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台欧关系:变化与观察_两岸关系论文

新时期的台欧关系:变化与观察_两岸关系论文

新时期的台欧关系:变化与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化与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洲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关系的主要政治力量之一,曾经是台湾当局进行“外交”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通过“议会访问”、举办“俱乐部”会议、打“人权牌”等手段全方位提升了双方的“实质关系”,台欧关系呈现出一种渐进调整、稳步提升的发展状态。但在陈水扁执政后期,由于其疯狂的“烽火外交”和“台独”路线,最终使得包括欧洲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都加入了“反台独”的统一战线,台欧关系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带领其团队终结了陈水扁“烽火外交”路线,以“活路外交”为理念,推动“两岸休兵、外交共荣”的对外政策路线,主张“尊严、务实、灵活”地“为‘中华民国’在国际间找到一条新的出路”,逐渐恢复和发展台湾的对外交往,其中台欧关系的变化无疑是其“活路外交”的试金石之一。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台欧关系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后,对台欧关系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中国大陆应对之策提出一些看法。

一、新时期台欧关系的变化

(一)发展实质内容的政治关系

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台欧双方均延续了之前的互动轨道,即以经贸关系为基础,以人权和价值观为支撑点互相走近。作为欧盟重要机构,欧洲议会则继续扮演台欧关系中比较重要的角色,是台湾“涉外”活动问题上摇旗呐喊的主力军。欧洲议会仍频频在台湾问题上发表与欧盟对台政策不同的意见,它不仅支持台湾加入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多次发表文件和声明要求扩大台湾“国际空间”,并且在人权保护问题上多次指责大陆,褒扬台湾。2011年6月14日,欧洲议会“友台小组”联名寄出措词强烈的抗议信函给世界卫生组织,称“将台湾视为中国的一省完全没有国际法上的根据”。①同时,台欧“议会外交”更频繁,关系更紧密。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在2009年率团访问欧洲议会,受到了欧洲方面的高规格接待,不仅与欧洲会议议长波特林(Hans-Gert Pottering)会面,也首次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内发表演讲,等等。

与此同时,“免签证”成为台欧“实质关系”新增长点与突破点。从英国和爱尔兰开始,到全体欧盟申根国家,再到阿尔巴尼亚等国,马英九第一任四年内,一些欧洲国家陆续给台湾“免签证”待遇。“免签证”已经成为台欧关系发展的一项“新催化剂”。这项互惠性措施,既是马英九第一任“对外”关系“政绩”的主要贡献者,更表明台湾“国际地位”的提升。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中,马英九竞选团队打出了一部长达七分钟的网络竞选影片“爱情签证”,其主题是“因为爱旅行、因为想家、因为免签证,所以牵起一段爱情故事”。事实也证明,这张“牌”的确为马英九赢得了一些选民的赞誉。

(二)深化以贸易为主的经济关系

传统上,台欧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经贸紧密联系的纽带之上,对欧洲的出口和贸易的增加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和保证,增加对欧洲的出口以带动经济增长,是台湾当局对欧洲奉行的主要战略。2008年以来,台欧经贸关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免签证”等诸多利好因素推动台欧经贸不断深化,台湾当局正在加紧游说欧盟与之展开经济合作协议的谈判。为了减少欧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对台湾的影响,台湾“经济部”多次组团到比利时、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丹麦和荷兰,由于这些代表团的游说对台湾——欧盟经济合作协议产生的影响,欧盟议会于2011年5月11日通过一项有利于经济合作协议的决定。②另一方面,欧洲经济增长的波动、欧债危机以及台湾内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台欧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从2011年开始,由于欧洲整体陷入经济衰退和金融、债务危机,经济低迷不振,极大影响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企业,特别是太阳能等行业,对以出口贸易为命脉的台湾经济是重重打击。据台湾经济部门的统计显示,台湾对欧洲订单年增长率从2011年8月减至8.08%,9月、10月分别下滑2.22%、0.78%,尽管11月年增率转正,但也只剩1.02%,接近零增长。其中,台湾对德国的出口已经超过6个月连续下滑,至2012年1月,已经负增长18.94%。③尽管如此,欧洲企业仍是台湾最主要的外来投资来源之一,2010年台湾与欧盟贸易额约486亿美元,较前一年成长31.4%,欧盟为台湾第4大贸易伙伴,同时是台湾最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台北欧洲商会(ECCT)刚刚庆祝欧洲在台湾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超过300亿美元,强调对台湾经济前景深具信心。④但必须看到,由于欧洲经济的复苏目前仍是未知数,导致台欧经贸关系出现了一定的波动,未来双方经贸关系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整个欧洲经济形势的发展。

(三)构建以交流互动为主的文化技术等关系

台欧关系的人文交流在马英九第一任四年中实现了较快发展。一是在民间交往方面,2009年欧盟执委会批准成立“台湾欧洲联盟中心”,并与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中兴大学、辅仁大学等七所知名大学结盟设立欧盟研究据点,成为台欧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充分扮演了台湾与欧盟学术界及公民社会间桥梁的角色,进一步增进非官方关系。此外,双方人员往来大大增加,至2011年上半年,台湾民众赴欧人数增加约7%。⑤二是在技术合作方面,通讯、建筑、新能源等领域是双方合作的基础领域。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台欧卫星导航产业的交流,台欧双方计划利用欧盟的“伽利略计划”,进行卫星产业的合作。⑥三是双方非政府领域合作的加强。比如,台湾一直以技术合作基金的形式协助欧洲复兴银行。2011年5月,台湾投入400万美元,作为“台湾—欧银技术合作基金”,同时台湾“中华民国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承诺投入8000万美元,参与欧洲复兴银行签约参与欧银“绿能特别基金”共同融资计划⑦,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打造文化、学术、技术、观光旅游等多层面台欧关系。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欧洲成为台湾两大政治势力——民进党与国民党说明政见、寻求支持的重要场所,两党竞相与欧洲相关国家的国会议员、智库学者以及政府官员等接触,建立联系。前民进党主席、2012年台湾“大选”候选人蔡英文在宣布竞选后立即出访德国和英国,为其宣传其政见和争取国际社会对支持奔走。欧洲国家和欧盟的态度、政策和意见,成为岛内政治势力互动和竞争的“标杆”之一,这在以往是没有的情况。

四年来影响台欧关系发展出现最大的不利和障碍就是欧洲反对台湾恢复死刑的决定,欧盟官员认为,台湾此举“违反人权”,对台湾执行死刑“感到失望”。但在总体上,有别于台美关系、台日关系所经历和受到的关注、议论和变数,曾经无声无息的台欧关系在近年来出现大幅度提升的迹象,欧洲成为台湾当局对外关系中较为活跃的地区。

二、台欧关系变化的原因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环境的保驾护航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台湾对外关系政策大调整的基本背景与条件,也是台欧关系出现如此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双方在国际社会的“停止内耗”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由于马英九“首先在两岸关系上积极作为,化开了双方的心结,建立了彼此的默契,很快就在对外关系上见到了成效,国际观感与待遇方面也获得了改善。”这就证明:“只有改善两岸关系”,台湾的“‘外交问题’才能逐渐解决”,“大陆政策做得好,台湾就有更大的‘国际空间’”。⑧台欧关系的大发展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成为互为因与果的关系,并且开始了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两岸在国际社会停止内耗也使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得到巩固。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指出:“整体基调上,‘活路外交’与‘两岸和船’是一体两面,都是力图让两岸从零和式的殊死战走向和平共存、彼此体谅、相互尊重。”⑨台欧关系所取得了一些正面、积极的成果,离不开大陆人民的善意和两岸和平和解的大局。

台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与两岸关系同步相向而行。以台欧经贸关系为例,布鲁塞尔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的报告称:“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将为台湾与其他行为体签署贸易协定开启了窗户”,可望为台湾争取与欧盟达成类似的协议铺路。⑩实际上,台湾在争取与欧盟签署经贸合作协议过程中,也的确是将大陆市场作为积极而有分量的筹码。台湾“经济部政务次长”林圣忠在欧洲游说希望获得签署台湾——欧盟经贸协议的支持时,就强调台湾拥有巨大的大陆市场,强调台湾和欧盟经贸协议的签署,将有利于欧盟企业及其产品进入大陆市场。有媒体就此分析,林圣忠一行的表态反映出大陆和台湾关系继续朝着缓和稳定的方向发展,为马英九政府在国际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台湾在中长期内扩大经济利益提供了有利机会。(11)马英九也在会见时表示, ECFA使台湾销往大陆产品关税“已从14%的免税率增加到94%;欧盟在台湾生产的货品,如果外销大陆,会被视为台湾的产品,得到免关税的待遇”,因此他呼吁“欧盟与其会员国能慎重的考虑洽签相关经济合作协议,让双方的经济合作能够往前迈进”。(12)

(二)双方拓展关系的意愿不断增强

就台湾方面而言,台欧关系的发展可以被视为其“活路外交”政策的成功运用。马英九对媒体公开承认,他相信有台湾的“邦交国”提出与大陆建交的请求,但大陆却是婉拒了。这显示了大陆以具体的行动在善意回应台湾方面提出的“外交休兵”政策。对于台湾能够参与世界卫生大会,他也承认是与大陆的善意分不开的。“活路外交”理念有三个支撑点。第一,是两岸关系的互信和良性互动。马英九说,“大陆政策是‘外交’政策的上位政策”,突破‘外交’困境要从两岸关系着手”。(13)其次,是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至少要得到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台湾“国际空间”的支持。第三,是务实参与,名称、方式都可以弹性处理,“先顾里子再说”,以谋取在国际组织中的实质突破为目的。从效果上来看,台欧关系也体现了马英九“以人为本”的“外交”思想,与陈水扁时期的“功利‘外交’”、短线操作相比,显然更得人心。台欧关系的发展充分展示了马英九的“外交”理念与思维,也取得了预期效果,受到岛内民众与社会舆论的高度肯定。反过来说,台欧关系的实践也证明,“活路外交”思想主张逐渐被充实和完善。

就欧盟和欧洲各国而言,欧洲方面的积极反应和作为是欧台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力。传统上,欧洲国家和欧盟一直在处理台湾问题和对台关系上相对保守和谨慎,欧盟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历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对台关系上基本表现为实行“政经分离”的政策。四年多来,欧盟的对台政策虽然不曾脱离“政经分离”这一基本原则,但其发展双边关系主动积极的姿态确实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一是基于欧洲对两岸关系稳定的判断。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让欧洲“放心”,两岸暂时不会出现李登辉、陈水扁时期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二是对台湾战略地位的权衡。从本质上,欧洲认同台湾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体系。欧洲学者让·皮埃尔·卡贝斯坦(Jean-Pierre Cabestan)认为,台湾问题是中欧关系中的刺激点,而非平衡器。(14)言下之意,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对于中国大陆与欧洲关系来讲,有着极为微妙的作用。欧盟不把台湾问题当做平衡与中国大陆关系的工具,而只是被动地跟着这个刺激点做出反应。三是从欧洲自身的全球影响考虑。在欧洲学者和欧洲官员看来,尽管今天台湾经济和政治地位正在下降,欧洲安全上的关切点也不在亚太,但是欧洲可以以其自身的整合经验,通过与海峡两岸的互动,为两岸关系的未来做出独特的“贡献”。

三、对于台欧关系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台欧关系是否会对中国大陆与欧洲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有观点认为,台欧关系和台湾问题可能会成为欧洲的一张“牌”,尽管这张牌并不一定如同美国对台的战略与安全关系,但也有可能挑战大陆涉台外交中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进而造成对中国大陆整体外交的不利局面。在中国大陆与欧洲关系的实践领域,欧盟及其大多数成员国的对华政策中都包括了对台政策。随着中国大陆与欧洲关系的历史性发展,欧洲国家在与中国大陆保持外交关系的同时,也维系着与台湾的微妙关系。2004年,当时美国开始多次重申反对台湾搞“防卫性公投”,并拒绝台湾“公投”宣传团访美后,欧盟却接待了台湾代表团。这一举动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信号,是欧洲国家和欧盟对华政策进行战略调整——“以台制华”的重要表现。种种“先例”可能是产生此类担心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虽然不能排除可能性,但未来欧洲在处理中国大陆事务中打“台湾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主要有三点理由。其一,台欧关系的变化虽然与整体国际环境相关,但似乎并没有与中国大陆和欧洲关系的联动,大陆、台湾与欧洲关系发展是平行线而非三角线,这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有较大区别。美国学者沈大伟甚至认为:中欧之间不存在台湾问题。(15)实际上,在国际反“台独”统一战线基本牢固的情况下,台欧关系的政治性和敏感度比较低是主要原因。其二,当前,寻求中国大陆的支持对陷入债务危机、甚至制度危机的欧洲经济复苏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与欧洲关系必定会被置于欧洲国家对外政策中最关键的位置。而政治上打“台湾牌”对欧洲有害无利。其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台欧关系“默默耕耘”的基础。笔者在2010年访问欧洲期间,有部分研究中国问题的欧洲学者对台湾顺利获得欧洲“免签证”,但是大陆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干预与表达不满,他们对此“感到意外”。笔者认为,这是他们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大陆对台政策缺乏认识和了解所造成的,大陆的原则和立场是:在坚持和不违反“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对有利于台湾人民切身利益的台湾对外交往不持异议。

其次,在美台关系、日台关系进展不顺的情况下,欧洲是否会成为马英九当局下一任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对象?从现象上看,台日、台美关系的发展确实充满了种种变数。台“外交部常务次长”沈斯淳刚刚接替冯寄台出任“驻日代表”,由于其“日本背景”的欠缺而遭到外界质疑,对台日关系的前景也是“唱衰”者居多。而尽管马英九在其胜选感言中表示“十年内要加入跨太平洋经济协议”(TPP),但是“美牛”议题已经从各个方面影响了马英九第二任内台美关系的开局。“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在选后立即指出,台湾想加入TPP,在农业与医药等方面要“更自由化”才行,“解决牛肉议题”可以是第一步。(16)美国牛肉议题牵动台美经贸合作,也影响了马英九视为优先的台美关系。目前,马英九当局面临来自美国和岛内反对党的双重压力,台美在此问题上似乎难以找到能各退一步的双赢之道。相比之下,在马英九第二任开局中,台欧关系则顺利得多。从官方到民间,各项交流日趋制度化和系统化,台欧关系仍旧可以享受着“免签证”的红利和效应。笔者认为,马英九第二任内将会视欧洲为台湾对外关系的重点之一,推动台欧关系朝着更深入方向发展,将会吸引民众更多的关注和讨论。这主要还是由于台欧关系政治、安全议题与经济、文化等议题分离、受干扰的因素较少等特点所造成的。台湾与欧洲的经济协议(ECA)是双方下一步的交流主线。台湾目前在欧洲进行的游说工作,是对欧盟行政部门、各成员国政府及国会、工商民间团体同步进行。虽然欧盟的政策与成员国的意见表达有高度关联性,技术上双方立即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由于双方积极姿态所营造的友好气氛却是不能否认的。如果能借着商谈经济协议和其它合作的机会,顺势推动台欧关系发展,提升并扩大台湾民众赴欧洲从事各种活动的便利性,则实现了马英九当局“活路外交”的部分目标。

最后,大陆如何因应台欧关系的发展形势?笔者认为,一方面,欧洲不能成为国际上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场所,如果台欧关系的发展违背一个中国原则、造成“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方案,是大陆不会接受的。台湾“驻英代表”沈吕巡在欧洲外交关系协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发表演讲,称“中国大陆应该给台湾更多的国际空间,以此作为两岸和解的基础”,言下之意大陆若不这样做,台湾就没有与大陆和解及发展两岸关系的意愿。他甚至还表示,台湾将“致力于非邦交国实质关系的官方化,同时善用世界卫生大会(WHA)的参与模式,以政府名义积极争取参与各种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及联合国体系下的功能性专门机构”。(17)沈吕巡的说法完全无视国际政治现实和既定规则,也完全无视大陆的立场与政策。大陆愿意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认可欧洲国家和欧盟与台湾发展“非官方”的交往关系。相反,如果台欧关系朝对外活动的“官方化”方向“致力”,则非但不能“开展两岸在国际社会良性互动的新模式”,反而会重蹈陈水扁时期“烽火外交”的覆辙,对增进台湾民众的福祉毫无帮助。另一方面,大陆应对与欧洲关系及台欧关系具有自信。大陆在对台的政策思路已越来越显示出自信、稳健和成熟,近年来大陆对台湾涉外关系问题的处理、对台欧关系的处理也验证了这一点。两岸如何与欧洲互动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话题。对大陆来说,今后两岸与欧洲国家和欧盟互动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努力遏制“台独”势力增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或遏制国际政治势力对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干预,同时采取更多积极主动的作为,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建设。这种战略和策略运作,将会在未来的中国大陆与欧洲关系中获得落实。

注释:

①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2011%E5%B9%B46%E6%9C%88。

②“European Parliament Backs Taiwan-EU Economic Pact”,http://www.taiwanembassy.org/ct.asp?xItem=198601&ctNode=150&mp=77&nowPage=9&pagesize=15.这份决议名为“欧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主要面向及基本选择决议案”(Resolution on the Main Aspects and Basic Choices of the 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CFSP)及相关修正案。

③数据来源:台湾“中华经济院”网站,http://www.cier.edu.tw/mp.asp?mp=1。

④http://cnews.cnyes.com/Content/20111129/KE0GXR6UFGSD2.shtml。

⑤新浪网,http://easy.sina.com.tw/news/article_newsid-88094.html。

⑥在台湾“经济部”与欧盟执委会共同推动下,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欧盟经贸办事处共同举办“2010年下一波天空产业高峰论坛”,论坛邀请到中华电信、广达计算机、威航科技、欧盟执委会、全球第一大图资公司Navteq与欧盟厂商Septentrio等专家,分享全球伽利略卫星产业现况、伽利略计划未来在创新服务商机及上、中、下游产业合作机会,开启台湾与欧盟间卫星产业的合作之门。

⑦《台与欧银签署增资合作协议》,台湾“中央社”网络版,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120519_1_35w6i。

⑧周天瑞:《迎马英九优异出访归来》,台湾《新新闻周刊》,2009年6月4-10日,总第1161期,第6页。

⑨《替台湾“外交”多找几条活路》,台湾“中国时报”2008年8月13日,A11。

⑩ECFA Could Open Way for EU-Taiwan FTA,http://www.taiwanembassy.org/ct.asp?xItem=149578&etNode=9495&mp=102&nowPage=6&pagesize=15.

(11)《法媒:台湾倚靠大陆市场争取欧盟经贸协议》,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tslj/lasq/2012/02/2759986.html。

(12)《ECFA免税优惠大马促欧盟投资台湾》,中国评论新闻,http://www.zhgpl.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 coluid=93&docid=102089893。

(13)《马英九谈“活路外交”:重新两岸政策为上位政策》,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hk_taiwan/200808/t20080804_840714.html。

(14)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艾伯哈德·桑德施耐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周弘(Zhou Hong)等,《中欧关系:观念、政策与前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5)《沈大伟:美国视角下的中欧关系》,中国社科院网站,http://ies.cass.cn/Article/xshd/lfxz/201004/2426.asp。

(16)中国评论新闻网,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c/1019/9/6/5/101996555.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996555。

(17)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1810454。

标签:;  ;  ;  ;  ;  ;  

新时期的台欧关系:变化与观察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