了探讨。迈克尔(Michael)研究了城乡边缘带建设环境, 分析了影响边缘带住宅地发展的各种因素。印度学者安加纳德塞与斯密塔·森·吉普塔在城乡边缘带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边缘带(Rural Fringe)的概念,认为城乡过渡带应由城市边缘带和乡村边缘带两部分组成。约翰、詹姆斯和约瑟夫(John.O.Browder,James R.Bohland & Joseph 1.Scarpaci,1995)在第三世界城市化的背景下,对曼谷,雅加达和圣地亚哥的边缘带的社区进行比较研究后,对传统上的一些认识提出了置疑。他们认为,城乡边缘带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使得它是一个社会经济的多面体,不能仅用社会经济或严格的空间标准来轻易地分类。因而它是城乡发展项目中要重点解决的目标。

3 国内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兴起

八十年代后期,我国才开始城乡边缘带的研究,到目前为此,已做了不少工作。主要是在城乡边缘带的概念、特征、土地利用结构、社会经济特征、形成演变机制、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但还局限于对城乡边缘带的面上的、宏观的研究,缺乏典型的、微观的研究,研究深度受到一定限制。

3.1 改革开放前

受毛泽东时代“重视农村轻视城市”思想的影响,以及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和粮食分配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大集体粗放生产,农民被牢牢地禁锢在土地上,形成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大、中城市周围尽管有为其提供蔬菜、水果等副食品的基地,但无现今意义的城乡边缘带,也无现今的问题与矛盾,因此比较少见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对城市研究的时间已经比较晚,更不用说对城乡边缘带的研究了。

3.2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大城市迅猛发展。由于向外不断蔓延,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交接地带—城乡边缘带。

较早注意城乡边缘带的文件是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1988)的《广州市关于城乡结合部管理范围的意见》。研究文献见于孙耀明(1988)对上海市城乡结合部水利综合治理的探讨。俞兴泉(1989)在调查了洛阳市的城建、工商、政法、文卫和计划生育等部门之后,写了一份关于城乡边缘带问题的调查报告,他指出:城、郊分管是城乡结合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崔功豪、武进(1990)以南京和吴、锡、常为例,探讨了我国城乡边缘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城乡边缘带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经济特征;揭示了影响边缘带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内在机制;并对南京等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我国城乡边缘带用地形态和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武进、马清亮(1990)对城乡边缘带的概念、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中外城市边缘带的发展实际,分析了城市边缘带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着重对影响边缘带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城乡边缘带的社区结构,许多学者(崔功豪,武进,马清亮,1990;M.R.G.Conzen,1960;顾朝林等,1993)都认为城乡边缘带呈现出周期性增长的年轮结构。而有的(张明,1991;顾朝林等,1993)认为理论上应呈同心圈层结构,而实际上呈不规则的资源区位结构。 涂人猛(1991)也介绍了城乡边缘带的概念, 指出了城乡边缘带演变的四个特性,并提出了城乡边缘带的空间发展模式。张明(1991)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探讨了城乡边缘带的特点与问题,并提出了城乡边缘带规划与管理的对策和措施。顾朝林等(1993)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调查,在探讨中国城乡边缘带的划分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城市边缘带的人口特性、社会特性、经济特性、土地利用特性以及地域空间特性进行了研究。柳中权(1992)归纳了城乡边缘带的四个特优点。董巍巍(1995)对城乡结合部经济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孙胤社(1995)以温州市为例,研究了城乡边缘带人口迁移及空间重组的内部机制。程连生,冯嘉苹(1995)在探讨城市交通环境结构和交通事故潜育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城市边缘带交通事故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并阐明北京城市边缘带事故频发性的主要原因是交通环境的城乡过渡性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人和驾驶员的心理失衡。陈佑启(1995)结合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城市化道路及其水平与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实际,以北京市城乡边缘带为例,探讨了城市与乡村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规律,进而研究其空间地域结构特征,分析目前土地利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城乡边缘带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4 目前现状与研究展望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现状与欧美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情况有些相似。这说明:城市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不以社会制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外城市发展走过的道路,对我国城市建设是有借鉴意义的,国外城乡边缘带的演变机制及其发展理论,对我国的城市管理、城市规划是有参考意义的。然而,我国城市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我国城乡边缘带的形成机制就不同于国外的“居住导向型”的城乡边缘带(孙胤社,1995),而主要是“工业导向型”,具体的是由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对土地日益增长的需要、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土地市场、政策与行政管理体制、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导致的(崔功豪,武进,1990)。经济、自然、技术、区位、土地市场、规划与政治力量、城乡关系、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武进,马清亮,1990)。针对城乡边缘带这样一个情况复杂,用地混杂,人口流动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混乱的地域实体,雷姆、罗特姆,哈维和克拉克(Raym.Northam,harvey & Clark,1971 )及国内一些学者都提出或肯定了各国采用的一些治理对策和管理措施,比如英国的“绿带法”(张明,1991),中国的“市带县”(宋隆福,1987;孙自铎,1989)等,并探讨了城乡边缘带的发展模式。显然,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走出我们自己城乡边缘带管理、发展的道路。

国外尽管对城乡边缘带的现象注意得比较早(那是因为他们的城市化过程比我们早,问题出现得早),但直到现在,其研究水平也仍处于概念论证和形成演变机制的初步探索阶段,远未形成一整套的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仍不多见、不系统,特别是人们对这一过渡地带的性质、范围与功能的理解都还不一致,因此,在概念上使用比较混乱(陈佑启,1995)。显然,国内注意城乡边缘带仅是近几年的事情,这一领域还有许多研究空白需要填补,尤其是与城乡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管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一些领域,如城乡边缘带的界定,城乡边缘带的地域结构、社区结构及空间演变规律等,急需研究。哈洛德·马耶(1967)认为土地竞争和保存开敞空间是城乡边缘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英国乡村协会(1977)在其组织的城乡边缘带学术会议上提出今后研究的五个议题:(1) 农业与城市边缘区;(2)城市土地管理与城市发展压力;(3)城乡边缘带的娱乐活动;(4)土地利用关系与冲突;(5)城乡边缘带多种政策间的相互作用。顾朝林(1989)提出我国的研究重点是:(1) 城市建成区的划分; (2)城市发展(人口迁移、交通线、企业扩散等)与城乡边缘带的关系;(3)不同时期城乡边缘带发展形式;(4)城乡边缘带扩展模型; (5)城市土地利用预测的研究。马昂主 (A.M.Marton,1993)认为,中国今后城乡边缘带研究方向主要是改革开放政策对城乡边缘带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城乡关系改变的影响。本人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政策的进一步健全与实施,我国城乡边缘带将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建议我国今后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四个主题为:(1)城乡边缘带的界定原则、标准与方法;(2)城、郊分管体制的调整;(3)城乡边缘带中农村社区的转型与规范;(4)土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边缘带的长远影响。

标签:;  

城乡边缘地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城乡差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